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91章 敕封皇子(1 / 2)三国:我不是曹睿首页

曹睿微微颔首:“白马王彪,兴平二年生,建安二十一年封寿春侯,黄初二年封汝阳公,七年徙封白马。”

“既然武帝早年以寿春封你,那你就去寿春任一校尉吧,归属镇东将军曹泰麾下。”

“你可愿往?”

曹彪连连叩首:“臣愿往,只要能为大魏做事,臣都愿往!”

曹睿笑着摇了摇头:“白马王快起来吧,若有他人看到此景,恐怕要说朕苛待宗室了。”

“臣不敢,多谢陛下圣恩!”

曹彪起身直起腰后,脸上依然能看到压抑不住的兴奋神色。

“好,下一人。”曹睿沉声说道。

曹宇出列行礼,口称自己想如寻常士人一般,在洛中有个官职就好,别无他求。

曹宇与曹睿年纪相仿,少年时便互相熟悉。这层关系没想到在十余年后用上了。

曹睿道:“单父王既然想如士人一般做官,那你就去尚书台为郎吧。不过具体要做什么,还是要听左仆射的安排。”

“知晓了吗?”

曹宇拜谢道:“臣此前从未想过能入尚书台任职,臣定当尽智竭力、忠于值守,以报陛下天恩。”

曹睿看着曹宇,轻轻点头示意。

有了曹植、曹彪、曹宇三人珠玉在前,剩余几人也更加敢说话了起来,曹睿也是一一给与满足。

濮阳王曹衮去了崇文观治学。

巨鹿王曹干年少,在洛中赏赐宅院,数年后再入太学。

而鄄城王曹林、襄邑王曹峻、寿张王曹徽三人却纷纷表示不求官职,只求安稳的享受天家富贵。

曹睿很能理解他们的感受。

被禁锢在封地中近十年,厌倦了为官、舍去了对朝堂的所有幻想。凭借着自己曹操之子的身份,享受些富贵又何妨呢?

作为宗室,求富贵安稳可以。区区一县之地封王,以大魏之广阔并无大碍。

可日后却别想再度加封、或者更进一步了。

曹睿云淡风轻的说道:“既是朕的亲族,享受富贵也是正理。”

“监国谒者、防辅吏乃是先帝所设,朕欲废除此制。你们三人回到封地后,在国相的协助下各自治理本县,朕不会派人加以约束。”

曹林等人正要拜谢,却被曹睿拦住了:“稍待,朕还没说完。”

曹睿继续道:“既然大魏以一县之地册封你们为王,若你们治理封地还赶不上寻常县令。不用朕,兖州刺史孙资就能定你们的罪。”

“你们可愿?”

曹睿方才之语说得明白。

朕撤了你们的监视,看在武帝血脉的份上给你们自由、给你们富贵。若自己封地治理不好,等待的就是削减封邑和夺爵。

可谁会以为自己连一县之地都治理不好呢?

曹林、曹峻、曹徽三人纷纷拜谢。

……

洛阳乃是全天下消息最灵通之地,皇帝解了近支宗亲的禁锢、纷纷任以实职。

这一消息迅速传遍了洛阳。

曹衮本人都到崇文观上任了,曹彪去了枢密院、曹宇去了尚书台,这些都是在大庭广众下发生了的事情。

皇帝根本没有半点要遮掩的意思。

翌日上午,曹睿召西阁、东阁到书房议事。

曹睿轻声说道:“昨日朕封诸侯王之事,诸卿都听说了吗?”

四人纷纷点头。

曹睿道:“除去雍丘王的七人里面,只有三人愿做官为大魏效力,朕已经知足了。”

“这三人的才能品行,朕一时间也摸不透,只能边让他们做事、边观察其人了。”

司马懿拱手道:“陛下圣明。这三位诸侯王此前几乎都未出仕,才能品行只能日久观察。校尉、尚书郎这类官职,不低不高,现在安排他们也正合适。”

曹睿点头:“是啊。朕给他们都寻了位置,朕的两个儿子是不是也该敕封呢?”

董昭沉默几瞬,出言道:“禀陛下,皇子年幼封王,在后汉时先例并不多。”

“若皇子年纪渐长,臣担忧或许会令皇子们产生争权的念头。”

曹睿摇头:“争权归争权,生在天家、哪能对皇位没有欲望呢?难道都不封王,就不争了吗?”

董昭道:“陛下圣明。”

这事本来就没有什么值得讨论的余地。

武帝诸子能封王,文帝诸子能封王,到了当今陛下就要卡年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