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周都督……兵败濡须口……”那学子终于喘匀了气,脸色煞白。
这句话如同惊雷一般,在人群中炸响。
原本热闹的讨论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死寂。
“不可能!周都督英明神武,怎么可能败给曹贼?”一位学子难以置信地摇头,手中的羽扇掉落在地,却浑然不觉。
“是啊,定是谣传!都督智勇双全,曹操岂是他的对手?”
然而,越来越多的消息传来,证实了周瑜兵败的事实。
濡须口一战,周瑜中了曹军的埋伏,损失惨重,不得不退守建业。
恐慌的情绪开始在学子们中间蔓延。
他们意识到,江东的安危岌岌可危。
曹操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再次南下。
“如今周都督败了,我江东还有谁能抵挡曹操?”一位学子颓然地坐在地上,
“难道……难道我江东真的要亡了吗?”
绝望之中,一丝希望的火苗悄然燃起。
“诸葛先生!”一位学子突然想到了什么,眼中闪过一丝亮光,“诸葛先生智计无双,定能助我江东渡过难关!”
“是啊!诸葛先生火烧宛城,大败曹操,定有退敌良策!”
“我们去荆州,去投奔诸葛先生!”
这个提议得到了众学子的一致赞同。
他们收拾行囊,怀揣着希望,踏上了前往荆州的道路。
荆州学堂,此刻正沉浸在一片忙碌之中。
“先生,江东来的学子越来越多了,学堂快要容纳不下了。”一位先生向庞统汇报着情况。
庞统捋着胡须,脸上带着一丝笑意:“看来诸葛先生火烧宛城的消息已经传遍天下了。这可是提升我荆州学堂声望的大好机会啊!”
“是啊,”徐庶也点头附和,“这些学子都是慕名而来,渴望学习诸葛先生的战略思想。我们一定要好好教导他们,让他们成为栋梁之材。”
“不仅如此,”庞统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我们还要借此机会,扩大荆州学堂的影响力,让天下人都知道,荆州学堂才是培养人才的最佳之地!”
“水先生,您看……”庞统看向一旁沉默不语的司马徽。
司马徽缓缓睁开双眼,目光深邃:“诸葛先生即将到来……”
司马徽望着远方,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
“诸葛先生,不日即将抵达荆州。”他语气平和,却带着一股让人信服的力量。
“诸位学子,当勤勉向学,以诸葛先生为榜样,为天下苍生,为黎民百姓,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他的声音在学堂中回荡,如同暮鼓晨钟,敲击着每一位学子的心房。
一位来自江东的学子,名叫孙乾,他紧握着手中的书卷,目光坚定。
“诸葛先生火烧宛城,以少胜多,实乃我辈楷模!”他语气中充满了敬佩之情。
“我定当努力学习,有朝一日,也能像诸葛先生一样,为江东的复兴贡献一份力量!”
另一位学子也激动地说道:“诸葛先生不仅智谋超群,而且心怀天下,实乃大丈夫的典范!”他眼中闪烁着憧憬的光芒。
“我希望能够在荆州学堂学有所成,将来能够追随诸葛先生,建功立业!”
学子们的热情如同熊熊燃烧的烈火,点燃了整个学堂。
庞统见状,心中甚是欣慰。
他走到讲台前,展开一卷竹简,开始讲解兵法谋略。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他声音洪亮,充满着力量。
“诸葛先生的战略思想,在于‘以正合,以奇胜’,即以堂堂正正之师,出奇制胜,方能克敌制胜!”
他一边讲解,一边在沙盘上演示,将诸葛亮的战略思想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子们。
学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时而点头称是,时而相互讨论,学堂内充满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庞统讲完一段后,走到孙乾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鼓励道:“年轻人,好好学习,将来必成大器!”孙乾感受到庞统的鼓励,心中充满了感激和动力。
“先生,我有一个问题……”孙乾指着沙盘上的一个位置,疑惑地问道。
庞统俯下身子,仔细地听着孙乾的问题,然后耐心地为他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