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0章 金蝉脱壳(2 / 2)大明洪武:朱棣,你做太子不做?首页

“见外作甚,都是大明百姓,不用在意这些,哈哈!”

……

荆隆口,又名金龙口,其位置在封丘西南。

荆隆口乃是黄河流经重要区域之一,修筑有黄河大堤,相较于陈桥镇而言,地位犹在其上。

当然,这里的地位并不指繁华程度,而是作为黄河水患的受灾区来看,荆隆口更容易受灾一些。

《明史·地理志》记载:封丘府北。南有大河。西南有荆隆口,一名金龙口。弘治二年、五年,万历十五年,崇祯四年、五年,河屡决于此。

明末清军入关,为了镇压剿杀轰轰烈烈的榆园起义军,明廷降清将领张存仁扒开荆隆口黄河大堤,水淹起义军,成功将榆园起义军镇压。

但同时也造成了数百万百姓死伤,哀鸿遍野。

据说献出此等毒计之人,乃是晚明四公子之一、清初散文三大家之一的侯方域。

也是传奇剧本《桃花扇》中的男主角!

如今荆隆口还未决堤,但是黄河大水频发,修堤之事难以避免。

这也是河道衙门存在的意义,尽可能的确保黄河平稳流过,不会有决堤风险。

荆隆口距离陈桥镇不算是太远,朱棣一行人下午时分出发,快马加鞭之下,晚上就已经到达。

时间太晚,想要进荆隆口已经是不可能,几人一合计,便决定前往陈六老家。

荆隆口下一个小村庄,名为桑园村,就在大堤前不远。

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桑园村内多的是和陈六一样的河工,靠着朝廷每年下发的护堤饷生活,日子过的清苦,但也能混口饭吃。

听说要回到桑园村,陈六有些兴奋,逃难出来这么久,他也无比思念自己老家。

眼下要去,陈六兴奋道:“爷,俺们桑园村可好了,大家都勤快,家家户户种了桑树,如果不是狗官逼得太狠,俺是绝不会逃出来的。

俺出来这么长时间,也不知乡亲们过的怎么样,护堤饷发了没,被抓的人回来了没有。唉!”

“老哥你可得指好路,这黑灯瞎火的,万一走错了,那可不得了。”

“瞧您说的,爷不瞒您说,俺就是闭着眼,也能循着味儿走回去。”

几支火把照亮着周围的道路,水淋淋的潮湿无比,两旁都是枯草,踩上去噗叽作响,已经被水泡透了。

空气中也满是潮湿的土腥味,距离黄河太近,甚至能听到黄河水的轰鸣咆哮声音。

朱棣遥望着远方,心中不免有些惊恐,若是黄河在此决堤,此处绝对是生灵涂炭。

洪水面前,即便他是燕王,也无济于事!

“老哥,以前这边有没有过决堤啊?”

“有啊,听村子里老人说起过,好几十年前决堤过一次呢,淹死了好多人。”

“那最近呢?”

“没有,老人说上头有地方决堤了,下边就不会决堤,这也是运气吧。”

朱棣哦了一声,阳武决堤,黄河水量减少,到了荆隆口,只要大堤不是豆腐渣做的,不至于直接溃决。

很快,在陈六的指引下,一行人来到了桑园村。

村子内一片寂静,听不到半点声音,像是一座鬼村。

不过这个时辰,寻常人家都该睡了,朱棣道:“老哥,先去你家,看能不能找来些乡亲,我多问问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