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98章 必征之理(1 / 2)三国:我不是曹睿首页

被曹睿扔在地上的文书,也早已被人捡拾起来,放在了桌案上。

与刘晔、夏侯献二人文书同时送上来的,还有公孙渊的上表、以及公孙渊臣属们的联名表文。

三份文书,就这样明晃晃的摆在了众人的面前。

曹睿抬起右手指了一指:“司空,你们且看一下吧。此前朕曾说公孙渊在你面前有必死之理,如今他在朕面前也是一样了。”

刚一进门,就听皇帝说了这么许多,几人还都有些摸不到头脑。

司马懿拿起刘晔、夏侯献二人的表文,又转手将公孙渊及其臣属的两份表文交给了满宠。

满宠只是匆匆看了个两份表文的开头,转手就递给了裴潜,紧接着将头凑到了司马懿近前。这两份表文,骈四骈六的文彩不错,只可惜文内所说的尽是大逆不道之言。

曹睿静静看着几人的神情。如同意料之中,反应最大的也不过是紧皱眉头的裴潜,其余几人都是颇为淡定。

这在曹睿的意料之中。

公孙渊据守辽东,不过半州荒僻之地。在面对过孙权、诸葛亮这般劲敌之后,区区一个公孙渊,哪里值得这些站在大魏权力上层的重臣们忧虑呢?

打,是肯定要打的。无非是何时打、谁来打、怎么打的问题。

司马懿拱手说道:“启禀陛下,公孙渊不来朝觐,还指示僚属上书、想让朝廷策封他为燕公。这等篡逆之辈,需讨之以示大魏之威。”

曹睿轻轻点头:“那就发兵打吧,打下辽东之后,又能为大魏少一外患。”

“诸卿,不过朕还是有些想不通。公孙渊是哪里来的自信,敢在这时候向朕示威、还想裂土封公?”

“就凭他那半州之地?”

满宠轻咳一声,拱手沉声答道:“这就是乱臣贼子,野心一起只求威福自专,其言其行,非能以常理度之。”

“自黄巾乱起,天下这般野心之辈难道还少吗?”

曹睿嗤笑一声,抬眼看向众人。

司马懿面无表情的束手站着,满宠比司马懿高出半个头来、形容魁梧壮上半圈。徐、裴、卢三人闭口不言,眉眼流露出思索之状。

“满将军说的是啊!”曹睿感慨道:“若这天下都是晓事之人,就不会有董卓、袁术这种逆天下大势而作乱之人了。”

“朕现在要问你们一事。”

“陛下请说。”司马懿、满宠齐齐答道。

曹睿指了指书房两旁的椅子:“这里和洛阳宫内书房形制都一样,各自坐下吧,坐下再谈。”

五人陆续按位次坐定之后,曹睿问道:“若打公孙渊,淮南之事该当如何?此前朕与你们在洛阳说了这么多次了,今日也到该决策的时候了。”

司马懿率先答道:“禀陛下,臣还是如先前一般看法。若东南只守不攻,定然无虞。”

“朝廷可以放心向北。”

曹睿没有表态,接着又将目光移动到了满宠身上。

满宠答道:“臣此前在洛阳与董公议论过此事,已经大约有些想法,今日正好禀报给陛下。”

曹睿道:“你们二人是怎么想的?”

满宠道:“臣等以为,大魏边患无外乎三处:益州的蜀国,东南的吴国,以及辽东割据作乱的公孙氏。”

“对于大魏来说,三方皆敌的难处只有两项,一为兵力调度,二为后勤调度。”

“大魏诸州,冀州富庶安定可为之冠。以河北土地之广阔、民力民生之充裕,若对辽东用兵不需河南州郡调粮,仅凭冀州一州之力就足矣供给大军。”

曹睿若有所思的问道:“此前大魏在西边、东南用兵,一直都是冀州向南运粮对吧?”

满宠点头:“正是如此。”

“太和二年征蜀之时,关中、司隶粮草不足以供给全军,朝廷还征调了冀州魏郡、兖州东郡和陈留的粮仓储备。虽是水运居多,路途损耗依旧不可胜计。”

“不过若伐辽东,从冀州向北面运粮,以冀州一州之力就已足够。”

“攻辽东的粮草后勤,并不会对西面、东南两侧产生影响。”

曹睿点头:“枢密院算过了?”

司马懿接话道:“禀陛下,枢密院与民部、大司农一同测算过了,冀州所产粮秣已然足用。可供五万大军支用一年。”

曹睿道:“武帝当年在邺城建立魏国,应该也是有感于河北富饶。”

“粮草无忧,那么兵力呢?你们又是怎么议论的?”

满宠微微拱手:“回禀陛下,如今大魏各处唯有河北征兵最少、耗费也是最少。”

“偌大一个河北,大魏兵力只有两万。而这般富余下来的民力,应是可以重新征兵的。”

“征兵?”曹睿皱起眉头来:“怎么征?”

满宠拱手道:“中军出骑,河北出步!冀州户口最多,至少可以征发步卒一万!”

曹睿略微思考了几瞬,当即笑道:“你们还真是给朕出了个好主意!不过仓促成军的步卒,能征辽东吗?”

满宠道:“若是其他地方的步卒定然不妥,可河北还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