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7章 拳碎魔域,道伏八帝,弹指退三魔!(万字大章,元宵快乐!)(1 / 2)从大明王朝开始横推诸天首页

“拳意实质?”

化虚为实,操弄幻境,本是他化自在天的成名手段,可如今徐行这一拳,却令李林甫都分不清究竟是真是幻。

亦或者说,这根本就是真幻合一、色空无二的拳法,仅凭强悍拳意,便令得天地法则、虚空结构,都要为之让路。

这样的拳法、这样的意志,实是令李林甫叹为观止。

自出世以来,李林甫已见过不少矢志颠覆神州,令中原板荡,龙蛇起陆的豪杰,安禄山、朱温、黄举天,皆是此类。

可无论是这其中的哪一位,都决然没有徐行这样的坦坦荡荡、光明正大。

好似对他来说,这才是天地间惟一的正道,与其说是造反,倒不如说是拨乱反正,正如易经所说,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并且这种天地革鼎、颠倒乾坤的拳意,即便是打得天翻地覆后,亦不曾止歇,反倒是仍在汹涌、衍生,宛如滚滚洪流,无穷无尽。

这一刻,李林甫才如此清晰地意识到,何谓“大势所趋”。

李林甫喟然一叹,摇头道:

“不曾想,本尊到最后,还是料错了你。”

李林甫的手段,不可谓不精妙,甚至可以说是算无遗策,堵住了徐行每一个可能尝试的突破路数。

但徐行其实早就做好打算,要用“革鼎”之势冲关,革去一身法度,将之化入体魄中,成为“至人”境界的基石。

所以,即便李林甫不驱使万灵,令得徐州大地皆反,他也要打碎这片山河,以及徐州鼎这件大禹遗宝。

正因如此,李林甫的谋算才会彻底落空,令徐行有惊无险,甚至可以说是好整以暇地冲关成功。

叹息一声后,李林甫又露出神秘莫测的笑容。

“不过,既是以此成道,你便注定要同‘天纲’敌对,何不趁此机会,干脆并入魔门?”

徐行闻言,只轻蔑一笑。

李林甫如今的身形已飘渺到了极点,似乎随时要散去,也不意外,只是道:

“既如此,本尊也不得不痛下杀手了,可惜,可惜啊……”

言语落定,这座秘境的四方八极,竟然骤然浮现出八尊形态各异、截然不同,却一般狰狞丑恶的魔影。

这八尊魔影并非是根植于秘境,而是被李林甫以色空合一的虚空神通,自极远处搬运而来,并以一种极快的速度凝实。

如今已这八尊存在,已不能被称之为魔影,更该说是法相之属,魔意流布,虽是立于虚空,毫无依凭,却巍然耸立,宛如自成一域。

四方四隅,无数魔纹自八尊魔相周身浮现,悬空流动,整座秘境便如置身域外,群星辉耀。

幽暗中,万千天魔涌动。

秘境之外,正在同敌手争斗的三大天魔,同时感受到这股深沉魔意,心头皆是一惊,蓦然回首。

却见阴云涡旋,云气飘渺,似是凝成八尊魔影,矗立天地,便齐声惊呼道:

“九宫魔域,八帝大魔?!”

徐行虽是听不见秘境外的呼唤,却也看出来,这俨然是魔门中极其有名的大阵。

其中之一的功效,便是能够将此界环境,暂时改造成适合天魔发挥的域外风貌。

至于这八尊魔相,似乎分别对应了元始魔祖的某一个侧面,上应圣道,穷尽物性法理,亦是虚实合一的存在。

徐行正思索间,秘境外的司马承祯等人,亦是大惊失色。

此界魔门,虽是分为五支,但这种划分,并非是依照魔门根本教义而来。

其中北支、西支,乃是随他化自在天降临此界,东支、南支的根本法度,则是他化自在天自道门夺来。

真正这八帝大魔法相,才真正是与元始圣道相合的魔门根本,也是唯有他化自在天才掌握的秘法。

而此阵之所以被称为“九宫魔域”,就是因为若是有八位掌握对应法理的天魔坐镇,遍述八尊魔相各自的妙处,便可令得元始魔祖分神垂顾。

据说,前古时期,有一位封号“降龙”的佛前尊者,就曾被此阵所困,也是穷尽手段,才得以脱身。

如今这八帝魔主法相,虽无天魔级数的强人主持,只是纯粹由一点本源之力,混合法理、物性糅成,却也有固锁虚空,魔染一界之威。

朱温等人先是不敢置信,旋即心头更为寒彻。

八帝魔主的本源之力,每一点都不知道要献祭多少魔道真种,才能取得。

并且因魔主代表的法理不同,需要真种的数量、性质、品秩,都有所不同。

即便是朱温、安禄山这样的天魔,想要请降一点自身法度对应魔主的本源之力,也至少要献祭九位符合要求的大真人、三十六位真人。

可当今世上,符合要求的大真人总数都未必有如此之多,他们又从何处得来?

唯有李林甫这位居于中央魔主之位,享受其余四脉供奉不知多久的老牌天魔,方有如此底蕴。

一时间,无论正、魔,皆是心悸。

这位中央魔主虽是沉寂多年,甫出手,仍是惊世骇俗,当真深不可测!

众人惊骇莫名,李林甫却觉一阵遗憾,他此前之所以按兵不动,就是因为,若是徐行死于九宫魔域,那这枚真种,便会被元始魔祖收割。

随之而来的魔祖馈赠,对李林甫来说,非但不是奖赏,反倒是摆脱天魔体系的负担。

只不过,徐行的所作所为,实在是太过出人意料,李林甫出于无奈,才不得不出此下策。

这处秘境约莫有方圆千余里大小,八帝魔主甫现身,就已占去五成,还有更多魔头,自九宫魔域中衍生而出,令魔域无止尽地扩张。

幽光层叠,不知几千几万重,莫测其深,自有一股慑人之势。

比起方才那早就胸有成竹的突破,对徐行来说,这才是真正严苛的考验。

现在的他,虽是修成了武道至人,且将神意升华为“革鼎”之势,但体内法度,还未真正整合为一。

方才那一拳,徐行也是拼着自身爆碎的风险打出,无支祁之所以会魂飞魄散,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帮他承担了部分反噬。

如今若再来全力一拳,九宫魔域是否会崩溃,还在两可之间,但他的体魄,决计是再难承受。

那八帝魔主虽是法理衍生,却也似有天生的灵明,对徐行如今状态了若指掌,是以并不急着将之炼化,而是联手加持虚空神通,引得更多天魔来此。

对他们这些立身于魔道最巅峰的元始魔祖化身来说,寻常魔头既是马前卒、排头兵,也是施展神通的资粮、耗材。

天魔越多,八帝魔主的神通也就越大,将徐行彻底炼化,献给元始魔祖的几率也就越高。

这一点,徐行亦心知肚明。

于此同时,徐行体内的阿修罗魔道法箓,以及纣绝阴天秘箓,亦是前所未有的震荡起来,就连肌肤表面,都浮现出幽绿、深红的魔纹。

即便是面对南方天魔、北方天魔,徐行都不曾感到如此强烈的压迫,不在其强、不在其威,只在其境界高妙。

若是换了大真人时期的徐行,除却束手就擒外,已无他法可想。

可如今,革鼎拳意空前强横,虽是还不曾同这具法体完全磨合,却也仍是足以抑制魔纹躁动,稳住形体。

就在这刹那间,九宫魔域当即转化,其余七尊魔相转实为虚,渺然不存,唯有一尊魔相立于魔域正中。

这尊魔相身高千丈,身形虚渺不实,如袅袅青烟,周身显化无穷胜景,或为清净佛国,或为仙宫天府,或为幽冥地狱……不一而足。

这便是八帝大魔主中的“寂妙”魔主,代表人身修行,走到了最巅峰,乃是一种功参造化、圆满无瑕的至境,超脱了一切欲望、偏执。

但也正是这种超脱、空寂,反倒会令修行者生出一点妄心,令得万载、数万载道行毁于一旦,其微妙玄通处,非实相所能形喻,故此如此虚渺,人人所见不同。

寂妙魔主法相显化,徐行脑中忽地灵光闪烁,一切所学神通术法都涌现出来,更滋生出更多理解,交汇于一处,一时不得止歇。

除此之外,更有一种空寂之意,自冥冥中投来,落入徐行心湖中,似是要替他抹去杂念,拔升至某种与道合真,不分彼此的无上至境。

修行之路,既是生命超拔之道,也是明晰天地至理,掌握变化之道。

“寂妙”魔主的攻伐手段很简单,便是将元始魔祖这亿万年来,积攒至今的领悟、灵性,毫无保留地展现于修行者面前。

以元始魔祖的境界,这种领悟,同真正天道之间,亦无多少区别。

只要你有超拔之愿,便绝无可能不受影响,且修行层次越是高,对天地法则越是困惑,受到的影响也就越大。

寂妙真意投注下,徐行体内的两大魔道法箓,前所未有的强横起来,隐于体魄中的第二元神,亦是蠢蠢欲动,有喧宾夺主之势。

魔域中衍生的无穷天魔,便如逐臭之蝇虫,蜂拥而至。

徐行身不动,双拳一握,拳意冲霄而起,引得虚空震荡,响若轰雷,连绵不绝,身形亦模糊不清,荡开一片清净地。

这正是他上个世界,从张三丰手中学来的“拳殛虚空”之法,雄浑巨力、强绝拳意,两者合一,立成煌煌之威,挡者披靡。

天魔汹涌,不知生、不知死,只知眼前这人乃是大补之物,根本没有半刻停顿,再次凝聚如潮,汹涌袭来。

徐行却没有再管这些蠢物,拳意凝聚,遥遥锁定虚渺不实的寂妙魔主法相,又是一拳,倾力而为。

此际,这座秘境中的天地元气,几乎已尽成浑浊魔元,再转魔识魔念,似是域外无尽幽暗的虚空。

可这一拳所过之处,一切魔元魔识魔念,尽数分开,判定清浊,转为阴阳二气,衍五行变化,直有开天辟地之威。

即便是在秘境之外,三大天魔,以及李云显、司马承祯,都能感受到这一拳的拳力究竟是何等雄浑。

尤其是以“两界大圣手”著称的安禄山,心头感触更深。

他只觉这一拳,除去对阴阳法度的精准把控外,更有一股不曾体会的强绝意志,贯穿其间,居中调度。

——这究竟是什么神通?

徐行知道,寂妙魔主并无实体,乃是魔门法度所显化,无论任何法力、神通,都无法对其造成实质性的破坏。

所以,他这一拳虽是锁定了寂妙魔主的法相,实则落点乃是这座秘境的虚空结构,要动摇其间的天地法则。

此地乃是禹王依照“禹贡”而建,徐行对禹贡法度知之甚深,一拳击出,当即有天翻地覆,再造乾坤之相。

却见魔潮之中,虽是分出了清浊,隐约可见一方天地开辟之景,可寂妙魔主依旧稳立其间,不动不摇,好似先天地之生而生的先天神圣。

即便天地不存、根本法则动摇,这位魔主仍是能够遗世独立,这便是元始圣道在这片宇宙的地位,亦代表了元始魔祖的境界,还在徐行想象之上。

李林甫没有料到徐行的拳意根本,才令他能够冲击至人成功,攫取堪比真仙的功果,大败亏输。

如今徐行一念之差,自然也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这一拳打出,本就未能整合到位的体魄,当即飚射出万千血箭,佛蕴、道气、魔念混杂于一处,交错激荡,剧烈碰撞,引发出茫茫雷音,震天撼地。

响声连绵不绝,越来越大,响到极处,竟是大音希声、万籁俱寂。

他引以为傲,视之为武道基石的无漏法体,在这样的响声中,也开始逐渐解离、崩毁,就连内层的骨骼、脏腑,亦隐约可见。

徐行在出拳之时,形神已然紧密相合,拳势受挫、法体残损,自然令元神亦大为震荡,难以压制第二元神。

这刹那,那头第二元神已不只是蠢蠢欲动,而是真正开始接手两大魔道法箓,入主其中,整合法理,试图将之凝化成形。

一时间,徐行纵然保得些许灵明,法体却遭数万天魔魔意洗荡,贯穿形神,每一寸、每一处都朝着天魔族群转化,身形膨胀了好几圈,幽光闪烁不已。

朱温等人借助魔域共鸣,亦可遥遥感知此处动静,这才明白,徐行为何能御使魔门法度。

——他竟是将一头如此强横的天子魔,炼化成了自己的第二元神!

徐行炼化那头阴魔,乃是九空无界中诞生出的唯一一头天魔之属,甚至可以说是彼方世界的魔祖胚胎。

对这种集一界之力而生,具备种种奇能,掌诸般魔道法度,且能运转无碍的存在,元始圣典中称其为“他化天子魔”,位格至尊至贵。

饶是朱温等人,也只是在圣典中读到过这个名字,从未有幸亲眼见识——直到今日!

但他们也想不到,竟然有人能够以强绝至极的意志,硬生生压下“他化天子魔”与元始圣道天生相合的本性,将之炼化成第二元神。

——不,不是炼化,是染化!

一名修士,竟然反向染化了一头他化天子魔?!

这个荒谬的结论,同时浮现于三大天魔脑中,可现实就在眼前,根本由不得他们不信。

但现如今,这种壮举,却成了徐行的催命符,令他在寂妙魔主面前,显得格外脆弱。

纵然徐行能用本心克制住对于超拔的渴望,但他的第二元神,却绝对无从抵御寂妙魔主的诱惑,在魔道上突飞猛进。

任凭徐行成就天人,拳意强横、体魄无双,也逃不出这场内外交攻的劫难。

这才是李林甫最后的杀招,也是必杀的一招!

感受到那立身于魔潮中,被群魔逐渐吞噬的身影,李云显、司马承祯,以及法海,皆是面露凄然之色。

方才见证徐行冲关成功,一举扫灭李林甫残念的喜悦,已然彻底消逝,唯余最深沉的绝望。

面对这种阵势,即便是求得一己之真,有望破空飞升的真仙,亦决计无法逃脱,何况是道法本就有缺的徐行?!

寂妙魔主并非是以力压人,而是纯用境界,以及对天地法则的领悟压人。

其实不要说是此界的真仙,就算是在天庭诸位帝君中,也没有多少人,能够它在这个领域较量。

万劫不复的毁灭,似乎就在眼前。

在形神最深处,一点灵光于天庭识海凝化成形,头顶一面残破圆镜,面容极其平静,细思脱险之法。

严格来说,自进入秘境以来,徐行所遭遇的一切,虽然看似凶险,却始终都在他的预想之中。

但李林甫这一招釜底抽薪的杀手锏,徐行实在是没有算到,他更没想到,这座九宫魔域,竟然玄奇到如此地步。“革鼎拳意”虽是强悍,到底已同法体脱节,与魔门法度更是水火不容。

按照徐行的想法,在这一战后,他便要耗费功夫,以泽火革、风火鼎两大卦象,将魔门法度,及第二元神都尽数化去,融入法体,彻底成为武道资粮。

而李林甫这一招,正好就发动于这最要紧处,打了徐行一个措手不及。

九宫魔域的玄妙,以及那位魔祖境界的高深,更是让徐行酝酿许久的一击挥在空处,反伤自身。

现如今,面对这般岌岌可危的局势,一向手段繁多,总有方法应对的徐行,也沦落到了山穷水尽的凶险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