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弱国外交(1 / 1)大宋词引首页

李煜从一继位开始就定下了对于宋朝的恪守臣道以求偏安于江南的国策,在李煜这个只痴醉于诗词的皇帝心中,虽然从父亲手中接过的这个南唐江山,他决不能拱手送人,但是他却从未想过以武力来摆脱屈辱的附属国地位,国家的独立与否,本来就不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他要的只是保住他的祖业,而不是奋起反抗征求天下,所以面对大宋王朝的一再威逼,李煜确实一再卑躬屈膝率表修贡献出大笔的孝敬,期望能以此息事宁人,苟且偷生,但欲图霸业的宋太祖赵匡胤又怎会就此把手。

为了让赵匡胤放心,李煜不但在经济上不断地送钱送物,花钱买平安的公关策略之外,在自身的政治待遇上他也接受了比他父亲低一级的标准,李璟虽然削去帝号,但他在各种政治礼仪方面还是保持了一个皇帝的待遇,

到了李煜就不同了,《宋史》上面记载了这么一句话“太祖诏答焉,自景画江内附,周世宗贻书于景,始下诏而不名”李璟虽然像周世宗俯首称臣,但周世宗对于李璟还算客气,给他的各种指示都是用书信来传达,起码在表面上维持了双方一个平等的地位,到了李煜赵匡胤给他的指示便变成了“诏书”诏书是皇帝给臣下的指示,表示必须完成,这就在表面上,都明确了等级关系,不过赵匡胤依旧也给了李煜一块“遮羞布”那就是上面提到的“不明”在诏书上不直接称呼李煜的名字,这是古代皇帝对于下属大臣表示尊重的一种做法。

据说在南北朝时代的梁武帝,他在一次招待酒会上,他跟他的吏部尚书蔡撙打招呼,他直接叫名字,蔡撙却假装听不见,知道以官职为称呼,蔡撙才站起身答话,还很严肃的对皇帝说“我是有职位的人,陛下不应该对我直呼其名”放在这里赵匡胤给李煜这个“诏书不名的待遇”就好像是先打了一巴掌,然后再给一个甜枣。

李煜是一个很聪明的人,而南唐也是国力日渐衰弱,根本不敢对赵匡胤起别的心思,不但不敢有别的心思他还积极地配合赵匡胤,每次会见宋朝派来的代表,他都要提前脱掉天子才能穿的黄袍,改穿紫袍。

古时候在皇宫的正中央的屋脊两头都各装有一个叫“鸱吻”的东西,是用陶瓷制成的,往上翘的鱼尾巴一样的东西,它据说是海底的一种生物,能够喷浪、降雨,因为汉代的宫殿常常遭受火灾所以就有人告诉汉武帝如果在宫殿的两头都装上鸱吻就能够防火免灾保证社稷的安宁。

汉武帝信以为真,照此做了,抛开效果怎么样不谈,单凭汉武帝声名在外后世的皇帝有崇拜心理于是看样学样,就把这一套装饰保留了下来,到最后成为了表示帝王威严的一种象征,所以南唐的宫殿上自然是装有鸱吻的。

不过李煜因为刚登基之时闹出了所谓的“怪鸟风波”他早就成为了惊弓之鸟,所以现在看到这个东西他也觉得碍眼,生怕宋朝的使者回去把这个事情告诉赵匡胤,害怕赵匡胤认为自己仍然想跟大宋天子平起平坐,于是在每次宋朝代表来之前他就让人把鸱吻拆下来,等宋朝代表走了之后再装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