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表也看出曹操对自己有野心,于是主动联系张绣,提出让西凉军屯驻宛城,并且供给粮食,双方一拍即合,成立抵抗曹操的联军。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正月,曹操率军攻打宛城。
“北地枪王”张绣居然投降了。
曹操也没有想到张绣投降的如此干脆利落,兵不血刃占了宛城,大喜过望。
如果张绣拼死一搏,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事实上投降曹操并不是张绣的本意,作为一员猛将,张绣本不屑于投降,可是手下谋士贾诩的一番话,让他下定了投奔曹操的决心。
“刘景升表面宽和,内心却嫉才妒能,他让将军驻守宛城是利用将军,一旦将军与曹操两败俱伤,刘表必定会背刺将军,到那时将军将死无葬身之地。”
”曹操虽然名声扫地,但道德取决于实力、能力而非唇舌。曹操实力、能力都出类拔萃,才是真正有道德之人!“
张绣正秣兵历马,准备与所谓曹贼决一死战,听到贾诩这么说,顿觉有理。
“我和刘表刚刚殊死决战,虽然现在依附于他,但他内心岂能对我放心!”
张绣内心翻江倒海,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前面有曹操的数万大军虎视眈眈,后面刘表伺机而动,这仗如何打?
就在张绣头大的时候,曹操内心也忐忑不安。
自从迎立献帝刘协之后,曹操已经成为众诸侯的眼中钉肉中刺,就连袁绍也开始防备自己,翻脸是迟早的事。
虽然曹操此时和袁绍还是名义上的联军,但曹操势力日益壮大,已经可以自立门户,袁绍岂能放手让曹操势力野蛮生长,威胁到自己的安全?
曹操深知此战乃立国之战,若胜,则许都作为国都众人心服口服,若败,则许都必将四面楚歌,失守是迟早的事。
没想到贾诩鄙视刘表,却对曹操赞不绝口,称曹操为当世唯一大英雄,一统天下非曹莫属。
贾诩认定曹操必定会重用张绣,绝不会像刘表一样表里不一,与其成为夹心饼干,不如弃暗投明。
在贾诩的一再鼓动下,张绣连夜高举白旗在淯水边(今河南白河)率众投降。
贾诩精通兵法,著有《钞孙子兵法》一卷,并为《吴起兵法》校注,堪称顶尖兵法家,因此张绣对他言听计从。
贾诩此刻的心思其实和陈宫一样,都是希望能辅佐一个听话的神将好大展拳脚,实现青史留名的理想。
因为贾诩的巧妙安排,张绣就像个优秀的刀尖上的舞者,没有如吕布一样被曹操杀掉,反而和曹操成为儿女亲家,最后也是因病而死,算是得以善终。
事实上曹操也因为贾诩,才获得后来的官渡之战的胜利。
官渡之战前,袁绍原本想和张绣联合,如果不是贾诩阻止,曹操根本不是袁绍和张绣联军的对手。
在实力上,一个袁绍就可以轻而易举碾碎曹操,何况加上拥有虎狼之师的张绣。
贾诩虽然是三国第一毒士,但也最擅长明哲保身,张绣有他辅佐,算是一大幸运。
可惜后来曹操和曹丕在关键时刻没有听从贾诩的意见,导致大败亏输。
“吾儿子桓,看好了,对待敌人一定要宽容,才会有源源不断的人才归顺!”
“听到了父亲大人!”
年仅十岁的曹丕此次随父曹操出征宛城,正骑在马上张弓搭箭,一边回答他父亲曹操的叮嘱,一边准确射中远处的稻草人。
“曹操啊曹操!你居然挟天子以令诸侯,这让我如何是好!”,
自从曹操迎立献帝刘协之后,曹操一统天下的志向暴露无遗,也因此成为众矢之的。
袁绍也整日愁眉不展,一日三叹。
“主公,待拿下公孙瓒,我们就必须对曹操下手了,否则必将养虎为患!”
袁绍手下谋士纷纷建言献策,劝袁绍不可偏安一隅,须早下决心。
“公孙瓒与曹操,都是我知音好友,我却要与他们兵戈相向,难道这就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袁绍又是一大口美酒下肚,一步三晃地与乐师们悲唱起他最爱的楚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