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九章:五行生克,状态转化(1 / 2)古代思想漫游记首页

刚才,我们从五行真正最原始的面貌,来解释原始含义。现在大家都知道,五行是五种运行状态。整个所谓的五行生克都是一场场状态转化的动画,且和农耕文明息息相关。

所谓生,并不是妈妈生出孩子那种“生”,生是扶持,就像车轮对于马车本身来讲,从跑起来的目的来看,就是生,是一种状态扶持另一种状态。

木行状态引发了火行状态,也就是曲直状态引发了炎上状态,意思是说植物一旦有了欣欣向上,长高长直的状态就很容易让上天之力也就是雷电在它上面引发一个炎上状态,这个状态温暖烫手、不可触摸、光明向上。

炎上状态能让土壤有肥力,引发稼穑状态,在原始农业时期,刀根火种把土地烧一遍,再播种子是重要步骤,为土壤增加的肥力。现在都有老话流传,叫火不烧山地不肥,这样直接促进了土壤肥力保障的农耕。

土生金,土曰稼穑,不仅代表土壤,还代表农耕活动,如果没有从事这项伟大的劳动,祖先们几乎不会和其他动物们区别开来,人类之所以区别开其他的动物,里面关键之一就是会制造工具。最开始,

不管是取材于石头还是木头,祖先们都能够意识到从革的重要性,也就是依照自己的需求进行改造工具,所以农耕直接引发启迪了从革技能,不农耕无从革,无土不金,

这才是后来所谓的土生金最原始的文化烙印。

润下状态是滋养土地山川河流的这个状态,从革状态是有个东西、有个事物能依照需求来改变自身的形状、形态,水之所以能有润下状态是因为水拥有了从革这个超能力,从革状态是润下状态的基础保障,换句话说就是,无论是河水、雨滴、瀑布等,水都能够依照需要去改变自己的形状,才能融入土壤、河流、山川,滋润万物;如果水是顽固不化的,一坨坨固体形状不变,那如何能融入土壤、河流如何行使润下状态呢?金生水的底层逻辑就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