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 我是半个逆贼?(2 / 2)三国:蜀汉一统指南首页

“木牛流马。”

诸葛亮瞬间明白了:“木牛流马,正在由工匠生产。”

刘禅只好转移话题,他观诸葛亮神情,哪怕没有四轮车,就握白羽扇,也比想象中的军师更加神秘睿智。

因为急需了解当下情况,他没有逗留,直接告别了丞相。

……

回到宫后,拿出了阿斗留给他的唯一物品。

能被阿斗一直带在身上的东西,肯定非常重要。

打开一看,居然是出师表。

上面的字体每一笔、每一划都仿佛蕴含着丰沛的力量与坚定的意志。

起笔逆锋,入简后衄挫缓行,透出一种难以言说的坚韧与执着,转折处笔锋顿挫,既显露出书法的规矩与严谨。

把智慧、忠诚、责任、毅力、教导、鼓励、用人策略等体现得淋漓尽致。

出师表更能证明,诸葛亮治国能力,不亚于军事。

而竹简被阿斗翻得光滑无比,甚至都快散架了。

可见阿斗对出师表的信任与依赖,难怪世人说阿斗只看出师表,也只遵出师表。

根据历史记载,阿斗活了64岁,如果像阿斗一样,遵循出师表,能活到寿终正寝,只是最后八年要在曹魏苟活,供人寻乐。

前提是历史的轨迹不发生变化。

如果时间不紧,依靠现代知识,固守一方,当一个土皇帝,应该没问题。

就是丞相对北伐太固执了,这就有点头疼了。

他收起出师表,想要更快地了解现状,必须看大量的奏折。

奏折看得越多,越惊叹丞相的治国之才。

丞相采用经济霸权,把四钱铸成一钱,称为值百钱,瞬间翻了二十五倍。

曹魏,孙吴也不傻,肯定不会用丞相的四钱当值百钱来资敌。

丞相也深知这个道理,他在奏折中提到:

“今民贫国虚,决敌之资,惟仰锦耳。”

通过这句话,可以看出丞相对蜀锦的重视。

于是开始深谋布局,把值百钱和蜀锦绑在了一起。

就如同刚开始的美元绑石油。

为了垄断丝绸,实行官府管理,还设有锦官,纺织工人更是高达七万有余。

蜀汉大力推广种植桑树,不光百姓、商人种植,丞相也带头种了八百棵。

不负她所望,最终纺织出了较好的蜀锦,深受权贵世家和百姓喜爱,因此值百钱得以发挥作用。

因为通过值百钱购买,可以获得优惠,为了省钱大家不得不使用值百钱。

从而逼得曹魏、孙吴,也跟着使用值百钱。

这也是一洲抗衡九洲的重要原因之一。

也是支持北伐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

不过想要完全垄断,还是不行,因为曹魏和孙吴,同样大力扶持丝绸,三国只能说势均力敌。

看完了近几年的重要奏折之后,他发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所有奏折,全是丞相批注过的,阿斗只管盖印发行就好。

可想而知,丞相在蜀国的工作量。

最近的奏折,落款日期为:建兴九年(231年)七月。

也就是说自己现在24岁,也是四次北伐刚结束,正是国库空虚之时,粮草也大量不足。

百姓更是食不果腹,别说百姓了,就连官员的俸禄,到现在还没有着落,搞不好会出现动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