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师严肃告诉我:‘你所观之笈是上古魔门流传下来的古卷,你推演之法该是灭情道的《紫气天罗,你立即下山,找到那个高手,杀了他,将古卷取回来!’
师命不敢违,我就再次下山,谁知在我找到那人之前,听说他去挑战‘霸刀’岳山,因一招落败于岳山之手,他含怒之下竟然屠灭岳山满门!
当时岳山正赴‘天刀’宋缺之约,因被宋缺击败,岳山负伤无暇复仇,宋缺就代为追凶,对那人展开追杀,那人在中土没有立足之地,就逃亡去了西域,四十年间至今不敢回来!”
黄四喜已经知道梵清惠所讲之人是谁:“此人是‘天君’席应罢?”梵清惠道:“就是他!”
席应是魔门八大高手之一,名声仅次于阴后祝玉妍、邪王石之轩与魔帅赵德言,排在第四位。
黄四喜久闻天君之名,却是难证梵清惠的意图:“斋主对我讲述席应的往事,到底是为了什么?”
“仅仅是想告诉降龙郎君一个只有我才知晓的秘密!”梵清惠最后揭开谜底:
“我得知席应逃亡西域,再也寻不到踪迹,就返回师门修行,渐渐把这件事遗忘在脑后,直至多年后吾师仙逝,将慈航静斋掌门之位托付给我,并传下《慈航剑典原卷,我才发现这本原卷与席应持有的古笈,材质上竟有相似之处……”
“斋主此言当真?”黄四喜失声打算她:“那本古笈也是使用玄金丝所制?”
“我至少敢打九成的包票!”梵清惠笃定回答:“那本古笈上仅仅一页篇幅就记载了《紫气天罗这样的上乘魔功,来历必定不凡,故而我记忆犹新!”
“斋主调查过古笈的来历吗?”
“我继任掌门后探听到魔门各大流派的不少秘密,我推断那本古笈极可能是魔门失传数百年之久的至高秘卷《天魔策,但是……”
“但是什么?”
“据我所知,《天魔策是由汉时魔修搜罗天下奇书编纂出来,怎么会与《慈航剑典像是出自同源呢?”
“难道斋主不知道,贵斋的创派始祖地尼与汉时第一代邪帝谢泊有交情吗?”
“我不曾听说,降龙郎君是从哪里听来的虚假消息罢?肯定是魔门中人的诽谤,当不得真!”
梵清惠是正道魁首,怎么可能承认自己始祖曾经与大魔祖探讨过武道?万一证出《慈航剑典心法与魔门武学真的同源同根,岂不是荒天下之大谬?
黄四喜自然不会深究,他笑着摇头:“那应该是我了解有误,肯定是虚假消息!”
如今《天魔策原卷的线索已经明朗,只要找到‘天君’席应,黄四喜就能集齐四大奇书。
不过话说回来,梵清惠为什么要把《天魔策如此重要的情报透露给黄四喜?
黄四喜没有全信梵清惠的话:“斋主知道我在寻找与《慈航剑典原卷材质类似的古笈,所以把席应往事告诉我,你是想把我引去西域,远离中土吗?”
他对梵清惠的心思,把握非常精准。
梵清惠也无遮掩:“我确实认为,降龙郎君暂时离开中土会好一些!你在江南连续剿灭铁骑会、四大寇与朱粲的禽兽兵马,肯定是嫉恶如仇之人,但对我中土百姓危害最甚者却是突厥,你若远赴西域,在寻找席应途中,想必不会放任北患继续横行!”
梵清惠预感黄四喜以后与李阀仍会爆发严重冲突,若双方开战,将会导致天下局势更加混乱。
所以梵清惠才会把心底最大的一个魔门秘密,无偿透露给黄四喜。
如果可以凭借这个秘密,将黄四喜引出中土,那黄四喜与李阀之间就不会再有任何冲突,这对双方都有好处,对天下更是利举。
到时李阀去推翻暴隋,黄四喜去遏制突厥入侵,这样双管齐下,那么不出数年,天下可定,百姓可安。
黄四喜没有反驳她的话,却是发出一句警告:“我可以坦白告诉斋主,席应的古笈对我非常重要,我会立即动身赶赴西域,但如果我找到席应后,发现斋主是虚言相欺,那不止斋主你自己,整个慈航静斋都要付出代价!”
梵清惠做事历来光明正大,从不卑鄙蒙蔽,她所讲没有一个字的假话。
她把《慈航剑典原卷朝黄四喜面前推了推:“此事上,降龙郎君可以当面找席应印证,我句句属实!但因我一句话,劳累降龙郎君远行西域,不知何时才能回归,我也不会拖延咱们之间的心法交换,现在就把原卷送出!”
梵清惠这么做,其实是为了防备席应已经死亡,毕竟席应逃亡西域已经四十年,期间没有任何消息回传,也可能很早就已经遭遇不测。
万一黄四喜找不到《天魔策原卷,却在西域浪费数年,心里难免会有不快,梵清惠先把《慈航剑典原卷交换出去,可以平息黄四喜的火气。
黄四喜见梵清惠行事有度,面面俱到,也颇有运筹帷幄的手腕,同时怀有济世安民的热忱,就忍不住问她:
“斋主如此悲天悯人,心系民生,你完全可以联合正道诸派的高手,在十余年前杨广祸国时直接刺杀他,再扶持幼主登基,幕后指挥朝政,推行利民国策,又何必等到天下大乱时再扶持什么势力?这样来回折腾,即使你把李阀扶持登基,将来大概率仍旧会出昏君!”
“这……”
梵清惠沉吟良久,忽然竖掌作揖,向黄四喜报以长叹:“贫尼是出家人,不可能时时刻刻监控朝堂,况且我是女流之辈,难以处置国家大事,真让我去制定国策,恐怕会适得其反,万一使得民生更为艰难,那我虽死,也不足以谢罪啊!”
“斋主不要妄自菲薄!”
黄四喜轻笑一声:“我觉得斋主有治国安邦的本事,仅仅是缺少一个施展才干的机会罢了!”
他从怀里内又取出一本册子,放在梵清惠面前:“《长生诀原卷是使用上古甲骨文撰写,我给斋主两本心法,一本是誊抄的甲骨原文,另一本是原卷上所载历代先贤的译文,斋主自行决定研修哪一本心法!告辞!”
黄四喜得了《慈航剑典原卷,他并没有在《长生诀誊抄本上做任何手脚,《长生诀原卷上的文字与图画内容,他都原封不动誊抄给了梵清惠。
其实寇仲与徐子陵早将原卷内容记熟,即使黄四喜今天不把原卷内容透露给梵清惠,将来也会通过其它途经流传出去。
但《长生诀甲骨文晦涩难懂,无论寇仲与徐子陵,还是梵清惠与师妃暄,他们再天纵奇才,也无法把《长生诀奥妙百分之百破译出来。
这世上只有黄四喜一个人,他在战神殿合璧了《长生诀原卷后,彻底掌握了这部上古宝笈的全部精髓。
说到这里,黄四喜收起《慈航剑典原卷,起身离开禅室。
梵清惠望着茶几上的两本册子,心里没了翻看的迫切,反而凝眉沉思,考虑起刚才黄四喜的一番高论,如何避免朝堂上再出昏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