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四章 危机应对(1 / 2)紫玉鼎天首页

听到李鼎的旨意之后,王喜连忙前去书案之上取来了纸笔。

“传朕旨意:第一,立刻宣召北衙禁军大统军凌青云即日起加强紫玉宫中守卫,严密封锁消息,对外只称天子身体偶染小疾,有泄露病情或者传播谣言者,立斩不赦。”

“第二,委托安国公邓德毅代朕急召耿明入京,暂时职任检校皇城十六卫上将军,负责皇城及内城、外城安危,并在耿明入京之日的当天通知相应的内阁朝臣一起进宫面圣。”

自知不久于世的李鼎为了稳妥起见,首先便是要安排自己足够信任和倚仗之人能够在当下这个危急关头控制好小至紫玉宫,大至整个景阳城的防卫工作。

王喜得到了李鼎的这两条训示之后,便是立即安排手下得力宫人前去分别传旨了。

......

凌青云负责统领的北衙禁军,一开始的前身被称为“从龙禁军”。

这批从龙禁军的主体是唐武祖李雄从并州的龙城起兵征战天下时便一直追随左右的首批嫡系部队。因此,不论从感情上,还是从战斗力上,他们都是最具有担任禁军的资格。

李唐皇朝建立之后,李雄在李鼎的建议下实行了一项精兵简政的措施。

于是李雄便决定缩编这批嫡系部队,对于想走的人员则是发足了路费和安家置业的钱财,对于自愿留宿的人员则从中选拔出三万,编入禁军之中,负责紫玉宫城的守卫工作,而且将津水以北的白渠良田分送给他们,作为安身立命的资产。

因为这支军队屯于紫玉宫城北边的玄武门之外,专任宫廷宿卫,又称“北门屯兵”。年代既久,如果年老体弱者不能胜任,可以让他们的子孙后代继承他们的资格,以其弟子补充进入禁军当差,故而,“从龙禁军”又被称为“世袭父子军”。

自李鼎登基以来,李唐皇朝的中央禁卫军逐渐有了南衙和北衙之分。

南衙隶属宰相府,由宰相管辖,分隶十六卫,主要是作帝都景阳的巡逻警卫、朝会时的仪仗护卫以及负责皇城、内城和外城各级官署的戍守工作。

十六卫,分别为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左右领军卫、左右金吾卫、左右监门卫和左右千牛卫。

这十六卫中,除了左右监门卫和左右千牛卫仅担任诸门禁卫和皇帝的贴身侍从、仪卫外,其余十二卫还遥领天下六百多个折冲军府,每卫统领五十个左右的军府。

北衙的从龙禁军设置有羽林、龙武、神武、神策四军,由皇帝直辖,主要负责紫玉宫城的防卫工作。

将帝都景阳城的禁卫军划分南北而治,此举意在“文武区别、更相检伺。”因宰相办公处设在皇宫南面,故称南衙;由于从龙禁军的总部设在皇宫北面,故称北衙。

......

自从李鼎被先帝李雄收养为义子之后,凌青云便是一直作为李鼎的侍卫队长,和王喜一样,近三十年来一直在李鼎跟前鞍前马后的服侍着,两人向来被视为李鼎的左膀右臂。

当李雄在并州站稳脚跟之后,曾派遣年仅十五岁的李鼎以正六品上的昭武校尉身份随同从二品的镇军大将军李哲、正三品下怀化将军萧诚以及从三品上的云麾将军邓德毅等西进挺进关中之地,所到之处无不望风归降。关中平定之后,李鼎因功被李雄任命为了从四品上的宣威将军,彼时的凌青云还只是一个从六品下的归德司阶。

承平初年,李鼎在从龙禁军之中精选擅长骑射者白人,分作两队于北门执勤,赐名为“百骑”,作为皇帝出猎时的跟随警卫,凌青云便以从六品上的“百骑尉”统领最初阶段的北衙禁军。

承平二年,李鼎又增置左右屯营于玄武门,人数约莫五百人之数,号称“飞骑”,凌青云平升为正六品下的“飞骑尉”。

承平五年,在左右屯营的基础上,又增选府兵中的越骑、步骑扩充为左、右羽林军,合计八百人。凌青云升为从五品下的羽林中郎将。

承平八年,李鼎将“百骑”扩充编制为“千骑”。凌青云升为从五品上的骑都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