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新约纵览?第01讲:马太福音(一)(1 / 2)属灵书籍首页

第01讲:马太福音(一)

今天我要讲的是《圣经》这本书,这是一本教人有智慧,而不是变聪明的书。有许多书能够教人变聪明,但这本书、也只有这本书却会教你得智慧。

我宁可求智慧不求聪明,有聪明只能够赚大钱,但是有智慧才懂得怎么样过人生。每个人读这本书的方法各有不同,有人把它当药来用,每天读十节,魔鬼就不敢近身;有的人则是借助研经材料,他们经文读得不多,研经材料倒是读得挺多,常常是快速浏览经文以后,接着研读这些经文的注解。

神要我们如何研读祂的话语呢。首先,我要告诉各位,圣经一词的原文是复数形、而不是单数形,源于希腊文的biblia,意思是”书卷合集”,也就是套书、丛书的意思。圣经是许多书卷的合集,有诗歌、箴言、历史书和先知书。

我们读经一定要一本一本地研读,现在的圣经已经受到严重的破坏,在圣经里标注章节号码,以致于今天许多基督徒变成照本宣科。如果我要说《约翰福音》三章十六节,我多半会说成《希西家书》三章十六节,或是随口取个书名和章节,之后便会看到会众翻找着圣经,努力找出《希西家书》三章十六节,但是圣经里没有这本书。有个人听了我的录音带一段时间以后,来问我说:大卫,你是个经学教师,为什么你讲经从不用经文的章节号码呢?我回答他说:因为神从来不打算在经文中标注章节号码,这种做法切割了神的话语,并不符合上帝的本意。有哪一本书像这样,每个句子都有编号的?这种做法不是很奇怪吗。

整本圣经囊括了很多卷书,我们必须了解每本书的类型、写作的目的、还有里面的内容。我写过一本书,名叫《正常基督徒的诞生》,出版以后,我非常的惊讶。书里的内容明明是讲重生,以及如何帮助别人重生。但是这本书出版以后呢,大英图书馆却把它收藏在“分娩”这个书类里,所以如果现在想到公共图书馆去找这本书,得到妇科类才找得到。

一个人到图书馆去借书,不可能借阅园艺书来学烹饪,也不可能借阅小说来学电脑。但是有许多人却会从圣经断章取义,不管前后文,也不问圣经出处或背景,就认定那是神的意思。

有一段经文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我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凡事指的是那些事呢?我常常会问会众:靠着基督你能做那些事?他们会说:作见证、医治、祷告。我说其实这节经文指的根本就不是那些事情,他指的是一个人必须要靠自己的收入为生。这段经文在现今是非常重要的,保罗说:无论什么境况,我都可以知足,我能处丰富也能处卑贱,这秘诀我已经学会了。我最近发现某个教会中有三分之二的会众都在负债,他们需要明白这段经文的意义,要控管自己的薪水,适当分配收入,这全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基督。我能靠着退休金度日非常切身,但是如果断章取义的话,就会完全抓不到他的涵义。经文所属的文本是它的重要背景,能说明经文完整的涵义

现在我们先来谈谈四福音书,福音书可以说是独树一格。新约圣经中有历史书、书信、还有先知书,另外还有四部非常特别的书,这四部书跟其他书卷非常不同,我们称之为“福音书”。

什么是福音书呢?它不是传记,当然更不是自传,因为耶稣从来没有写过书。它不纯然是传记,因为四本福音书都有超过三分之一的篇幅在描写耶稣的死。一般传记不可能花三分之一以上的篇幅描写主角的死,无论这个主角他死的是多么轰轰烈烈。

那么什么是福音书呢?在现代生活里,我能够想到的最贴切的比喻,就是新闻报道。福音书就像新闻报导,让人一读就懂,并且让人觉得兴奋,想要找人来分享。福音书最好能够大声的念出来,就算自己一个人在读福音书,如果能够大声的念出来的话,你会有很大的收获。就算如果是念给别人听,自己也会收益良多。我个人很喜欢念圣经给别人听,喜欢的程度甚于讲道,因为圣经的每个字都值得你用心聆听,但是我的讲道不见得字字精彩。

福音书是一种特殊的文体,福音书的作者见证一件事,那是他们亲眼看到、亲耳听到,他们把那件事当做新闻昭告世人,所以福音书确实是广义的新闻报道,这是一开始的情况。然而,随着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那个时候曾经目睹耶稣所作所为的证人却越来越少,因为他们都相继去世或者殉道,不过在此同时教会却越来越大,拓展范围越来越广,于是问题就出现了。

当年曾经经历这些事,能够传扬这则新闻的人越来越少,而需要听到这则新闻的人却越来越多,这么一来该怎么办呢?答案就是把这事写下来,不能拖。在见证人全都过世之前,必须要白纸黑字的记录下来,所以今天我们才会有这些记载耶稣生平的第一手资料。

翻开圣经,我们首先会发现有四部福音书,为什么有四部?如果只有一部不是方便的多吗?而且我相信,读过的人都会发现,四部福音书有很多重复的地方,那为什么要有四部,神为什么不把这四个人找来,共同写成一部福音书?每个人写自己知道的哪个部分,然后写成一部福音书,以前有人这样试过。

多年前,我很欣赏的一位作家,名叫柯罗夫,在座有他的书迷没有。我住在吉尔福德的时候,尤其爱看《吉尔福德犯罪案》,内容是描述猪背山的谋杀案。柯罗夫是圣公会的司祷员,住在萨里的吉尔福德,他写侦探小说,他对铁路很有兴趣,跟我一样。柯罗夫他决定把四部福音书写成一个故事,结果他真的做到了,这是柯罗夫的《综合福音书》,看起来这是很聪明的做法,可是却少了一点什么,我现在不看这本书了。刚开始我很喜欢,以为会节省我很多时间,因为不要读四本,只要读一本。

后来,我发现四合一的做法抹杀了一个很重要的层面。要知道上帝在圣经中会重复某些事情,在创世纪第一、第二章里两次讲到神的创造,在历代志和列王记中两次讲述以色列的历史,在这里则有四部记载讲述耶稣的生与死,用意是什么?因为有些重要的事情,神要我们从不同角度来看,这样才能够从各个角度看到全盘的真相。有的时候是两个层面,但是,对于耶稣我们可以从四个层面认识祂,从四个全然不同的层面来看耶稣。

我没有坐过牢,但是据说坐牢的人要拍照,这个角度拍一张、然后这个角度再拍一张。一个月以前,我这样告诉别人的时候,被一个坐过牢的人纠正,他说现在犯人要拍三张脸部特写,取得犯人脸部的完整特写,以便日后确实辨认。我最爱的飞机之一就是协和客机,我很欣赏协和客机它的造型,它连停在地面上的时候,看起来都像在飞行,这和它的造型有关,要怎么样用言语来形容这样的外型呢,不太容易吧吗,是不是?你可以直接说它是“delta”形,别人就知道它像三角形,那是希腊字母d或是三角形的形状,名副其实。但是如果是这样看,又是什么形状呢?事实上,如果要拍摄协和客机的照片给别人看,至少得拍个四、五张才行,否则绝对看不出它的全貌,它从每个角度看起来都那么令人惊奇。

耶稣是有史以来最令人惊奇的人物,因此神启示四个人代替世人从旁观察祂,并且写下他们的所见所闻。简单的说:他们四个人看到的耶稣都不同;也就是同一个耶稣让他们看到不同的表现和特质。

一般习惯这样来区分:马可所看到得耶稣是一位人子,他写下第一部也是最简短的福音书;之后,马太写下第二部,他看到的是耶稣是犹太人的王;第三部是《路加福音》,他看到的耶稣是世人的救主;第四部是《约翰福音》,他看到耶稣为神的儿子。简而言之,有四种不同的角度看耶稣,但我们需要更深入探讨。

有两方面需要我们来探讨。首先,来看看作者,对不起,我跳的可能太快了。我们先来看看中间这个部分,为故人撰写生平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首先写成的通常是那个人的生平作为,讣闻就是说明故人的所作所为,因为大家对故人最先感到兴趣的是他生平的所作所为;等到时间久一点,大家就会想到他说过那些话,于是就开始出版他的书信,还有他的言论;最后到了第三个阶段,人们想要了解的是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包括了他的人格、他的个性,他行事为人的动机,他的厌恶,还有他的喜好。而四福音书可以说正好符合了这三个阶段。

马可只关心耶稣所做的事情,耶稣的作为、神迹、祂的死和祂的复活;马太和路加则更进一步写出耶稣说过的话,他们记录的耶稣言论远比马可福音多,所以篇幅更长了,因为马太和路加都是以马可福音为基础再加进大量新的素材;约翰则是比较少记载耶稣生平的言行举止,他最在乎的我们下一集会谈到,莫过于耶稣是什么样的人,帮助我们来了解祂的性格、祂的内在,了解他是谁。

好,现在我们来看看第三部分。一般可以从两个层面研究福音书:一是从作者的观点着眼 ,他看见什么?他是怎么理解的?他的看法跟其他三个人不同,那么他究竟如何看待耶稣,内心所见的,比眼见的更加透彻,但那只是其中的一个角度。研读福音书还得从另外一个角度、就是读者的角度来看,读者要问撰写这部福音书背后有什么目的?是为谁写的?为何写的?因为作者不单是说出心里的话,告诉我们他看到哪些事,更是针对某个特定目的,还有一群特定的读者而写作。所以我们读圣经的时候,务必要从这两个角度来看,作者的角度以及读者的角度,作者的看法和写作的目的,他是写给谁看的?希望教导谁?希望我们往后研经都奠定在这个基础上。

现在我们从这两个角度来看看马太福音,我们称前三部福音书为“对观福音”,大家应该都听过这个词,“对观”的英文synoptic是由两个希腊字所组成,syn代表“一起”,optic代表“看法、观点”,就是说这三部福音书采取的观点相似,他们对耶稣的看法雷同,而约翰福音则自成一格。你一定注意到其中有什么不同,马太、马可、路加这三部福音书跟约翰福音不同。

先来谈谈马可福音,马可福音是一部高潮迭起的新闻作品,采取新闻方式写作,像是在公布新闻一样。他很快带过耶稣公开侍奉的前几个月,谨慎的把这段时间分成前两年半和最后半年,这是马可的时间架构。后来的马太和路加也沿用这个时间架构,有三十个月的时间耶稣在北方的加利利传道,那个地方四海一家,各国人都在这里聚集,国家开明、民风开放;但是南部的犹太地区都是民族主义者,人民心胸狭窄、尖刻又孤僻。耶稣在北方广受欢迎,但是在南方却受到了排斥,所以祂才会死在南方而不是北方。北方想杀祂的只有祂的乡亲拿撒勒人,企图把祂丢下悬崖,但是整体而言,耶稣广受北方人民的爱戴,跟随祂的人数以千计,到了南方以后耶稣的麻烦就接踵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