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邳守军以箭矢迟延敌军堆筑坡道的速度。
然而,敌军人多好干活。
日落西山之时,除了临近城墙处,尚有一小段没有完工外,其余部分皆已堆至与城平齐。
满脸都是渍泥的李丰,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袁术又从张勋麾下调集三千步兵,持戟盾,每百人为一屯,共三十屯,准备顺着坡道,轮番冲击城头守军。
吕布观察了一下,敌登城坡道宽两丈余,仅容四名士兵并排而立。
于是,他命魏续将六百人,分为六屯,藏于城内登城阶道处。
每屯一百人,四列二十五排,亦持戟盾,严阵以待。
与此同时,城墙各处仍在接战。
陈纪、张勋指挥士兵,攀云梯,乘云车,一波又一波杀至城头。
而守军依托城墙奋死反击,一次又一次将敌军打退。
从黎明一直战到黄昏,双方依然没有停歇的势头。
敌我伤亡都很惨重。
敌军损失更是倍于守军。
陈瑀在袁术兵围寿春之时,拔腿就跑,故而从未见过如此惨烈的守城战。
他麾下部曲中,有不少老面孔,从此消失不见。
陈宫在兖州见过大场面,却也守得心惊胆战。
吕布正分兵派将,又接到东、西二城传来的消息。
梁纲、乐就的攻势也相当凶猛,而且正效仿南城,在大力堆筑登城坡道。
吕布不放心,命魏续从大宁驿的后拒部队中,拨出来八百人,由他和陈宫各领其半,分别去支援吕由和赵庶。
李丰见靠近城墙处的坡道,因为守军顽强阻击,始终就差那么一点,不能彻底完工,心中起急。
他向袁术请求调来数百名弓箭手,掩护士卒和僧人,一连发起数次扔沙包行动,终于得偿所愿。
陈瑀见敌军坡道已成,吓得脸如土灰,道:
“君侯,如之奈何?”
吕布道:
“事已至此,唯有硬拼。
你且指挥其他将士守城,此处敌军,我来对付。”
陈瑀道:
“敢问君侯,如何应对?”
吕布道:
“趁敌未至,反冲其军。”
“啊?”
陈瑀失声惊呼道:
“君侯,你不要命了?
敌兵云集,守城尚且困难,何敢弃城出击耶?”
吕布道:
“坡道已成,寇可往,我亦可往!
况此道狭窄,敌虽众,不得施展。
吾兵虽少,足塞其宽。
苟能奋力冲杀,使彼不得向前,则胜券在握矣。”
二人正说着,只见袁术麾下第一屯士兵,亦排成四列二十五排,顺坡杀来。
吕布命六屯后拒士兵前出至坡道临墙处,同时令坡道两侧的守军猛烈放箭,掩护第一屯士兵上坡列阵,而其余士兵列阵墙下待命。
他自居第一排最右侧,左手持盾,右手持方天画戟,带领士卒反冲过去。
袁术不料守军竟敢反冲过来,慌忙下令,加快上坡速度。
登城坡道呈三折形,一段平台,一段斜坡,交替而设。
靠近城墙处,是一段平台。
吕布带领方阵,将平台上还没有来得及撤退的敌兵弓箭手和僧人统统扫荡干净,而后一路疾行,与敌军方阵猝然相逢于第二段平台处。
两军对冲,谁也没法止住前进的脚步。
眨眼之间,铠甲碰撞,盾戟相交。
这个时候,所谓的战斗技巧,已然无大用处。
决定胜负的关键在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