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远 山,呼唤 第一章 卷二(1 / 2)远山,呼唤首页

九年后,之琴已是三个孩子的母亲了,整个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从新中国建立以来,老百姓都过上了好日子,从解放初的土地改革,三反五反到成立人们公社,然后便是一九五八年大跃进大炼钢铁,社会主义的建设步伐在不断前进。之琴早已融入到社会主义建设的革命洪流中去了,现在她已经是安明市总矿医院妇产科主任了,年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

一九五八年九月,她和多位同志到BJ参加医务界先进工作者群英会,在BJ,参观了人民英雄纪念碑,游览了颐和园和故宫,还参观了BJ医学院。

在大会上又见到了林巧稚老师,并聆听了她的发言,这对之琴很是鼓舞,作为医生不仅要医好病人,更要有优秀的品格与正直的良知,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在回安明前,之琴特意去看望黄大爷全家。

望着眼前的之琴,大家几乎没认出来,一晃快十年了,本是瓜子脸的她,现在成了圆脸蛋儿了,满头卷发,双眼神采奕奕,比以前还年轻了,全家都为她高兴,望着黄大爷满头白发,之琴很是感激地说道:“多亏黄大爷帮我,救了我。”“现在你还想钟麟吗?”黄大娘问,“我现在忙得把他都给忘了。”全家都笑了。

一九六零年十月中旬,已是深秋了。一天早晨,月明星稀,天还没亮,周之琴和杨松朋早已起来,把三个孩子叫醒,都穿好衣服,全家简单的吃了点早饭,看着放在地板上的几个背包,里面放着暖壶,饭盒和杯碗等怕碎之物,以及简单的行囊,之琴的双眼湿润了,她环视着这个住了十年的楼房居室,几分钟后就要永远地离开这里了,不觉泪珠掉下。

“人呐,三穷三富过到老,什么时代都如此啊!”保姆吴大姐话还没说完,门外响起了汽车喇叭声,“车来了!”杨松朋推开房门走了出去,随后和一个人又推门进来,“车到了,都上车吧。”

大家拎起大大小小的背包走出了屋,向一个大客车走去,保姆吴大姐也帮着拎包往车上递,之琴握着她的双手:“吴大姐,谢谢你这几年为我们操劳,太感谢你了,再见吧!”

“再见了,周大夫!”

“吴阿姨再见!”孩子们上车前,向她挥手告别。此时,天刚刚露出鱼肚白,车开动了,吴大姐一个人站在楼前,和大家挥手告别。

火车向东行进,越过城市越过乡村,越走山越多,不断地行驶在大山之中,孩子们从未坐过火车,感到非常好奇,特别是大山,他们第一次看见,乐得手舞足蹈,争先恐后地指指点点,有羊群在山上吃草,还有红得像火一样的树。

整个车厢里,是一家一家的,都是从城里下放到农村的,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几个小时后,火车在一个叫“拉木屯”的火车站停下了。这些人全都下了车,拿着各自的背包物件,来到一个很大的汽车站,这里贴着号码的大卡车一字排开,杨松朋很快就找到了9号车,之琴带着孩子们拎着兜,背着包,也都来到了车旁。陆续地,各家各户也都找到了自己的车号,每一个卡车都有一个带队的人,当大家到齐后,他便喊户主的名字及家属人数,最后告知去往地点。9号车一共坐了三家,11个小孩,八个大人,外加所带物品,满满一车。杂乱的汽车站,全都是人,老老少少,嘈杂声一片。汽车终于开动了,孩子们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大卡车在崎岖的山路上东行,蜿蜒的盘山道,九曲回环,刚才路过的一个山头,此时好像又开回原处,原来到此拐个弯儿,向下一个坡开去,无数个“之”字形,如此往复好多次,有时路过陡坡时,大家都吓出一身冷汗,往下一看简直是百丈深渊。大人们虽不相识,但都在交谈着,其中一位叔叔说:“这段路叫‘吊死鬼儿’,只要车摔下去,人没有活的。”

那天,好在晴空万里,天空湛蓝,满山遍野是秋高气爽,山连着山,深绿色的松林泛着黄,其间,有火一般红的枫树点缀其中,远远望去,色彩斑斓,好一派风景独好!过了“吊死鬼”的盘山道,山路渐渐平坦起来,随着汽车持续不断地嗡嗡声,车上的人东倒西歪,孩子们有的睡着了。

五小时后,9号卡车停在了目的地--奇宁镇,大人小孩拖着僵硬的身子,爬下了车,稍事休息,去趟厕所,然后便奔赴最终目的地—莫家。

这时,每个家庭配一挂牛车,车伙操一口当地的音调说着话,并帮着把事先拉到此处的大块行李包扔到车上,又把大家随身带的小物件也扔上去,然后几个孩子先上车坐好,之琴和杨松朋也找好位置坐好,最后车伙才跳上车,一声“驾!”老牛的耳朵动了动,随着身上的一鞭子,老牛开步了,车轱辘“嘎吱嘎吱”地响起来,三挂牛车慢腾腾地出了奇宁镇。此时已是午后四点多钟了,夕阳西下了。

出了镇西头不远,就看见了一座灰色的木桥。牛车慢腾腾地朝桥上走去,“这木桥太旧了。”“嗯,有几十年了,还是日本人修的,几年就得修补一回。”“这条河可不小。”“这是咱们这最大的一条河,叫苏凌河,从东一直向西流。”说话的功夫,几个车已过了桥向东折去,顺着山根下的一条大道一直往前,顺着山的尽头往南拐去。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天渐渐黑了下来,拐过一个山头又一个山头,天越来越黑,不知已过了多少个山头,大家感觉越来越冷,好在都窝在杂物和背包中间。“大哥,还有多远能到?”杨松朋问了一句车伙,“还有一半不到吧,早呢!”大家的心里都没底,这深秋夜半的,几个牛车慢腾腾地蠕行着,伸手不见五指。

大山里出奇地静,从未有过的寂静,偶尔传来一声鸟叫,给这死寂的夜空带来一丝活气。之琴怀里抱着5岁的小女儿,孩子们在颠簸中早就睡着了,可她却没有一丝困意,她想着这一天的事。黎明时告别了老宅,坐上火车,又坐上卡车,在大山中行进一天,现在又坐牛车走夜路,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这么紧张地赶路。不知又走了多长时间,老二杨策醒了,叫道:“我看到星星了,妈妈,我在星星下睡觉了。”

“啊,睡吧,还没到呢,快了。”

又是一阵寂静,偶尔的“咯吱”声在空中回荡。大家隐约能望见高高低低的黑色山峦,几挂牛车颠簸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时而传来几声鞭响······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一声狗叫传来,划破了夜空,“这回到了!”车伙大声说着。之琴看了一下表,已快9点了。

牛车向村子中挺进,路两旁是低矮的房屋,偶尔有灯光闪着,在街边的一个房前,几个车停住了,人们隐约看见有几个人影站在路边,几个车伙跳了下来,其中一个大声问道:“刘书记,这三户都分谁家了?”

“把灯点上,我看一下单上的名字。”其中一人进屋里,提着一个马灯出来了,刘书记掏出一张纸展开,拿到灯边看了看,叫道:“李全胜五口人去老井家西屋,杨松朋五口,去老叶家北炕,宫福家九口人,去赵永才家东大炕。”

说完后几个大人又各自坐到车上,杨松朋全家急里拐弯儿的又走了几分钟,来到一个房前,“叶大哥,人来了,开门!”车伙大声叫道,不一会儿窗户里亮了,有个人影出来,拉开了大门,牛车进了院里,车上的人全都下来了。

房主和杨松朋寒暄了几句,然后就开始往屋里搬行李,就着昏暗的煤油灯,隐约看见一铺大炕,房主的家人也都起来了,没一会儿,东西全搬到大炕上,堆满半个炕,直到此时,之琴和孩子才算到了家。

经过了一天的颠簸,大家又乏又累,又渴又饿,杨松朋说道:“咱们真是饿了,有什么可吃的?”房主说:“大队食堂给你们留饭了,我这就给你们打去。”“那我也去吧?”“不用不用,一会儿就回来了。”说着,他拎起一个小木桶就出了屋。此时,两家人虽面面相觑,但也互问了年龄和子女几个,初识后显得熟悉和自然了,时间不长,房主回来了,拎进来半桶稀糊涂。并说其他两家也都领去了,趁热叫大家喝点儿。

这时,之琴把装着餐具的背兜拿过来,取出一个勺子,然后又拿出几个搪瓷碗,去厨房用水涮涮,然后把三个碗打上,送给三个孩子先喝,“是高粱面糊涂,你们可能没吃惯,现在就这个饭,今年是挨饿年头,涨大水,粮食没收多少,大伙都是这么饿着,能喝上这个就不错了,你们城里人可能不知道挨饿,我们乡下人是饿得厉害,哪也没粮食。”“城里也挨饿,也是吃不饱,定量供给。”

等孩子们吃完,杨松朋和之琴两人把桶底盛个干净,吃个甜嘴巴舌,不知饱不饱,之琴把桶拿到厨房刷净放好。最后全家人脱鞋上炕,东倒西歪地和衣而睡。

这一天对他们来说是终生难忘的。

第二天醒来,天早已大亮了,他们睁开双眼,望见的是房梁,椽子和檩子有序地搭着,里边还有密密麻麻的一层秫秸,这些都已被烟熏得发黑了,四面是黄土墙,孩子们睁大双眼,诧异地看着。“都醒了就下地吧。”杨松朋看着孩子们说道,全家人都来到了屋外。

“哪有厕所?”

“在大门边儿。”几个人奔那而去。“这山真高。”杨策仰脸往山上看着,姐弟两个东瞅西望,指指点点,房子是草盖,院子四周全是木栅栏,还有一个柴火垛,比房子还高。全家人第一次来到这深山的乡下,对什么都好奇,“你看这有一个小楼。”说着杨策就爬上了边上立着的小梯子。“人家不会让上的。”杨迈说。杨松朋也好奇,这是装什么的?这时房主从外面回来,看大家都望着这个小楼,便告诉大家,“这是苞米仓子,装粮食的,今年欠收,没几棒,所以从底下看不到。”

杨策非要登梯子上去看看,房主笑着说:“这城里孩子,哪见过这玩意儿,上去看看吧。”此时,杨策已爬上梯子顶了,他的小脑瓜已看见里边真有一小堆苞米和几个高粱穗,他回头见爸爸和房主在唠嗑,便一脚迈进了小楼里,小楼的四周都是用荆条编的,又结实又透气,从里边的缝隙能看见外面,他喊道:“爸爸,你看不到我。”说着喊着,便从小门出来了。杨松朋在下边喊他出来吧,下来吧,杨策已踩着小梯子下来了。周之琴此时在屋里给两个女儿洗脸梳头呢。

早饭很快就打来了,是从小队食堂端来的玉米面糊涂,外加半饭盒萝卜丝咸菜,房主家把炕桌放上,四个孩子都十多岁了,围坐好,每人面前一个土大碗,一小盆同样的咸菜,然后就“滋溜滋溜”声此起彼伏,南北炕上,两家人的早餐就这样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