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关于[缘起性空]的一些思考(1 / 2)明空心语首页

(肥皂泡图片,略)

请大家看一下上方的这张图片,一张关于[肥皂泡]的图片。

当您看到这张图片的时候,关于[缘起性空]的秘密,就已经暗含在其中了,而且这个[缘起性空]的秘密,同时存在于多个角度,多个维度,多个层次。

下面我们试着分析一下:

1、您之所以能看到这样图片,是多种因素共同构成的结果,如果缺少了这些因素,那么就没有现在这个结果。

比如说:如果没人吹出这个肥皂泡,或者没人拍下这张照片,或者没人把这张照片上传到网上,或者我选择的是另一张图片,或者我没有生起写作此文的念头,或者您不是简书的用户,或者没有电,没有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或者没有空气,或者没有水,或者没有地球,或者没有太阳,或者没有银河系,或者没有140亿光年之前的宇宙大爆炸,或者没有此次时刻我们鲜活的生命.......

你会发现,只要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条件,这样一个看似非常简单的结果就无法达成。

这样的条件还有多少呢?无穷多。是无穷多的因缘具足,才使得这张照片此时此刻呈现在您的眼前。

这就是缘起。

那什么是性空呢?

因为这样一个结果,是依赖于这么多的条件才达成的,因此这个结果没有任何独立存在的实质。

因缘变,结果就变,因缘不同,结果就不同。

而因缘时刻都在变化,结果也时刻都在变化。

这种不断变化的本性被称为[无常],这诸多的变化中找不到一个不变的本质,被称为[无我]。

当一个事物的本性,既[无常]又[无我],这时,我们就把其本性称之为[空性]。

空性,不是说现象不存在,空性,仅仅是说,这个现象的本质是无常的、无我的。

如此而已。

空性,不是否定现象的存在,而是去穿透现象的表象,看透现象的本质属性到底是怎样的。

人们经常过,透过现象看本质,[缘起性空],就是要我们透过所有一切现象的表象,去发现所有一切现象最深层的那个共同的本质——无常性、无我性——亦名[空性],即其性为空——[性空]。

[空性]和[性空]表达的是同一个内涵。

以上的分析,基本上侧重于[肥皂泡图片]本身。

2、现在将重点放到[看见]肥皂泡图片的[看见]上面。你之所以能[看见]肥皂泡图片,是因为[根]、[境]、[识]共同作用的结果。

根,即眼根,即我们的眼睛器官,负责采集光影信息,以光电信号传送给大脑,经过大脑处理形成图像;

境,即对境,这里的对境,即是肥皂泡图片;

识,即心识,我们的心对大脑处理后形成图像的[显现、觉知和识别]。

这三者同样缺一不可,否则你就无法[看见]肥皂泡图片。

因此对于[看见]肥皂泡图片这个结果而言,它同样是[缘起性空]的。

比如闭上眼睛,就看不见肥皂泡图片了,如果肥皂泡图片已经滑出了您当前的手机或电脑界面,那么也就看不到肥皂泡图片了,如果你的心想到了其它事,完全专注在其它事情上,你也可能会对肥皂泡图片[视而不见]。

比如,当你专注地做某件事时,别人喊你你也听不见,直到别人喊你的声音高到可以打破你的专注状态,你才能[听见]。

3、现在将重点放到现象与现象的[相对性差异]上。

我们之所以会把这张图片[看作][肥皂泡图片],是因为这张图片的[差异化特征]。

这张图片的差异化特征,使得我们将这种图片的差异化特征,与我们记忆中的曾经见过的[肥皂泡]进行识别、比对、归纳、认同,最后确认这是一张[肥皂泡图片],而不是其它相类似的图片。比如水晶球的图片。

肥皂泡的图片与水晶球的图片具有非常大的相似性。但虽然非常相似,但仔细甄别,还是可以发现其细节差异的。比如水晶球由于比较重,不能直接停留在虚空中,而肥皂泡比较轻,可以漂浮在虚空中。再比如水晶球的颜色毕竟纯净,所映出的影像还原度更高,更清晰。而肥皂泡带有一定的色彩,所映出的影像会叠加上这种色彩。比如本文所选的图片,就可以清晰地看出肥皂泡本身以紫色为主的七彩颜色。

正是这些差异化特征,使得我们可以快速地在[记忆]中找到[最接近]的关于某项记忆,从而将其[识别]并[判定]为某种事物。如果缺乏这种差异化特征,就有可能识别错误。

比如我们拍摄一张[镜子中]的某个事物[影像]的照片,与直接拍摄某个事物[实物]的照片,在没有明显差异的情况下,我们就可能会将[影像]的照片,错认为[实物]的照片。除非你在某些细节上找到了[影像]的特点,比如镜子中的[字体]是[反着]的,那么你就会突然明白,原来这是一个[影像]的照片而不是[实物]的照片,但假如我们对拍摄后的图片进行了[反转]编辑,那么你就无法通过这个细节去确认它是[影像],这个细节反而会误导你认为这就是[实物]的照片。如果你想到了照片可能经过了[反转],那么这个时候在没有更多细节证据的时候,你就面临之无法判定的情况。

在人类正常视觉的角度,对很多事物的[分辨]能力是有很大限制的。比如在我们看来,所有的喜鹊基本都一样,所有的同种类的蚂蚁也基本都一样,大多数情况下,而我们也正是根据这些[看似相同]的特点去进行归类的。科学研究的手段或许更深入更专业,但那只不过是增加了[看]的深度而已,[看似相同]而归类的特点并没有实质改变。比如对于物种的归类,对于元素的归类等等。

但这些[差异性]其实是[有条件的差异性]。比如,所有的元素,其差异体现在[原子结构]中,即是相同的元素,结构的不同也会导致事物表象的巨大差异。比如,钻石和煤炭,其原子都是碳原子,但由于结构不同,就体现出了巨大的不同。当我们来到原子的角度,你所购买的1克拉的钻石所含有的碳原子的数量,其实还远远比不上一公斤煤炭所含的碳原子的数量多。那么你所花费的巨大代价,所购买的真正的本质差异在那里呢?客观上而言,就在于你购买了一个[不同的结构]。

而所有的原子,进一步来到电子、质子、中子的层面,元素之间的差异就消失了。世界上所有的物质,都是电子、质子、中子的组合。对了,还有一种特殊的[物质]——光,光的最小单位,是光子。

在这样的微观层面,我们的身体,与石头、树木、花草、水、空气、泥土、金属、其它动物等等,在物质的构成方面,在电子、质子、中子、光子的层面,没有任何差异。

物质与物质之间,物质与能量之间,理论上而言,只要条件满足,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也就是说,我们的身体,理论上而言,可以变成任何一种物质形态或能量形态,比如水,比如光。

所以XZ有些大成就者能够将自己的身体转化为[虹光身],从物质和能量转化的角度上看也并非是不可能的。

所以,相对性的差异,导致了我们不同的认知,而我们看的角度和深度不同,我们得出的结论也会完全不同。

这意味着什么呢?

这意味着,我们的世界和生命的真相,我们如何认识,如何判定,取决于我们认识的角度和深度。

那么哪一种认识才是[最正确]的呢?

所谓的[正确],需要一个[评判的标准],而我们无法用某一个层次的标准作为所有层次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