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杨青着手防范同时,殊不知城中却是火热朝天,阁老府上,李东阳看着门生递上来的几张纸,目光中充满了诧异。
尔后起身回到书房,按照纸上的法子算了起来,验证后,眼神中更是流露出深深的震撼。
“竟还有这种巧妙的法子,堪称鬼斧神工啊。”
李东阳摸着下颚的胡须,惊叹了一声,尔后对着下边门生道:“你这算法从何而来?”
白衫书生恭敬道:“回恩师话,这是学生从同窗那儿得来。”
李东阳又追问道:“这法子是你那同窗想出来的?”
“非也,听闻是出自锦衣卫之手。”
李东阳一怔,很是意外,神色比起刚得到这门算法还要震惊。
但忽然又有些玩味,“锦衣卫的那帮蛮子想出来的?倒是有些意外。”
顿了顿,尔后道:“可曾知道是何人?”
“学生听闻是城南的百户,杨青所创!”
“锦衣卫中还有这么一号人吗?”李东阳闻所未闻,许是高居庙堂久了,后生都不记得了。
随之叹了口气,“真是岁月不饶人啊。”
白衫门生又道:“恩师还是老当益壮,而恩师未曾听闻杨青此人也是情有可原,只因是新上任的百户,不足半月。”
李东阳听着却是摇了摇头,随后又道:“奉学你先回去,老夫这便进宫一趟,数算中能有此法,该是读书人之幸,天下人之福啊。”
奉学瞧了眼窗外的天色,犹豫下,还是开了口,“恩师,当下临近黄昏,要不等到明日吧,也不差这一时。”
“今日之事今日毕,陛下早日知道此法,就能早日推行下来,天下之人也能早日掌握。”
“恩师果然心怀天下,学生钦佩。”随后奉学也就起身告辞了,“那学生就先行告退,改日再来拜见恩师。”
奉学走后,李东阳立马喊来府上下人,驾着马车朝着皇城而去。
……………………………………………………
弘治中兴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并不是靠着运气就能令天下昌运,百姓安康。
这是跟当朝皇帝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眼下已是傍晚时分,弘治仍旧坐在上书房中,批阅是手里的奏本。
虽然司礼监会替他分担一部分,但也只是审批一些小事,一些国家机要,关于政权及各地钱粮之事还得由朱祐樘亲自来办。
近些年来,朱祐樘的身子已是一天不如一天,这才刚行冬至,御书房内已经架起了火盆,炙热的火焰将房内的空气升至就月份的气温,朱祐樘的脸上泛着一抹红晕。
在御书房坐了一下午,脖子着实有些酸痛,刚起身活动开,门前的太监屈身进来了,“启禀皇上,李阁老求见。”
弘治瞧了下天色,“这个时候进宫,难道突发了什么事?”
带着疑虑,道:“宣!”
“是皇上。”
太监退出去后,李东正就踏进了御书房,“老臣见过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