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杀北魏、南燕谍子的巷子,扑通一声,最后一名兵家子弟倒在血泊中,接近三十名兵家子弟,无一人生还。
最后死去的那名筑起后期,含怒目视出手的老者,死不瞑目。
老者,一身灰衣,就算杀了十多人,依旧笑容和煦。
北魏、南燕为首谍子上前,言语恭敬。
“鹿先生。”
“势要拦住悬镜司的人。”灰衣老者命令道。
“是!”
州府。
管家守在房间外面,不知晓刺史老爷这个时候为何还不回府。
常有福在桌案前,写着奏折。
不出意外,今夜过后,折子送往京城,他这刺史就能百尺竿头再进一步,不敢说一部尚书,至少一部侍郎是有机会搏一搏的。
“王棠去城西了?”他问道。
外面管家应道:“回老爷,去了。”
“法家那边可有动静?”
“还在观望。”
常有福哼了一声:“姓严的小子,倒是滑头!”
不过法家去不去,他不是很在意,法家并无金丹境,不去画春宫那边,顶多就是逃过一劫,他事后改改折子罢了。
“姓鹿的说的第三名金丹境,哪里去找?”
常有福喃喃,始终不知道纵横家鹿先生怎么凑齐答应画春宫的三名金丹境。
城西,西大仓。
领兵从城防大营赶往画春宫的王棠,被哄抢粮食的百姓挡住去路。
整个被商行租用的西大仓,此刻一片混乱,百姓哄抢粮食,木车、粮袋等等,散乱一地,前后两条街的路都被堵住。
王棠皱起眉头。
城北粮食频频失窃,不少百姓饿死,这件事他不是没有听到,不过这归州府管,他身为都尉,负责维护城中治安,也就没有过问。
这些百姓,看到城防军都不跑,明显是饿急眼了。
“常有福当的什么刺史!”副手骂道。
王棠不语。
州城这样的地方,粮食频频失窃,以至百姓出现饿死情况,常有福这刺史当的确实有问题。
不过他也能理解,近来民女失踪案在襄州多地频发,连京城都尤为重视,迟迟未能破案,常有福及一众州府官员,压力巨大。
“怎么办?大人,抓不抓?”副手问道。
王棠回看一眼队伍,转而说道:“驱赶走,尽量不要伤人,不听劝者,再杀鸡儆猴!”
他本人就贫苦人家出身,边境参加战事,立过功劳,才有如今的都尉之职,对这些百姓,自然没有宋宝山、范无药等人的厌恶。
何况他身后兵卒,不少都与他一样,是寻常百姓的子嗣。
小时候也饿过肚子的王棠,感同身受,自然不愿为难这些百姓。
副手上前,抽刀出鞘,大声高喝。
“尔等深夜哄抢粮食,破坏城中治安,找死不成?!赶紧给老子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