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深沉,星光点缀着漆黑的天幕,微风轻轻拂过,带来一丝凉意。
学堂内,火光摇曳,映照着一张张年轻而充满求知欲的面孔。
庞统和徐庶,看着这些怀揣梦想的学子,心中既欣慰又感慨。
就在这时,远处的火光,如一颗跳动的星辰,吸引了他们的目光,带来了诸葛志归来的消息。
清晨,金色的阳光洒满大地,驱散了夜的寒意。
荆州学堂内,早已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学子们兴奋地谈论着昨夜诸葛先生归来的消息,言语间充满了期待和好奇。
他们纷纷早早起身,整理好衣衫,准备迎接新的一天。
早膳过后,学堂的广场上,聚集了越来越多的学子。
他们有的手持书卷,认真温习着昨日所学;有的三五成群,低声讨论着学术问题。
他们眼中的光芒,如同初升的太阳,充满了活力和希望。
诸葛志踏着晨曦而来,他身着一袭素雅的青衫,面容清癯而精神矍铄。
他的出现,瞬间让整个广场安静下来。
学子们纷纷起身,恭敬地向他行礼。
诸葛志环视四周,目光中充满了柔和与坚定。
他感受到了学子们的热情,也深刻体会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
他深吸一口气,朗声道:“诸位,我诸葛志,今日正式宣布,将定期于此讲学,传授我所学,与诸位共勉!”他的声音,如洪钟般,在广场上空回荡,久久不散。
学子们听到诸葛志的宣告,顿时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
他们热烈鼓掌,表达着内心的喜悦与激动。
他们期盼这一天,已经很久了。
讲学正式开始。
学堂内,早已座无虚席,甚至连窗外都挤满了求学的学子。
他们紧紧地盯着诸葛志,生怕漏掉一个字。
诸葛志站在高台上,目光平静而深邃。
他缓缓地打开手中的书卷,清朗的声音,如清泉般,流入每个学子的耳中。
他讲述着天地运行的规律,阐述着治国安邦的策略,分析着战场上的变化,以及为人处世的道理。
他的讲述,深入浅出,引人入胜,让学子们如痴如醉。
他们时而眉头紧锁,陷入沉思;时而豁然开朗,露出会心的笑容。
时间缓缓流逝,太阳渐渐西斜。
然而,学堂内的气氛,却丝毫没有减弱。
学子们依旧全神贯注地聆听着,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他们感到,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知识的海洋,尽情地汲取着养分。
就在这时,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打破了平静。
“先生,请问……”学子的提问,带着一丝好奇和渴望,也为这堂课留下了悬念。
诸葛志微微一笑,神态自若,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提问的学子身上,带着鼓励和赞赏。
他示意那学子起身发言。
“先生,您适才所言‘用兵之道,攻心为上’,学生愚钝,能否请先生详解一二?”那学子起身作揖,恭敬问道。
诸葛志点点头,负手而立,目光深邃,仿佛穿透了历史的迷雾,看到了金戈铁马的战场。
“攻心为上,并非不战而屈人之兵,而是要洞悉人心,掌控全局。”他顿了顿,声音变得更加洪亮,“攻城为下,攻心为上,攻城掠地,得一时之利,而攻心,方能得万世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