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52章 杨振的学生(1 / 2)2005从拿走苹果气运开始首页

这一天的晚上,杨振和老夏聊了很多。

聊文化,聊教育,聊经济,聊工业,聊科技,聊香江宝岛,聊东洋南韩,聊那些西方的发达国家……

杨振之前从未和别人聊的这么广泛而深刻。

却忽然就和一个相识不久,谈不上有多少了解的老夏,直接敞开了心扉。

原因很简单,老夏代表的是上面……

所以,到了第二天,一份整理好的资料,就被老夏摆在了陈老的面前。

陈老看罢,久久无语。

过了好大一会儿,才轻轻叹了口气,“没想到,还是个战略层面上的好手呢!”

坐在下首的老夏,对此深以为然。

昨晚的那一席话,也让他第一次感受到了,杨振在看待很多事情上独特的眼光和见解。

不得不说,确实超乎了他的想象。

因此,对于陈老的这份高度评价,他十分赞同。

只是,陈老也仅仅是感慨了一下,并没有再表达其它的看法。

而是话题一转,问到了其它事情上呢,“聊了这么多,就没有和你提起那個航电系统的事儿?”

老夏笑了笑,“倒是提了一嘴,说争取在元旦前,就把它给做出来……我觉得,这是不是有点儿赶啊?”

陈老哈哈一笑,“那是你还不怎么了解他,京航的李院士,可是在这方面曾评价过他,说从不打没有把握的仗的,说明这小子在这种事情上,从来都不会含糊。”

老夏就笑着点了点头,心说希望如此吧。

只是很可惜,肯定是赶不上几天后的首飞了!

。。。。。。

杨振倒是没有这种执念。

首飞而已,纪念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他向来对这种事儿,没有太多的感想。

自然的,也就不会有太多其他的心思了。

如果不是中间出了个陈卫弘,其实按照他原来的计划,在8月下旬,其实就可以启动这个项目。

不过即使晚了好多天,对于他来说,其实也没有多少影响……

综合楼,杨振的办公室。

敲门声响起,很快就走进来几个男女,看上去年龄相仿,皆是20出头的样子。

这,就是被安排过来的那5个研究生了。

几个人先是礼貌的打着招呼,然后一个高大帅气的青年主动站了出来,“老师让我们扩写和完善的技术文档,已经基本上做完了,有时间的话,您可以看一下。”

扩写就是对技术文档中的细节加以扩展写入,完善的,则是框架上的延伸。

这两个,也正是航电系统中,雷达系统的运行程序和核心算法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