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96章 心念邺城(1 / 2)三国:我不是曹睿首页

就在曹睿与四名阁臣商议之时,今日当值的散骑侍郎和逌从外轻声走入。

按照皇帝此前和他们四人的说法,凡是六部、九卿、将军及以上的官员请求陛见,必须即刻通禀。

西阁东阁的四人官体得当,即使听到后面有脚步声,都没有丝毫斜视。

和逌施了一礼:“启禀陛下,武卫将军许褚正在宫外候着,请见陛下。”

许褚?

满宠微微皱眉。

大军再有几日就要出行了,许褚这时不应在武卫军中、忙着出征开拔之事吗?如何入了宫?

按照太和元年定下的制度,朝廷三公以下,六部尚书、九卿、诸刺史,以及中军偏将军以上之人,均可请求直接面见皇帝,列侯亦可。

以示言路畅通无阻,君臣互信而不生疑。

曹睿冲着和逌点头示意:“好,你去传许将军进来吧。”

和逌领命而去。

眼看书房内的四人注视着自己,曹睿笑道:“朕也不知许褚有何事找朕。不过正好你们都在,且听许褚如何说吧。”

片刻后,许褚走外缓步走进书房,躬身行了一礼,弯腰幅度之深可谓标准至极。

曹睿点头:“许将军今日有何事要与朕言?”

许褚沉默几瞬,拱手道:“禀陛下,如今已近年关,枢密院令武卫军数日后开拔。”

“臣当然愿意继续带兵、继续为陛下、为大魏效力。可进了冬季以来,臣的精力也渐渐不支,早年战场上受伤的肩膀、手臂,今年疼痛格外难忍。”

说着说着,许褚长叹一声:“陛下,臣已老病,不堪朝廷驱使了。若臣忍着此事不上禀陛下,倘使哪一日臣真倒在了行军途中,那就是给朝廷添乱了。”

曹睿微微摇头,指着满宠身侧的位子说道:“许将军先入坐吧,与朕慢慢说。”

许褚虽然是来辞官的,言语依旧如同昔日一般利落:“臣遵旨。”

待许褚坐定之后,曹睿轻声问道:“许将军今日辞任的想法,是自己想出来的,还是有人教你如此的?”

许褚愣了一下,随后从实说道:“陛下,臣月初领命之后,心中一直纠结难定。眼看出兵日期临近,臣昨日去枢密院与王右监说了此事。”

王右监,王昶王文舒?

曹睿目视许褚,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许褚左右看了一眼阁臣们,继续陈述道:“王右监听臣言后,建议臣自来请辞,免得耽误大魏军国重事。”

曹睿微微摇头:“这是王昶原话吗?朕不信他会如此冷漠。”

许褚尴尬一笑:“让臣请辞确是王右监说的,不过他的原话是让臣知进退而晓祸福,效力魏室三十余年,莫要临末生事、留下个不好的结果。现在荣休,反倒能安度晚年。”

曹睿哑然失笑:“王昶还真是这般直率。”

“许将军,卿既然要辞官养老,武卫军谁可继之?不妨向朕推荐一番。”

许褚摇了摇头:“陛下,臣既然要退,就万万再没有管事的道理。武卫军随臣日久,可臣心里分明。”

“朝廷愿意用谁,都不是臣能插嘴的,恕臣不能答陛下的话。”

曹睿叹道:“每每有老臣辞任,朕心中的确不忍。”

“历来臣子老病,武帝也好先帝也罢,从无吝啬官职封赏的。许将军乃是大魏虎侯,今日辞官休养,朕再为你加封百户封邑。”

“你长子许仪今年三十有二,在中军十年,也只做到了千石司马。朕现在擢升他为两千石校尉。”

许褚从座位上起身拜谢,发冠里白的发丝清晰可见,声音带着一种说不出的颤抖和感慨:“陛下隆恩,臣实在感怀于心。臣不能侍奉陛下,就让臣子继续在中军侍奉陛下吧。”

“臣实在……”

许褚乃是世之虎将,虽然年老,曹睿还是不愿见他如此神态:“许将军稍后再谢朕,朕还没说完。”

许褚抬头看向皇帝。

曹睿道:“许将军与朕乃是同县的乡人,愿在洛阳养老、还是愿回谯县?你只管选一地,朕来为你置办房屋田产!”

许褚感慨的说道:“臣随武帝征战二十余年,哪里还能回得去谯县呢?臣的亲族都在邺城,当年随臣一并投奔太祖的宗族子弟们,大半也都葬在了邺城。”

“若陛下悯臣,还望陛下准臣在邺城终老。”

曹睿点了点头,似乎并不意外:“邺城吗?”

“许将军且放心,朕会派人安排的。再过几日就是月底前的饮宴了,待朕前往许昌后,你也同时去邺城吧。”

“许将军虽辞官,但武卫之名伴随了你大半生,将军号就留着吧。若邺城有事,随时可以向朕上书。”

“知晓了吗?”

许褚点了点头,言语中似有些未尽的悲戚之意,但还是振作精神,告辞后离去。

看着许褚略显萧瑟迈步而出的身影,曹睿感慨道:“岁月最不饶人,诸卿,每到这种别离之时,你们都是怎么想的?”

满宠第一个出言道:“陛下无需感伤,聚散离合本是世间常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