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章 姐妹情深共度难关(1 / 2)悠悠烟火情首页

没有商议,只一个眼神,姊妹两人不约而同开始行动。

两个人默契地叫醒三个妹妹。幸而三个妹妹听话懂事,没有任何哭闹,认认真真地完成两个姐姐布置的任务。尽管最小的老五余峰哼哼唧唧了一会儿,但此情此景,也就忽略不计了,她才刚刚两岁啊!

此时,冬日的太阳正蹒跚而行,流光溢彩涂满东边的天空。万物被抚摸,更加多姿多彩,展现出冬日独有的魅力。北风在温暖的安慰下,不再暴怒,温柔笑意是它对太阳最好的回馈。而这一切跟这个家庭好似关系不大。

不对!还是有很大关系的。温暖是不搭边的,搭边的只是屋内的明暗程度。纸糊的窗户纸略微透明却不透光,但是屋内的一应物品还是看得清的。

此时,五个孩子都在炕上,穿衣的穿衣,叠被的叠被,没有妈妈吆喝的大嗓门,这群孩子反而变得勤劳起来。炕很长,是两间卧室的长度,中间的隔断墙被拆掉——聪明男主人的杰作。从东往西,家庭成员排排睡。这个家,男女大妨不是首要问题。吃不上饭的家庭,生存才是正道。

看着孩子的数量,就会料到这个家的经济状况。因而,家具物什类也朴素得可怜,甚至用寒酸来形容也不为过。炕占了这个打通两间大房间的一半。

东边的墙角,一个五斗橱孤零零地站着。它虽已经斑驳,一副垂暮老人的神态,却是这间屋里唯一的亮色。这一节衣袖,那一块不知什么部位的衣料因不堪拥挤纷纷袒露出来,抗议着柜门对自由的限制。不需要花费一分钱只花片刻功夫揉细揉长的布条充当把手,和五斗橱正好搭配,没有丝毫的不般配。

和一般家庭无二,针线物什是必不可少的,简陋的三层木头支架是它们的栖息地。而西边墙和北边墙的夹角正好把支架环抱,严丝合缝。支架上杂乱无章,庆幸的是,几根散发油腻气息灰色布巾遮住了它的脸面。空间被最大化运用,夹角上方,一根灰色的布绳从西墙扯到东墙。它的上面不仅搭载了毛巾,还捎带了几双袜子,一件黑色的围裙和一条修长破旧的裤子。布绳的末端正好在一座钟表的下面。

说起来,这个家最有价值的就是这座钟表了。

“这是我们结婚的时候,托人从上海买回来的,一般人还买不着。人家说了,能用一辈子!”聪明的爸爸不止一次对着孩子们说这句话——带着能沾亲带故独有的骄傲。

可是这位爸爸现在在哪里呢?他正在烦恼之中——他和女主人陷入了分歧,无暇顾及孩子。

姐妹几个照应着下了炕,穿上鞋子,鱼贯而出,打算去履行爸爸的承诺——到湾东边那家吃饭。谁知,正屋的情景让人瞠目结舌。

余果扎辫子的布条和余佳捡起的旧板凳在黑夜发挥了关键性作用,阻挡住了北风坏脾气带来恋人的分离,却挡不住冬日的晨光。那晨光无孔不入,透过门缝,倾洒在地面上,形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顶端正躺着的是一块断裂掉的门栓。

余果沉默。余佳走上前,弯下腰,把这块门栓紧紧握在自己手里。泪花闪烁,她却不敢哭。

姊妹们见状,均失去了笑容,纷纷来帮忙找另一块断裂的门栓,连余峰都不甘示弱。

这正屋拢共一间,北边是长长的饭橱,正符合这样的大家庭。淡黄色的外衣在阳光的帮助下得以显示本色。平整的背部上廖无人烟,只一袋旱烟孤零零地躺在上面。

正屋的西北角,一口大缸茕茕孑立。它的邻居——饭桌四脚面朝正屋大门,以独特的姿势示人。七八个木头板凳分成两层,层层叠起,规整无比。

西南角,半人高的大瓮捧着圆溜溜的肚子,承载着这个家庭的一年生计。一步之遥的东边是水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