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开,再扒着门,我可喊人啦!”
三十万也不跟你玩儿啊,当谁傻呢。
刘大明悻悻而去。
黄淑文回忆了一番,能让三个生活过的不错的儿子动心反目,这房子拆迁后,应该不是一笔小钱了。
终于在记忆里的小角落,找到了答案。
两套一百平左右的房子,和三十万的现款。
大儿子和二儿子都在本市,虽然如今住房都有百十来平,但是都有一个儿子,将来结婚要用,有一套这样的房子,后半辈子不用愁了。
俩儿子也就比普通工薪阶层好一点,有房没外债,手里有几万存款。
二儿子好点,机关小领导,还有老岳父这个靠山。
但他为人谨慎,不敢乱伸手,所以手里钱应该也不多。
大儿子两口子都是机械厂普通工人,大儿子顶岗后,去了车间学机修。厂里一份工资,业余去别处干点私活,外快不比工资少。
所以,这两人对这套白来的房子,十分心水。
至于补偿款三十万,小儿子在省城不缺房,孩子也小,不是正好分点钱么,二十万够买一套普通点的房了。
剩下的十万,给老娘养老也够了。
至于妹子,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了。
安排的明明白白。
小女儿不敢吭声,家里几个哥哥都是有能耐的,家里事从来没她置喙的余地。
小儿子张建不干了。
凭啥,二十万,在青市都买不上一套好点的两居室房子,在省城就更不用说了。
他吃大亏了。
大哥二哥,“你读大学都是家里供的,比谁都读的时间长,花的多。”
三弟,“大哥你还顶了妈的工作呢,三人里你占的便宜最大!”
二哥,“对,当初我就是看妈的工作给了你,没办法才发奋读书,家里条件不好,都没考大学,直接考了中专读,后来学历不够,又自己花钱读的成教,我跟谁说理去!”
三人各自为战,又有合纵连横,吵得不可开交。
最后谁也不让步,一致决定,把给老娘的养老钱,少留点儿,补偿给三弟。
主要是,万一两家儿子读大学去了省城,还有用到这个叔叔的时候,也不能得罪死了不是。
给老娘最后留一万块钱。
把老娘当耗子养了。
原主没有退休金,老伴去世后,手里就剩不到两千块钱,这些年儿子们读书结婚买房生孩子。。。。。。哪个不要花钱。
能剩下钱,已经是老两口省吃俭用,会过日子了。
更不用提,原主去给儿子带孩子,不但没有钱拿,还要不时搭点钱进去,买些水果零食青菜。
如今一个普通工人的月工资,也就千把块,一场大病,这点钱连个浪花都看不见。
生活无望,儿女不孝,原主当时就晕过去了,没两天人就没了。
今天来的人,要三十万买这房子,够黑心的了。
但是真有要买的,价格合适,黄淑文打算就卖了。
对回迁房,她兴趣缺缺,还是拿钱自己买可心。
别看往后房子还会上涨,对黄淑文来说没什么意义。
有个喜欢的房子住,差不多养老的钱,好好调理身体,别的都不算什么。
动迁的话,不要还平的房子,会多三十多万现金。
六十万足够买个小点的房子养老了。
但是黄淑文也就想想,现实是,想捡便宜的人,很难让人占哪怕一丁点便宜。
还有一年或者更早点动迁,之前她的日子还要过啊。
手里现在一共就有一千零几块钱,给女儿做月子花了一些,去小儿子那里花了点。
只出不进,坐吃山空,何况没有山,就一个小土包。
而且还要调理身体,买补品药材,也不少花钱。
既要不费体力还要不用本钱,所谓的无本买卖,还得写作了。
出去最近的电话亭买了二十多分报纸杂志,满满一布兜子。
如今的黄淑文,可不是只能写育儿经的陈英了。
作为陈英养老的后半辈子,四处浪荡,接触的人多,一肚子稀奇古怪的故事。
研究了两天,有了点眉目,心里挺高兴,但是总觉得忘了点什么事儿。
直到女儿过来给院子花草浇水。
黄淑文脑子叮的一声儿:回来忘记跟女儿说一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