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二章 陆承渊(1 / 2)九雷原上首页

陆承渊已经到了东固山郡。

——作为景煜帝派往羽族的使者。

横断山以东、星月海以西的狭长地带,便是东固山郡的所在。东固山原先并没有当中“固”字,只是称作东山郡,但是前朝夏氏时期,东山郡一直被羽族占据,称为落日城。直到本朝先祖武德皇帝,才将羽人再次赶入星月海,武德帝亲自在东山郡中间加了一个“固”字,以期东山永固之意。

然而,文和帝年间修文偃武,羽族人卷土重来,再次占据了东山郡,直到治中末年,当年还是宁白侯的宁景煜和一个偏将军的陆清明联手,大胜羽族又夺回东固山。这数百年间,东山郡易手数次,就在最近的景煜十九年,还发生过一次大规模的宁羽战事,如今的兵部尚书、东山贺氏的少主贺般,枢密院签书院使卫新音,便是在那次战事中大放异彩。

“东固山西有横断山以为屏障,东临广阔的星月海,南与海宁郡隔夏江对望,北侧横断山与星月海隔的极窄,山阳关为其咽喉。对中州自西而来而言可谓有天险,而对于自东渡海而来的羽族人来说,倒又似一片坦途——你没见过羽族人的水师,不是咱们在夏江上见到的那几艘破船可比的。”

方寒向着陆承渊指点道,他原本就是东山人,当年跟随贺般进京进入羽林卫,跟陆承渊结下同袍之谊,如今跟随贺般回到东山。因此陆承渊到了东山地界儿,方寒少不得要尽一份地主之谊了。陆承渊奉命出使羽族,贺般、方寒也要从上京返东山,着手准备全面北伐之事,陆承渊便随方寒一道沿夏江顺流而下至东山。

“水师极耗银钱,非有东南诸郡之富饶,恐怕也养不活水师这几条破船。”陆承渊接过话来笑道,“东山贺氏一半的银钱,也都花在靖海营上了吧。”

宁朝共有两支水师,一支便是夏江水师,游弋在夏江江面以及海宁郡外的海域,驻地在海宁;另一支便是东山水师,也就是东山三营中的靖海营,相比于前者,后者才是宁朝跟羽族作战的主力水师,因此出身东山的方寒言语中自然是瞧不起夏江水师的,私下里甚至说耗费了东南诸郡不知多少银钱,都喂了狗了。

“还是羽族人阔气,据说战船造起来跟下饺子似的,作战的时候也从不疼惜。”方寒指着东山港上来往的商船和热闹的码头说道,“光从商贸这一项,就不知道赚了我宁朝多少银钱。”

可是东山贺氏从这贸易中也不知道赚了多少钱呢,陆承渊心想,还有每年从东南诸郡走海路输往朔方、宣府的粮饷,走这条东山贺氏庇护下的海路,停靠在东山港,贺家都要抽成——没有这些钱,东山贺拿什么去供养这支宁朝第一水师?

不过看着繁华程度毫不逊色于上京城九条巷码头的东山港,还有远比龙船河上行驶的漕帮的那些漕船高大许多的海船,陆承渊也是大开眼界,尤其是站在码头上远眺大海,着实有一种雄壮开阔的景象,使人不由的生出万丈豪情。

二十多年前,我的父亲,便是在这里同羽族人作战。

“方将军!”

忽的一声招呼,陆承渊转头望去,却是一位矮矮胖胖的商人,身着朱红色的华服,从停泊的商船上走了下来,脸上堆满了笑容,不住的向方寒拱手示意。

“便是他了。”方寒对陆承渊低低说了一句。

来人名叫洪轩之,是一位往来于东山港和羽族间做生意的商人。今日方寒与陆承渊相约至东山港码头,主要便是为了来见此人。要想生意做的安稳,就必须和当地的官府打好交道,这位洪轩之想来就是其中的翘楚了——看他跟方寒打招呼之间的熟稔,要知道,方寒已经是镇海营的偏将军,更是贺般的心腹。

这一次陆承渊出使羽族,是私下的会面,因此才用陆承渊这样一个景煜帝信的过的人作为使者,否则正式的出使使者该用礼部或者鸿胪寺的那些官员。既然是私下会面,就必须找到一些跟羽族的权贵们搭上线的机会,往来于两地的大商人当然是其中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