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没多远,小胖子赵长林骑着一台摩托赶过来。
“师傅,拍红石屯的小学,你去不?”
镇里都被抽奖吸引了,他还真拍不到什么素材,想着不如跟小胖一起去碰碰运气。
红石屯就在西柳河的上游,离着镇子七八里路,藏在一处大山沟子里,只有三四十户人家。
因为离附近的中心小学太远,村子里迫不得已办了一所只有两个年级的村小,规模只有十几个学生。
校舍是生产队腾出来的一处泥草房,两间教室,每间不过三十七八个平方。
七月份,孩子们都已经放了假,屋子里只有破烂的书桌跟一块水泥抹的黑板。
窗户很小,像牲口棚子那种,只有不到两个平方。
即便是晴天,屋里还是很暗,不待久一点,北侧那边根本看不清东西。
陪同参观的村长战战兢兢的,毕竟赵长林拿着镇长手写的便条,盖着镇公所的红印。
“是要取缔了么,俺们不求给啥拨款,只要让孩子们能继续在家上学就行。去中心小学五六里路呢,还要过一条小河,就让孩子们大一点再去吧,否则很多家长就不叫孩子念书了。”
林飞拍了两张空镜,实在是没啥意思。
村长还误会了,他们俩赶紧解释,自己是来捐助的,不是公所的考察人员。
“中心小学规矩严,七点钟到校,冬天天不亮孩子就得起早。夏天也不行,隔着一条小河,总爱涨水。”
即便俩人再三申明,村长还是不停诉说着他的难处,希望他们能给镇上反映一下心声。
学校的院子挺大,有个一亩多地,靠南边还种着一点菜地。
“这是孩子们自己种的,学校不是有个厕所么,弄成肥料了,也省的谁家惦记。”
越看越难受,这村里的办学条件,还赶不上老电影里的几十年前呢。
“能不能把孩子们都叫回来学校,我们拍张照,顺便问问大家都缺点啥。”
村长满口答应,一边说中午安排去他家吃饭,一边在路上碰见了人就招呼大家去叫孩子。
林飞瞅了瞅村里,居然连电线杆都没有,怪不得这个村长不去播送通知。
半个多小时之后,孩子们陆陆续续来了。
也不知是故意打扮的,还是就本来这样。小孩们身上的衣服都破破烂烂,补丁摞着补丁,有的甚至连鞋子也是破了好几个洞。
估计头发都是家里给剪的,不论男女,一律乱糟糟,比乞丐强不了多少。
村长组织大家汇聚到一个教室里坐好,掏出书本假装上课。
赵长林一个二代,看着这个场面,愣是心疼的眼泪挂满了眼圈。
他吃着供应粮,穿着新衣服,上着子弟小学,还能读书看报听广播。长大了虽然没念上大学,但父亲给安排的工作也算是体面。
没想到,就在他身边,世界上还有这么贫穷的地方。
这些人不但吃不好,穿不好,连最基础的读书认字都实现不了。
一个班级,居然连一本教材都没有,全靠老师写板书。
捐!必须捐!哪怕是就他一个人,也要让这个村里的小孩多几本教科书,多几支铅笔用。
躲到一边,小胖激动的抓住林飞的衣服。“师傅,咱真的捐么,这些孩子太苦了!”
“嗐...”,林飞长叹一口气,这个场面他也是没想到啊。
在二十一世纪,这一切已经成为了历史。那时候讲的是教育公平,连偏远山区,也实现了远程教学。
别说书桌、教科书这些,村村通网都实现了,他是真没想到原来先辈们曾经经历过这样的艰苦。
“你想过没有,咱们能捐多少,捐了一次之后,能管多久。一次心血来潮之后,真正能带来什么改变?”
“我不管,我也不想知道。师傅,哪怕就一次呢,让我的良心好受一点就行。”
“让我想一想,如果要是让你长期做这件事儿,你愿不愿意干?”
小胖子想都没想,肯定的点了点头。
“回去找崔主任,咱们给他上一篇稿子。看看能不能成立个办公室,做个专门作捐助的小组。”
小胖有点懵,师傅这发散的太快了,一步跟不上,怎么就聊到日报去了。
“好了,别愣着,该拍照了。这一回,我就给你示范一下,什么叫做图片的力量。你不是想拍人文摄影么,这就是你今天的第一课”
“拍什么,合影么?”
“不,拍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