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魔策线索
黄四喜承认了梵清惠的猜测。
他进一步询问:“斋主是否同意交换《慈航剑典原卷?”
梵清惠显得左右为难:“这本原卷是代代相传的镇斋宝笈,不能轻易外送,尤其是经我手外送出去,恐会让我成为鄙斋的罪人!”
其实原卷仅仅是象征意义,对慈航静斋弟子而言,原卷与誊抄本没有区别,若能通过原卷换到千古流传的《长生诀,并没有不划算。
毕竟《慈航剑典只是一部先天武学,《长生诀却记录有长生不老的奥秘,更能让凡人心动。
梵清惠心里已在渴望翻阅《长生诀心法,以印证长命长寿的真伪。
不过黄四喜千里迢迢赴京,主动向她求要《慈航剑典原卷,如果黄四喜对原卷志在必得,她肯定要让原卷的价值最大化。
当然这并非是指她有多么贪心,她仅仅是想通过原卷,达成她济世救民的目的,她的出发点仍旧是出于公义。
她就话锋一转:“慈航静斋自创派以来,皆以天下苍生为重,只要能荡平乱世,还百姓一个安宁,别说是《慈航剑典,即使把鄙斋藏经全部外送,那也无妨。”
这番话讲的高风亮节,黄四喜却听出了她要提条件的意思。
黄四喜随即朝她伸了伸手:“我以誊抄本交换贵斋的原卷,确实有失公平,我愿意对贵斋另作补偿,斋主若有什么需要,尽可以提出来。”
梵清惠微微一笑,觉得黄四喜通透之极。
她就直截了当:“暴隋虐民已久,必须推翻杨氏,扶持新皇平定天下,我认为李阀具备这样的条件,希望降龙郎君今后不要再杀李阀之人,当然我的判断也可能出错,倘若今后李阀不堪大任,降龙郎君自然可以任意行事!”
黄四喜清楚李阀将来真能夺取天下,梵清惠的鉴人眼光非常出色。
但梵清惠所提要求,黄四喜并没有同意:“现在李阀正在举事阶段,按照常理,只要我不再插手他们一统天下的行动,他们就不会报复我,但将来的事情谁也说不准!
如果他们认定我是最大威胁,执意派人围杀我以及我在乎的人,那我宁肯不要《慈航剑典原卷,也一定会反击!”
梵清惠似乎料到了黄四喜的反应,她所提要求原本就有些笼统。
她旋即换了一个条件:“那就请降龙郎君暂时离开京城,免得李阀畏首畏尾,不敢继续对京城用兵!”
“这没有问题!”黄四喜一口答应:
“只要斋主愿意交换《慈航剑典原卷,我今天就可以离开!”
“我也可以给降龙郎君一个痛快话,我愿意使用原卷交换你的《长生诀!”梵清惠先让黄四喜安心,又看似无心的发问:
“降龙郎君是为了原卷书材而来,那你应该清楚,《慈航剑典原卷也是使用玄金丝编织而成罢?”
《长生诀原卷是使用玄金丝所制,听梵清惠所讲,《长生诀与《慈航剑典确实出自同源。
黄四喜朝梵清惠点点头:“我有过了解,但我必须见到原卷才能详细鉴定!”
梵清惠忽然做出一个出乎意料的举动,从怀里取出一个薄薄书册,与黄四喜的《长生诀心法并排放在茶几上:“降龙郎君可以现场鉴定!”
黄四喜低头打量书册,发现书面浮现一行闪光笈文:‘名宿遗物:收录‘破碎虚空’法门,合璧《战神图录、《天魔策、《长生诀、《慈航剑典四大奇书,即可观读继承!’
他神色稍滞:“斋主随身携带着《慈航剑典原卷吗?”
他确信这是原卷无疑。
梵清惠笑道:“我今趟要下山游历数年之久,如果把原卷藏在鄙斋总坛里,恐有丢失风险,直接带在身上,反而更为安全。”
以她的武学修为,即使遭遇宁道奇那一级数的高手,她也有法子从容退走,况且宁道奇与她又是至交好友,她丝毫不担心有谁敢抢她。
当然这是她碰见黄四喜之前的想法。
如果黄四喜全力尽出追杀她,她未必有把握逃的掉。
黄四喜仅仅瞧了一眼与《长生诀材质类似的封面,就已经断定这是原卷。
他直接对梵清惠讲:“贵斋宝笈的确是使用玄金丝编织,这与《长生诀原卷一模一样!”
梵清惠听他证实两部原卷材质相同,随口讲起一件往事:
“大约在四十年前,犹记得那是杨隋代周期间,我剑法初成,奉师命下山济民,那时南朝还在,天下被南北分立了将近三百年,尚未完成一统,我就沿着长江东游而去,两岸被周陈两朝囤积重兵,天下豪杰也云集在此!”
她样貌看去只有三四十岁,若非她不施粉黛,刻意打扮成苦行僧尼,让身上尽染风霜之色,以她的天生丽质,还能更为年轻。
但事实上她已经年过六旬,与天刀宋缺是同一代的武林名宿。
黄四喜心里很是奇怪,猜不透她为什么突然回忆起往昔,这对双方的原卷交换似乎没有任何关联。
不过纵然心有疑惑,黄四喜仍旧耐心倾听。
梵清惠继续叙说:“我途经九江郡时,在鄱阳湖畔偶遇一位青年高手,当时我并不清楚他的身份,他也不知道我是谁,我在营救一群被水匪打劫的渔民时显露了《慈航剑典武学,被他所钦慕,他就取出一本文字残缺不全的古笈,让我帮忙推演古笈上的玄功心法!”
黄四喜听到这里,似有所悟,忙问:“什么古笈?”
梵清惠笑着瞧了他一眼,仍在卖关子:“我当时对古笈一无所知,因为年代太过久远,笈上文字已经消隐大半!当然也可能本身就是一本隐笈,文字在古笈制成之初就被大半隐藏了起来,只剩下残缺不全的部分残文!
我通过残文研读,发现古笈上仅有的心法非常邪异,不似正道遗作,纵然我可以推演补全,也没有把我的所思所悟告知那个青年高手,免得他修炼邪法,误入歧路!”
黄四喜面露赞许:“斋主是慈悲心肠,令人佩服!后来怎么样了?斋主把古笈与那个青年高手情况全部打听出来了没有?”
梵清惠幽幽一叹:“后来我打听的很清楚!我游历结束,返回师门后,把这件事上禀吾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