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14章 青苗法,黄楼集,我亦仅免为鱼鼋(2 / 2)跟着姓名学国学首页

非常凑巧的是,三日后天降大雨,旱灾为之缓解。在古人看来,这是天子悔过、上天宽宥的表现。朝臣纷纷上表,祝贺皇恩浩荡,消弭天灾。

不久,王安石罢相,改任观文殿大学士、知江宁府。临回金陵之前,他推荐韩绛为相,又推荐吕惠卿担任参知政事,以继续推行新法。

吕惠卿是一头白眼狼。他一度视王安石为恩师,是王安石变法的第二号人物。然而当他掌握朝政大权后,一边清算郑侠将其流放,一边借机构陷王安石的弟弟王安国,试图以此阻止王安石重回朝堂。

他不仅徒劳无功,反而把自己的人品给败光了。公元1075年2月,王安石再次入朝拜相,吕惠卿则外任知陈州,从此远离政治中心。

只不过,变法派的锅里已添上一瓢冷水,原有的柴火再也烧不开这锅热水了。王安石的权威不复当年,无力继续推行新法。翌年,王安石托病请辞,再次回到故乡江宁府。

王安石的时代就此过去,但是新法依然在推行。宋神宗亲自主持变法,一边重启旧派人物收拢人心,一边任用新党采取更强硬的手段推行改革。

这一年,宋越之间爆发大规模战争。交趾军水陆两路并进,分别进占廉州(今广西合浦)、钦州和邕州(今广西南宁)。宋朝起兵五万收复失地后反攻,经过两年激战,迫使交趾国王割地求和。

此时,司马光仍然在专心修史,而苏东坡已从密州调任更为富庶繁荣的徐州任知州,远离了朝堂的纷纷扰扰。

苏东坡赴任徐州不到半年,便遭遇一场百年不遇的大洪水。黄河决堤,梁山泊洪灾泛滥。河水淹没几百里农田后,顺京杭大运河、微山湖直逼徐州城下。由于被城南山地所阻,洪水越涨越高,大水围城月余而不退。

城内的富人打算借助舟船出城躲避洪水,却被苏轼制止。他们一旦出城,全城百姓都会惊慌失措,四处逃散,那么谁来守城?苏轼向百姓承诺,他不走,大家也不要走,他绝不会让洪水冲毁城墙。

洪水围城,当务之急是加固城基,增加墙高。但工程量大,时间紧迫,需要大量精壮劳力。苏轼想到了驻扎徐州的皇家禁军武卫营,他蹚过泥水亲赴军营拜访武卫营统领,请求他们协助筑堤抗洪。

以当时军政制度,禁卫军只听从皇帝调度,地方行政长官无权调动武卫营。但武卫营统领被苏轼的精神感动,果断率领士兵昼夜不停修筑长堤以抗洪水,同时开挖沟渠把洪水引入黄河古道。

其时大雨连绵,积水高达数丈,徐州城墙高出水面只剩三块墙砖。为稳定民心,苏轼便在城墙上搭建了一座茅草屋,他就住在茅屋内现场办公。

大水围困徐州城四十五天,苏轼四十五天没有回家,与士卒们同宿同起,筑造外圈城墙。直到河水被引入故道,东流入海,徐州城终于被保全。洪水消退,百姓欣喜若狂,苏轼高兴地吟诗道:

入城相对如梦寐,我亦仅免为鱼鼋。

洪水退去后,苏轼连夜修表请朝廷拨款修建徐州旧城,以防患于未然。朝廷批准其奏请,拨给铜钱三万贯,米粮一千八百石,民工七千二百名,在城东南修建了一道木坝。在这道新建的外围城墙上,苏轼加盖了一座高约百尺的黄楼。

出现问题,迅速解决,随后居安思危,防微杜渐,苏轼终保徐州城无恙。

千年之后,这座黄楼至今仍巍峨矗立。而苏轼将其徐州所作诗词结集,欣然命名为《黄楼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