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8章 苏辙 7(1 / 2)快穿之我那迷人的老祖宗首页

欧阳修此人对于有才之士,很乐意去当那个伯乐。

欧阳修不仅欣赏苏洵父子三人,同时对于王安石此人也是十分赏识。

一日欧阳修组织了一场宴会,期间他将二人介绍给彼此结交。可苏洵不知从何处听来,听说王安石此人待人接物不拘小节,平日里不修边幅,与友人聚会之时也从不主动与人交谈,只知道盯着桌上的美酒佳肴,怪异得很。

只因他一开始便带着偏见看待王安石,心中自然对王安石的印象是极差的,他认为王安石此人绝非同道中人。

见王安石在席间也确实如同听闻的那般,当时便对着欧阳修说道:“吾知其人矣,是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天下患。”

更是在不久后,王安石的母亲去世时,当时在京都与之相识的官员友人都去王府吊唁,唯独苏洵不但不去吊唁,还写一篇《辩奸论》影射,至此两人之后有了过节。

对于苏洵在外应酬发生的这些事,兄弟二人此时还不甚了解,二人虽都自负有些才学,可也清楚的知道人外有人这个道理。无心关注其他,每日与彼此或寺庙中的其他学子探讨学术,求知补短。

嘉佑二年(1057),宋仁宗任命礼部侍郎兼翰林侍读学士欧阳修为主考官,龙图阁直学士梅挚,翰林学士汪珪,起居舍人知谏院范镇,知制诰韩绛,一同主持此次的贡举。

国子监直讲梅尧臣主持会试。

二月会试,会试的科目是先考策,次考论,再考诗赋。苏轼考得会试第二名,苏辙高等。

三月殿试,宋仁宗在崇政殿主持策问,考题则是《重申巽命论》。苏轼殿试中乙科四甲,苏辙五甲高等,兄弟二人殿前钦点为进士。

太平兴国寺内,苏洵听着其他院落传来阵阵祝贺声,等了许久也不曾见到二子归来,此时也不由的担心起来:“也不知,他们二人如何了…”

苏洵开始坐立难安,不时在屋内来回走动。

终于在半个时辰后,所居住的浴室院门前也热闹了起来。

同住在浴室院的其他学子们见苏轼苏辙归来,恭贺道:“子瞻,子由恭喜恭喜啊。”

“同喜,同喜。”兄弟二人作揖回礼。

一阵寒暄后,苏轼苏辙二人一进浴室院,就看到了站在院里的苏洵。

两人行走间举步生风,一同向苏洵行礼:“父亲。”

苏轼笑如满面春风,朗声道:“父亲,咱们进屋再说。”

苏洵坐在上首,听着苏轼讲述今日殿试的情形。赞赏之余又警戒了二子莫要骄傲等等…便让二人去休息了。

苏洵见到儿子们成为进士,自然欣慰万分,只是心中也难免感触良多,子瞻(苏轼)二十二岁,子由(苏辙)十九岁能一次登科,为何他却是屡战屡败。

夜里他站在窗前,看着窗外的夜空,语气悠悠:“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莫道登科难,小儿如拾芥。”

苏辙回到屋内,提笔给家中的母亲娇妻各自写了一封家书。之后分别又给韩琦、欧阳修也各自写了一封信。

金榜题名是世人的四大喜事之一。而作为新科进士的苏轼苏辙二人这些天也是十分的忙碌。不但要去贡院祭拜孔子,还要一一去拜见京城里的文学前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