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83章 五年平辽(1 / 2)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首页

"诸位卿家,奏本应该都瞧过了吧。"

"尔等是何想法呐.."

小半炷香过后,待到奏本由坐在角落处听政的吏部给事中杨涟交还到司礼监掌印太监手中,年轻天子便轻轻敲了敲身前的桌案,意有所指的轻声道。

自万历四十四年,女真老酋努尔哈赤于赫图阿拉建国称汗以来,朝廷在辽镇少有胜绩,其中更是经历了"萨尔浒之战"的重创。

如今好不容易在经略熊廷弼的整饬下,取得了些许战果,朝廷也要拿出应有的应对。

"陛下是要想要派遣监军?"

短暂的错愕过后,内阁首辅方从哲便神色复杂的起身,并小心翼翼的询问道。

按理来说,早在成祖北征漠北的时候,便有自宫中派遣内官,前往军中担任"监军"的先例。

此后每逢朝廷大规模用兵,无论将帅于朝中和天子的心目中地位如何,都会按照惯例派遣内官担任监军。

尽管因为有着"前宋"的教训,这些于军中担任"监军"的内官通常并不会被赋予太多干涉军务的权利,仅仅是作为直接向天子汇报军情的"使臣"所在。

但在军中将校临时做出重大决断的时候,这些"监军"仍会在一定程度上予以阻挠。

昔日那辽东总兵李成梁之所以能够在辽东拥兵自重,甚至隐隐有"养虎为患"的趋势,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因为在最初的时候,朝廷没有第一时间派遣"监军",从而给了其发展自身势力的机会。

待到朝廷意识到李成梁在当地已成气候,想要派遣"监军"和御史予以掣肘的时候,已是有些晚了。

难道说,天子是想要按照惯例,往辽东经略熊廷弼身旁安排"监军",予以掣肘了?

虽说此举在某种程度上并无不妥,但那熊廷弼终究刚刚斩获煊赫战果,陛下如此行为,多少有些令人寒心。

"元辅误会了。"

见眼前的朝臣们均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深知自己被误会的朱由校赶忙摆手解释道:"朕是想制定一个计划,逐步蚕食建州女真,尽快平定辽东。"

辽镇终究距离京师千里之遥,纵使熊廷弼忠心耿耿,其麾下的将校们在生死搏杀之间也难免生出异样的心思。

尽管自己不断提升武将的地位,但千百年来养成的观念岂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

实话实说,除却驻扎在西山脚下的京营将士之外,余下各地的边镇将士们心中并无太多的"忠义"之心,更多的是履行拿钱办事的责任。

朱由校实在不敢指望这些将士们在经历了生死搏杀之后,依然对于"收复疆土"抱有太高的热情。

"敢问陛下何意.."

见朱由校的神情不似玩笑,应当并无向辽镇派遣"监军"的用意,内阁首辅顿时像是卸下了某种负担一般,颇为轻松的拱手道。

"唔,"划到嘴边,朱由校却又将其咽下,转而看向面色亢奋,死死盯着舆图的兵部尚书王在晋问道:"王本兵为朕解惑,这鸦鹘关有何说法?"

视力不错的他,已是敏锐注意到,王在晋的视线一直停留在舆图上被用红笔重点标注的一个地方。

而那个地方,正是距离沈阳城稍有些距离,曾作为"萨尔浒之战"进军路线的清河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