返回第51章 识时务者(1 / 2)明末:特种部队在1645首页

章希言,玉山县知县,早年由于得罪了东林党,进士出身的他被打发来玉山县做知县。

进士从做知县起步很正常,不正常的是章希言这知县一做就是六年,经历两次考核而不得升迁。

章希言知道,这是得罪了东林党的下场,他心有不甘,但又无可奈何。

后来得知崇祯皇帝殉国了,章希言没有太悲伤,接下来南京弘光立朝,他跪弘光,江西降清,他也跟着降清。

再后来福建施福要他效忠隆武,他也没有拒绝。

如同看透事世般,也如同一颗墙头草,在这乱世中,谁势大实力强章希言就选择投靠谁。

当然其他势力也只需要章希言表个态而已,对于一个小小的玉山县,大家都没有把它放在眼里。

关起门来,章希言仍是玉山县的土皇帝,说一不二的话事人。

虽然章希言不想一直做这个土皇帝。

得知兴复军派兵来攻打玉山县,章希言自然也没有顽抗的打算,直接打开城门投降了。

见玉山县直接开门投降,何铭秋和陈邵平竟有些遗憾,一拳打在棉花上,有种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觉。

那些在头脑中演练了无数次的绝妙战术竟然用不上了,何铭秋和陈邵平的心情有些郁闷。

但玉山县令这么识时务,何铭秋和陈邵平表面上还是高兴的,接受了玉山县令章希言的投降。

兴复军进入玉山县城驻军,兴复军承诺章希言可以继续做他的玉山县令。

由于章希言的投降,一场战役消弭于无形,玉山城像是什么都没有发生似的,百姓也继续过着自己的日子。

事后,李承明接到了何铭秋和陈邵平的报告。

李承明也很意外,没有想到章希言这么轻易就投降了,甚至都没有提什么投降条件。

不管章希言是怎么想的,但现在人才难得,李承明直接召章希言到信州城一见。

玉山县留下陈邵平坐镇,负责招兵和练兵,发展实力。

何铭秋带着骑兵连和章希言回到信州城。

李承明亲自到城门外迎接何铭秋和章希言。

“辛苦了!”李承明对何铭秋道。

何铭秋有些不好意思,道:“不怎么辛苦,就当是出去旅游了一趟吧。”说着看向一边的章希言,意思是这位章县令才是最大的功臣。

李承明也对章希言点头示意,但并没有多说什么。

回到城里,安排好了章希言的住处后,李承明才亲自到章希言的下榻处。

李承明拱手道:“章先生!”

章希言四十来岁,身形瘦削,双目有神,气质儒雅,一看就不是普通人物。

章希言也拱手回道:“久仰李将军!”

章希言也暗暗打量着李承明,只见李承明出乎意料的年轻,身村高大,面目俊朗,眼神坚毅,有一时枭雄之相!

李承明直接道:“章先生是想做一個知县,管理一县之地,还是想做知府,管理一府之地?”

见李承明这么直接,章希言一时都呆立无言,他做梦都想离开玉山县,做梦都想升迁。

如果有机会让章希言做知府,他甚至愿意少活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