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1章 议事结束(1 / 2)以吃货之力改变世界首页

山海省,私人园林,黜置使落榻之处。

昨夜于园中与一众富商饮酒作乐至深夜,才堪堪入睡。已是日上三竿,汪永波这才在婢女的服侍下,更衣起床,用过早点,办理今日的公务。

从蜀川省呈递八百里加急的密信之始,到汪永波领旨成为巡蜀川省黜置使期间,经历一月有余,而后钦差卫队在汪永波的授意下,缓慢赶路,耗去近一个月的时间,因此当他抵达山海省时,蜀川省的瘟疫早已进入尾声,所谓的公务,不过是为几十万人处理后事罢了。再过些时日,即可返程。

昨日宴席上的青竹酒,已是山海省赫赫有名的好酒,可在太后寿宴上品尝过施家送来的茅台酒后,汪永波总觉得两者相差甚大,口感、酒花、酒体颜色、气味等各方面,青竹酒远远不及茅台,一人喝上一壶,面色微红,再无其他感觉。不知永嘉施家能否躲过这瘟疫一劫,否则砸下重金,也得买上几坛。

这施家,亦是救了一众御医的性命。当钦差队伍收到皇帝的旨意时,御医们脸色大变,纷纷请求汪永波向陛下上奏,再宽厚些时日。这也怨不得御医无能,都是天底下医术最为高超的那一撮,依然束手无策,当下的瘟疫,实在是可怕。好在不日后从永嘉衙门送来了一封密信,夹杂着那治愈瘟疫的药方,在御医的试药后,确定了那处药方的作用。

因此,汪永波立即下令,让各地官员收拢相关药材,送至山海省内,无他,南方各地百姓该死的死,能活的活,用不上如此多的药材,不如收集一处,为防瘟疫传至北方。而后汪永波一封奏折送至京都,言明实情,并未揽下功劳,反倒是为施家请功。至于御医们,无需再整日担惊受怕,彻底放松下来,四处游玩,品茗好茶,登顶花楼。

这场瘟疫来得快,去得也快,处处透露着诡异,因其而死的百姓数不胜数,若不是施家四处传达药方,染病的百姓得到了及时的救治,否则以东南省份如此大的人口密度,死亡人数将无法估量。而北方因为秦岭淮河等地的防线,影响微乎不计。

工厂,会议室。

“关于开辟南部海上新航线的事宜就如此敲定下来,至于在海广、贵山两省地区修建药材厂、伐木厂的工程,后续若是谁仍有建议或是新想法,都可告知我,来者不拒。那么接下来是路上新商路的路线规划。”施哲见众人渐渐安静,便开始转移话题,进入下一项议题。

“路上新商路的规划中,原先随州至京都的一段路程不做变动。从永嘉出发,向东南延伸,开辟一条商路,依然将随州城作为中转站,当作异国商人停歇之处。至于西南方向的省份,在各地原有贸易路线的基础上,拟定一条较为合适的商路,作为主路。这里我有一个想法,将原先的黄泥路以水泥浇筑,形成一条绵延数百里的水泥石路,作为洛朝官方的商路。相比平常的砂石路,水泥路更加平坦,车辆容易行驶,无需担心雨天后车轮陷于泥泞中无法前行的情况。”

话音刚落,安大就已提出异议:“水泥路确实比起黄泥路好上太多,可若是向西南开辟一条水泥路,至少有数百里的路程,需要大量的人手、水泥,且开销极大,哪怕是朝廷,也需细细考虑此事,工厂决不可能单独完成。”

见众人皆是点头赞同安大的话语,施哲解释道:“朝廷自然不会答应此事,当下国库空虚,根本无法支撑起如此庞大的工程。但是大家别忘了我的出身——商人之家。天底下的商人哪个不是趋利,新商路的开辟不是只有施家与朝廷可从中获取利益,实际上,若是水泥路可行,洛朝的商人将是最大的受益者。西南商路经过湖西、蜀川、贵山省,尤其是贵山省,每年有大量的商人前往收购茶叶、马匹,形成了着名的茶马古道。但是迫于当地多雨的天气、泥泞的道路,茶叶与药材一般,陆上运输很是不便利。”

“所以修建水泥路一事我会向朝廷上奏,以招标的形式向各地的商人开放,将水泥路划分为几个区域,每段区域由竞标成功的商人负责,出资出人,修建成功后,按照既定的收费标准,可收取其他商队使用该区域水泥路的费用,以此牟利。当然,其中的许多细节需要细细琢磨,比如如何保证过往的商队不会逃避过路费,竞标成功的商人是否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程,皆是之后我们要详细规划的事情。诸位不用担心,等太后的懿旨下来后,会有户部、工部的官员前来从旁协助,谋划此事。”

好嘛,京都两大部门的大官都成了助手,会议室内的众人再次神情一震。

“投标可以,但是商人们愿意投入大量的金银吗?毕竟新商路短期内无法建成,洛朝当下的商路,皆是先辈们以脚丈量一寸寸土地,开山拓路,从前朝乃至更早之前,历经百年时间,这才形成了当下一条条四通八达的商道,我担心商人们短期内获得不到可观的利益,中途退出或是干脆不加入水泥路的修建工程,届时出现水泥路中断等情况,那将得不偿失。”老书生朴迁提出了疑问。

“这个问题我考虑过。一来,南方地区刚刚过经历瘟疫,尤其是蜀川省,受灾极为严重,人口锐减,经济遭受毁灭性打击,修建水泥路,可招聘当地的百姓为工人,增加工作岗位,尽快带动当地经济的恢复,想必朝廷得知此事,必会大力支持。”

“二来,朴先生所说的商人是否愿意参与水泥路的工程中,这还得看朝廷的诚意。众所周知,商人在洛朝的地位极低,因为我发明了泡面、轧棉机等物品,缓解了北方两省的灾情,为皇帝分忧,这才使得施家获此殊荣,洛朝商人的地位亦是随之拔高一筹。据韩县令讲述,朝廷有意放宽入仕政策,商人后代亦可从仕。若是朝廷落实了此事,并且放出风声,只要参与开辟新商路的商人世家,家族有才有德之人即可入仕,你说他们会不会争破头颅,下重注投标,朝廷亦能借此收取巨额银两,何乐而不为。”

闻言,众人皆是赞叹小少爷聪慧的头脑,虽说其中诸多事宜需要细化,但只要确定此事可行,便有了完成的希望。

“少爷说得不错,商人手中拥有足够的财富,锦衣珠宝、名声威望,皆可以金银换取,唯独权力,可望不可即。在京都,商人依附达官权贵的现象比比皆是,没人愿意寄人篱下,若是朝廷颁发商人后代可入仕的政策,届时无需工厂四处奔走宣扬此事,他们自会登门拜访,争夺修路权。”宣传部部长李明月赞同道。

“大家别忘了,先例就坐在你们面前呢。”施哲指了指自己,“这件事情我会亲自写信告知皇帝,孰轻孰重,心中自知。更何况,当下的皇帝仍在苦恼朝野之上门阀掌权、派系林立呢,正好借此机会,重新划分势力。”

涉及朝政的事,众人闭口不言,无论何时,做事都需小心翼翼。

施哲满不在意众人的态度,议论朝政这等事情,在洛朝管得很严,若是谁谁谁在街上骂了京都哪位大官,若是身后无人无势,第二日便会被衙门抓去大牢,免不了一顿板子伺候。施哲接着转移话题,继续说道。

“修建水泥路的事情暂时定下,等我向朝廷上奏得到回复后,再议。因为瘟疫一事,新商路延后了多日,在朝廷的旨意尚未到达之前,有的是时间讨论。接下来是第三件事情,关于工厂的扩建与新一批工人的招聘。”

“水泥厂、砖头厂的扩建首当其冲,不论是工厂也好,新商路也罢,包括西南两省药材厂的修建,皆是离不开水泥、砖头,另外朝廷方面向工厂预定了一大批水泥,当下两个厂子的工人数量、原材料储备都已捉襟见肘。宣传部尽快拟定招聘告示,此次大规模招人,不局限于永嘉一地,尽量往西去,在各处城镇、村庄招人,要求是有力气的男工,不可身染大病,在官府处无犯罪记录即可,薪资待遇按照工厂当下的标准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