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太爷那个时代是“鲜衣怒马”的文人士族富商豪族和苦苦挣扎的底层百姓共同构成的。
在地广人稀的东篱县一个村子里有两个人,一个叫张谷一个叫白山。二人是一对心照神交相互扶持的朋友。
先说张谷,张谷是家里的第三个孩子所以家里人也称他为三谷。儿时伙伴称他为谷三儿。上边本来有两个哥哥但都先后夭折没有活到成年,所以他自然也成了老大下边还有一个妹妹。
由于在古代没有剖腹产女人生孩子都是一道鬼门关。一旦孕妇有一点小意外孩子基本都见阎王爷。农妇怀孕时候营养不好,孩子要么就流产,要么就难产,要不生下来就残疾。
如果孩子拉尿了,就用沙子裹起来清理。可以看到,由于这些卫生条件都不过关,很多孩子都没断奶就夭折,然后就把死去的婴儿丢进垃圾桶或者随便找个地方处理。可以看到,贫民生孩子多,但是婴儿死亡率也很高,人命是非常贱!
张谷家是农户。自耕农、佣工、雇农都被朝廷编入户籍,也就是有自己的户口,称为编户齐民。承担交税与服徭役的义务。
他父亲张大是靠租用地主的土地耕种粮食。做农活儿乃是辛苦的体力活儿,所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艰辛苦”。而且。农业社会没有先进的机械设备生产力水平低,大多数是“广种薄收”,主要是天灾人祸太多,导致农产量很低。一切劳动都依靠双手体力,亩产量更加低。
耕地需要牛,牛的价格是非常昂贵。耕牛的“市场价”,启初一头耕牛价格大约是三贯钱,后期暴涨到十贯钱,再后来更是涨到“四十贯钱一头牛”的高价水平。
一旦遇到旱涝、蝗灾、霜冻、狂风等自然灾难,最后农作物收成也是变得零星可怜。社会经济的发展,朝廷统治者生活也是日益奢侈与生活腐化,朝廷、地主和官吏的剥削对贫民盘剥也日趋严重。当朝廷赋税沉重,交不起税的自耕农,也往往舍弃了自己土地,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农田被大小地主一块块的兼并随之沦为地主家的佃农。以寻求地主能帮自己但是地主最终还是会利用超级地租把繁重的赋税转移到佃农身上。
享有特权的皇室贵族与官僚富豪们大量兼并土地,并采取各种手段偷税漏税不交税,一切税赋让穷苦贫民扛。穷苦的贫民为了逃税,举家逃亡,这样一些人烟稠密的村庄成为无人区,昔日肥沃的土地变为荒地。
除了交赋税徭役之外,还要交农具、牛皮、盐、铁等十几种名目税,之后也都要再附加交税。
这样一来,由于赋税严重,底层百姓生活很困苦,吃了上顿没下顿,一年能有半年的口粮就不错了,饥荒时候就靠野草、草根、坚果充饥,甚至很多人连这些东西都吃不上,也有些地方有人吃人的野蛮现象发生。
遇到军阀混战或者战争年代,不仅房屋被践踏,流离失所,还有当劳役与兵役。
和平年代每年有两三个月为朝廷造桥修路、修城墙、治理河渠、转输漕谷等无偿劳动,官府包吃饭,但是无工资可以领,相当于无偿帮官府一个月的活儿。之后,就是为朝廷服兵役,服役一般是两年。战争时候服徭役更多,服兵役一般都是死在外面回不了。
再说白山,白山出身于匠人家庭,匠人也叫匠户、番匠。家里从他爷爷那代就是从事手工业生产的专业人户。他父亲也曾在官手工作坊内服番役二十天。只当个短番匠。服役期满后﹐接受其它应上番工匠的“帮贴钱”﹐继续代人应役﹐称长上匠。番匠在官府工少匠多时也可输钱代役。也曾为官府以强差为强雇方式役使。
村子东头有个私塾,里面有个周塾师。白山小的时候他父亲白仁用做番匠的钱曾送他去过几天,所以白山略识得几个字。和张谷在一起玩的时候也曾用树枝、芦苇杆在地上写、画教过张谷。村子里识字的人不多,像他俩这样认识几个字的就已经算是半个“读书人”了。
白山自12岁起就随父亲学习木匠手工艺。梳妆台小桌子书箱他都做的有模有样。除了给官府做活,偶尔也会偷偷给村子里的相邻们做些小玩意儿。
白山和父亲一起为官家做了四年手工活
两年前张谷家:
一日,张谷正在田间叼着一根稻谷秸秆眯着个眼睛望着天上渐渐升高的日头,突然一个人拍了他一下:哎“想什么呢?”说话的是白山。张谷回头,白山正笑眯眯的看着他:“下了工跟我去趟镇上。”
张谷:“去那儿干嘛?”
白山:“给你买书”
张谷:“给我买书?”
白山:“嗯。你不是说学了认字写字就要有书看嘛!”以前我们家里穷,没有书可以看,于是就从家里有书的人家把书借来,然后再自己手抄书,师傅说很多穷苦的子弟就是靠借书抄书学习的。随即白山便学着私塾先生的样子念起了:"《周易》:“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张谷:"你这几句念得虽然好像小孩子一样,但是听起来很有文化的样子!"
白山:"那是!"我好歹也跟着师傅学了一阵子。以后我就是师傅了,走!徒弟!
张谷:“我是~~徒~弟~了?”
白山:“哈哈哈”快点吧!走啦!”
说着拉着张谷就往外走。
镇上集市
这个“集市”并不大,但是非常有特色,一般是农历双号开“市”,周围的人都会来凑热闹,采购一些生活用品,或者买一些特殊的东西。街上商品琳琅满目,小贩都在吆喝自己的货物。俗话说得好:“东西再好也得卖力吆喝,吆喝再响也得保证质量。”好东西需要“推广”才有人买,而卖出去的东西更需要保证质量,缺斤少两、假冒伪劣终究会自取灭亡,不管是哪种“买卖”,更需要坚持的还是“诚信为本”!
我们无法去判断到底是先有买家,还是先有卖家,这个和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同一个道理。当然,对于买东西的人而言,一般要么是达官贵人,要么是普通老百姓,或者是倒买倒卖的中间人。
有买就有卖,才能组成一个相对比较完整的集市。而卖东西的人,正如前文所说,可能是有固定店面的商人,也可能是支个摊搭个棚的小摊贩。
不是每一个集市都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和人员。但是那些规范化,在官方控制之下的集市,一般会设置相应的职务。
上文说了人,现在就在介绍下集市里的物,交易的商品。一般是生活必需品,诸如柴米油盐酱醋茶,衣食住行、吃喝玩乐样样都有。
以物卖钱这种交易形式,是集市里面最常见的,很多“店铺”“摊贩”的主人,大多都是把物品摆放出来,由顾客挑选,然后促成交易,一般是用“钱”结算,比如铜钱、白银、黄金等等。这种“货币”其实是衡量商品价值,衡量客户购买力的象征。
金银作为贵重金属,长期以来都被视作具有稳定价值的硬通货,其在货币交换中的地位无可动摇。但是这种规模不大的集市金银并没有被铸成货币而广泛流通,取而代之的却是铜钱。但由于铜钱实在太沉重,一贯铜钱就有3.75公斤,携带十分不便,因此人们开始发行纸币。纸币与铜钱是可以互相兑换的,所以这里用的更多是纸币和铜钱。
话说二人边走边说笑着,不一会来到一个买书的摊贩的摊子边上。
白山和摊贩对视了一眼随即指着一本《旧唐书.杜甫传》说到:“这个怎么卖的?”
"100文。”摊贩说。
"给。”白山说
"哎~你别~”。
张谷用手挡住白山要送出钱的手。随即低头看一眼小贩手里的书然后盯着小贩说到:“便宜点”100文太贵了吧!”说着掏了下袖子口袋从袖子里拿出来一小包玉米粒。
张谷:"这个给你,回家你把它撵成渣渣就能做一碗稀粥。书能不能便宜点卖给我们。”
小贩拿起那包玉米粒左看看右看看...
白山:“这是我兄弟家自己种的你放心吃就是,若不信可跟着我们~~
小贩连连摆手:“不用~不用”看你们是诚心想买我就开个张!95文!
白山:“成交”"也不能让你太亏毕竟谁赚一枚铜钱都不容易,看你年纪也不大不知道你家里有没有妻儿但这两个小玩意给你!”
说着从袖子里拿出一个祥云图案的木簪子和小风车给了小贩。
小贩接过白山递过来的东西在手上来回摆弄了几下然后看着俩人微笑满意的点头。
买了书,两人并排往回走。穿梭于熙熙攘攘来往的入群中。
乱蓬为鬓布为巾,
晓踏寒山自负薪。
一种钱塘江上女,
著红骑马是何人?
‘‘你怎么突然念起诗来了?张谷问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