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离开也是一种发展(1 / 2)四十年眨眼间首页

昨天傍晚去外面公园的塑胶跑道上跑了5公里,真的是太热了,连呼气都是温热的,汗水有种要把自己浸透的感觉。现在网上有很多人发布在太阳底下晒背,意思这样可以祛湿。这个明显有点显摆自己平时不会出汗了,你想这种天气在外面随便走动走动估计就可以出汗祛湿了。长期在空调间里面,加上吃冰冷的食物,如果不正常出点汗,湿气肯定会有,我最明显的是手指上发出了几个小水泡,昨天跑步出汗后,今天感觉好多了。

早上七点拖着行李去赶火车,又是一身汗,这个天看出来了,在室外无论做什么都能祛湿的。周末早晨的地铁上人满为患,都是想着早点出行天气风凉,早点不会太拥挤的大聪明们。地铁是开往虹桥火车站方向,以带娃,带行李箱远行的居多。这些年出差出远门多了,我总是到最后一刻再整理行李,这种属于拖延症,但是也总结了整理的方法,基本上就是老三样衣服、鞋子、化妆包。收拾起来也非常简单。

记忆中第一次火车出远门是去南京是参加新公司的入职,好像在这之前,我的工作生涯基本上都没有离开过上海。这个确实是很多上海人的选择,我应该和其他人的想法都是一样的,活少,钱多,离家近。我肯定也是这样普通的个体。南京只是这次新公司的总部,未来我的工作场地还是在上海。十几年前的火车肯定没有现在速度快,三百多公里我估计不会少于3个多小时,那次估计也是和今天差不多赶早出门,中午饭点的时候到达了。说是总部实际上也就普通的一栋老办公楼,进入大门时会先经过一个热热闹闹的饭堂。见了领导和同事,仿佛他们都是和我自来熟一样,坐在领导的办公室里面一起简单认识了下,然后领导就说了大家都饿了吧,我们下去食堂吃饭。人力也给我准备好了工作证,顺手挂在了我的脖子上。

当时我可能还没有心理准备确定是不是入职。我的前老板是个民营企业家,虽然不是上海人,但是在上海扎根了很长时间,做了很多国企厂房的改建项目。当时我做着总助的岗位,毕竟也就是一个普通的基层岗位,所以作为老板也没有特别挽留我,只是在我临走前真诚地说,你先去南京看看这家公司吧不要被骗了,如果不是他们说的那样,你再回来。

在上海很少会看到这种食堂,充满了学校的复古装修氛围,不可移动的板凳。领导让食堂阿姨给我打了满满一大盆的馄饨,估计有三十多个,也许是为了不让我觉得伙食太简陋,给了我一份比男人还多的量。我已经说了吃不了的,食堂阿姨用地道的南京话说:没事的,我们自己包的馄饨特别好吃。我就在一大碗真诚的馄饨和一张突然就挂在脖子上的工作证,在这家企业认真地工作了八年。在这八年时间里面,我也逐步蜕变成为和原来不一样的自己。

年轻的时候我们常说离开舒适区,可以提升自己。确实原来我的工作很安逸,负责部分商业的招商和运营,部分老板交代的商会及关联合同事宜,闲暇时间和小伙伴们喝喝咖啡,聊聊是非。我们商业办公楼的一楼有家意大利餐厅,当时属于招商运营免租阶段,老板也为了支持餐厅的运营,每年买了五万的消费券,所以我们招商运营部对外沟通都会放在楼下。老板的意思钱都给了,如果不去吃,后面到期也是作废的。想想那时候意大利面、西点、咖啡好像都吃怕了,还有圣诞节的晚宴,烤肉、比萨、香肠。我们有时候在想如果是中餐粤菜那该多好啊,品种多,至少我们都是中餐的胃。但是中餐无法符合商业的调性,东西好吃是其次的,感官上的气质更重要。就像我们的商业改建的时候,老板在沿街走廊部分从意大利定制了15盏吊灯。每盏裸灯3万,不含空运成本。一年的工资不吃不喝才能买个灯。装上后拍出来的场景真的漂亮,不过不知道有多少人来逛的时候会抬头看到。

意大利餐厅开了两年很成功,老板娘是个很厉害的女人,齐耳的短发,嫁给了个大三十多岁的台湾老公,好不容易生了个可爱的女儿。女人每天都在餐厅忙碌,女儿胖乎乎还不会走路被佣人阿姨天天抱着,梳着殷桃小丸子的头。新的客户每次都会把老板认成娃的爷爷,不过老板都是乐呵呵的,也不多解释。每次看到我都会热情地打招呼“Hello,Mon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