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四十五章 身陷囹圄(245)(求订阅求打赏)(1 / 2)大清第一镖师首页

左二把再不敢耽搁,打马飞奔。他知道祁县戴二闾、王正卿在等着他,他从榆次直接赶往祁县,一顿饭功夫,就来到了戴二闾家。二人早已等候他多时。

“左贤弟,大老远,为兄都能嗅到你一身的血腥味。此是为何啊?”

见他满身厮杀味,忙问缘由。

“没什么。只是在晋中一带端了个土匪窝。”左二把只淡淡地说。

“匪首叫什么?”戴二闾急问。

“听人说叫刘黑七!”左二把端起一杯茶,一饮而尽。

“是不是众商家皆嚷嚷的刘黑七匪窝?怎么,叫老弟一个人就端了个尽?”戴二闾说,“二位贤弟有所不知,这个土匪窝子祸害人不浅,祁县、太谷、平遥,包括文水的好几位商家的镖货,都被他们抢劫了。众人对其恨之入骨。可就是”

“原来,二位仁兄叫二把回来,就为的是此事?”左二把问。

王正卿点点头,说,“对。此人早就叫嚣着要会会华北三杰,咱们要不去,他还以为怕他呢!想不到,左贤弟一个人便收拾了他,端了他的老窝了!”

“嗨!他们嚷嚷得这个土匪窝像瘟神一般,不想如此不堪一击!听人说,这个刘黑七也是被官府逼上梁山的!可谁知道他竟然不成器,打家劫舍,不做好事!碰上二把兄弟是他的福气!要是遇到官府手里,指不定会把他如何剐杀呢!”戴二闾说。

义结金兰的几个兄弟,好不容易聚在一起,自然免不了喝酒叙旧。共席相谈,左二把才知悉,戴二闾早已隐退江湖,不到万不得已,不出世“神枪面王”王正卿却开了同兴公镖局,但都是弟子们出镖,自己几乎退隐江湖,带着几个徒弟,在家习教健身,除非万不得已,才现身江湖。

“二位兄长,你们都活得自在。这,我知道。就二把一个人在外受累受苦。”左二把不无调侃地说。

“龙走龙道,蛇有蛇道。左贤弟自是志向高远、心存梦想之人!”王正卿不无揶揄地说。

“二位可别打趣二把了。”

酒足饭饱之后,免不了要切磋切磋。

戴二闾醉眼迷离,对左二把说,“手是一扇门,全靠腿打人。左贤弟的左氏弹腿,想来已经是出神入化了。”

左二把不无敬佩地对戴二闾说,“大哥的形意拳是一寸长一寸强,大开小合,小合大开,发人于无意啊!”

戴二闾指着王正卿,说,“王老弟的枪法,已臻炉火纯青,手拳也是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了不得啊!”

三人练一阵式,品评一阵,品评完,又哈哈大笑一阵,兄弟皆豪杰,话茬投机,好不痛快。

左二把哪里知道,在他这样痛快的时候,祸事已经离他不远了。为什么?大家都在痛快,而祸事却只盯上了左二把一人?就是因为左二把是出头椽子。

俗话,出头的椽子先烂,道理就在这里。

有一种人当官,他什么都不想管,却能官运亨通,青云直上,为什么?你说他是草包?他确实是草包。他真的什么都不管。其实,他聪明之处就在于什么都不管。这既叫“草包”,叫“无为而治”。他管的只是吃喝拉撒,玩乐图享受,娶姨太太。凡在他挂名的职份内,有了功劳,他是头一份,出了差错,都是具体人办的,他推辞说不清楚。这种人自然掌握着做官的决窍。

从太原府调往京城里做京官的胖子察察尔,就是这样的官。他不仅仗着自己的护官决窍,而且,他还有很深的靠山正当红一时、权倾朝野的西太后。

此时的胖子察察尔已不知自己是几品大员,头上一顶珊瑚红顶帽,石青四爪九蟒袍,缀着组色丝绣锦鸡补子,束一根金镶玉红宝石腰带,脚蹬粉底黑缎朝靴,富贵中溢满俗不可耐。他正坐在养心殿的前殿里,等着外甥女召见他呢!

养心殿,位于紫禁城的后半部分,在长廊的西侧,它的前面是军机处,后面是西云宫。这座宫殿建于明朝,清雍正年间又重新修缮过一次。是明朝各代帝王及清朝顺治、康熙两代皇帝的寝宫。到雍正时,其父康熙帝新死,他不愿再往父亲住了六十多年的乾清宫里住,遂住在养心殿守父丧。孝期满后,没有再搬动,于是,养心殿便成了他的寝宫和处理政务召见大臣的地方了。从那以后,各代皇帝就都沿袭下来。

养心殿为工字结构,前殿后殿相连,四周廊点环抱,结构紧凑。后殿为皇帝寝居之地,前殿为处理政事之处。殿里挂着诸多前人名字名画:东壁挂的是: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唐代阎立本的步辇图,五代顾问中的韩熙载夜宴图

西壁上挂的是唐韩墨的五牛图,宋祁熙的窠石平远图,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南壁上挂的全是颜、柳、欧、苏、黄、米等人的书法和乾隆爷大阅图。他老人家身着戎装,右手握弓,左手挈缰,英姿焕发,有如真龙下凡。

看到这些,察察尔不由心里一阵喟然长叹,心里默诵了乾隆爷御笔题的一首五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