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睿抬眼看向满宠:“此话怎讲?”满宠嘴角微微带了一丝笑意:“河北户口为天下最众,冀州诸郡每年冬季演武习兵。征兵万人精壮当是易事。”
曹睿微微颔首:“既然西阁有这般说法,中军又该如何调度?”
满宠道:“禀陛下,河北当下而论,外军、州郡兵加在一起共有两万,除了幽、并边界驻防必备之军,可以从中抽调至少五千人。”
“河北五千已有的兵力,加上新征发的一万步卒。”满宠微微挺起胸膛:“再加上大魏中军精骑三万,步骑共计四万五千,足以应对公孙渊了。”
“哈哈哈哈。”曹睿开怀笑了几声,从躺椅上站起身来,走到了桌案后面:“枢密院替朕练骑兵,却也一直打着骑兵的主意。”
满宠微微一笑,躬身一礼,并不言语。
曹睿看向众人:“诸卿都听到满将军所言了吗?如此调度,朕初听起来并无差错。”
“你们可有要补充的?”
“臣有。”司马懿起身拱手道:“大魏中军五万,若以三万骑兵北上,余下两万步卒又要如何安排?”
曹睿看了满宠一眼,见满宠没有说话,清了清嗓子应道:“不若屯于洛阳、许昌两处,若有急事,不至于失了应对的后手。”
司马懿微微摇头:“不若囤于许昌和邺城好些。”
曹睿有些诧异:“司空是如何考虑的?”
司马懿道:“方才满将军所言,臣倒是觉得尚有一丝疏漏。”
满宠斜视一眼,并未言语。
司马懿道:“河北兵力两万,为何要抽调五千呢?抽调一万、甚至一万五千不是更好吗?”
满宠张口欲要反驳,却被曹睿拦住了:“满将军稍安勿躁,等司空说完吧。”
司马懿略带歉意的朝着满宠拱了拱手,转过头来继续说道:“以臣之见,大魏五万中军应如此分配。”
“一万步卒屯于许昌,以应对东南、荆州之事。”
“一万骑兵屯于洛阳,可以作为吴、蜀两个方向的急援。”
“一万步卒屯于邺城,以镇河北腹心之地。”
这下不等满宠反驳,曹睿自己就皱眉起来了:“五万中军,只带两万骑兵出征吗?”
司马懿肃容以对:“辽东偏狭之地,以大魏骑兵之利,若两万骑难以取胜、三万骑就能胜了吗?”
“辽东距离洛阳近四千里,往返作战至少要一年之久。此时当顾念的更多是天下大局,而非辽东一地!”
曹睿摩挲着手边文书的封面,一边思索一边轻声问道:“如此说来,两万中军骑兵、一万新征步卒、加上一万或者一万五千河北军队。”
“还是四万或者四万五千之数?”
司马懿道:“陛下,兵力还可以更多。”、
“既然远征辽东抽调河北兵力,那边境上的鲜卑、乌桓、匈奴需要同时征发随行。”
曹睿与司马懿对视了几瞬:“若是彼辈蛮夷不来,大魏两万精骑先讨了他们、再论公孙渊也来的及。”
“是也不是?”
司马懿点头:“无论大魏征讨与否,辽东就在那里,搬不动也移不走。只有大魏攻辽东的份,辽东无力与大魏争雄。”
“臣以为若是对辽东用兵,战略应该定的大一些。”
曹睿挑眉:“怎么个大法?”
司马懿笑了一声:“军国大事,陛下向来不辞辛劳,臣就假定陛下亲征了。”
曹睿也笑道:“好,司空说亲征,朕这次就接着亲征。继续说!”
司马懿道:“其一,以天子之尊接见册封草原各族,使其为大魏藩属,不能反也不敢反,以辽东征伐耗费其力。”
“其二,平定辽东公孙乱党,结束公孙氏数十年的割据现状。”
曹睿眯眼想了几瞬,轻声说道:“依朕来看,还可以再在司空方才之语后面补上一条。”
这下轮到司马懿诧异了:“请陛下示下。”
曹睿道:“此前朕让刘晔、毌丘俭去辽东,除了辽东的公孙氏之外,还让他们为朕谋划扶余、百济、高句丽、三韩等地。他们二人都快走到高句丽了,却被公孙渊遣人带回了襄平。”
“朕心有些难平。”
“且不说更远一些的倭奴国了,区区高句丽、百济、三韩之地,难道就不能以一并取了吗?”
皇帝的一番话,属实让书房内的五人都吃了一惊。
打辽东就打辽东,如何还要灭国了?
讲道理,高句丽、百济这些小邦,大魏众臣们基本都没有多少认知。
满宠有些犹豫的问道:“陛下,彼处小邦传承日久,又地方偏远难以治理,为何还要攻取呢?”
曹睿挥了挥手:“都说了是战略,不妨想的大一些好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