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狼似乎还是想不通为什么一代武学宗师闻人熹会被要挟。
他抓了抓头,皱眉道:“高句丽路途遥远,又有长白山天险,易守难攻,也会怕安禄山?”
易林淡淡道:“正因为是边陲小国,才经不起长年战火呢。安禄山能把河东、平卢和范阳三镇治理得整整有条,可谓有能耐,要对付一个小小的高句丽自然是手到擒来。”
小狼一针见血地说道:“苦寒之地,征战难行,即使安禄山兵强马壮,也不足以攻下高句丽。”
易林啧啧叹息道:“其实并不需要攻破,只需要大军压境,或者派人极尽骚扰,便足以让高句丽难以喘息,不得安宁。实力悬殊,弱肉强食罢了。”
御剑门自然是不怕安禄山,但高句丽却还有许许多多手无寸铁的黎民百姓,他们可经不起河东铁骑的践踏蹂躏。一柄剑便能换来高句丽的和平,何乐而不为呢,御剑门作为守护高句丽的国教,最终还是会选择妥协。
闻人熹乃得道之人,不会因为青离剑是所谓的镇门之宝而致高句丽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作为一个识大局、明事理的国师,他断然干不出那等自私自利的事情。
经过易林的一番分析,小狼恍然大悟,知道世间之事因果相关,即使武功地位斐然的闻人熹也一样会有身不由己的时候。
小狼叹息一声,忽然问道:“不过话说回来,御剑术真有那么厉害吗?”
易林神色缅怀,仿佛在回想古老的故事一般。
在此之前,他虽然没出过东极岛,但每当有江湖人士来易夏庄拜访易老头时,经常会带来最新的《武林轶事》,所以他对武林发生的事情也有所了解。
对于《武林轶事》,他每次都如获至宝,细细品读书中记载的武林轶事。
这些年,江湖中英雄辈出,文士风流,让人热血沸腾,于是他对岛外的向往便又多了几分。再加上他喜好读书,博闻强识,许多典籍都如数家珍,所以对这些历史悠久的门派自然是了解甚多。
易林淡淡舒了口气,眼光内敛,定了定神。
他姗姗说道:“据《武林轶事》记载,御剑门创立至今已有七百余年。西汉的时候,年纪轻轻的剑客苏游在终南山败于当时的道家宗师独孤尽,心灰意冷之下,一人一剑出走天山。苏游天纵奇才,在茫茫雪原悟得御剑之术,然后几经辗转,由西北至东北,翻过长白山,最后到了高句丽。”
小狼忍不住惊叹道:“哇,这么精彩!”
易林说道:“精彩的还在后头呢。当时高句丽与比邻的一个叫蚩的部落开战,正处下风,苏游凌空踏风而至,从天飞降,犹如神迹降临。他挥剑成虹,风卷残雪,帮助高句丽一举击退凶狠残暴的蚩部落,将高句丽从灭亡的边缘挽救回来。危难解除后,在女皇的盛情邀请下,苏游留在了高句丽,创立御剑门,从古至今,长盛不衰。”
易林说的形象生动,苏游的英姿如在眼前。
小狼听得目瞪口呆,心神向往地赞叹道:“没想到御剑门和高句丽还有这么一段传奇故事!当真是精彩绝伦。”
易林淡淡一笑,继续说道:“其实御剑门在中原地区流传的故事并不多。高句丽苟安于长白山以东,路途险阻,除了按时纳贡,极少与中原来往。因此御剑门自创立以来,门下弟子从不踏足中原,更不和中原武林打交道。”
高句丽乃世外之地,远离中原。
有不少中原的武林人士为了逃离恩怨仇杀,都冒险翻山越岭,在高句丽隐姓埋名。
御剑门的弟子虽然也热衷于追求武学境界,但却从不屑于踏足中原。
小狼还在为御剑门没有在中原开宗立派而感到惋惜。
他难以置信地叹息道:“御剑门一次都没有来过中原吗!”
易林若有所思,似乎想到了些什么,说道:“除了三十年前,茗剑山庄的庄主夏默为了追求剑道巅峰,曾与御剑门的掌门闻人熹约战于天山之巅。”
小狼惊讶得合不拢嘴,追问道:“谁赢了。”
易林摇头说道:“不清楚。毕竟那场比武没有见证者。最近数十年,从来没有中原武林人士千里迢迢去高句丽挑战过御剑门,所以即使是《武林轶事》,对御剑术的记载也并不多,只有简简单单的一十六字:悟道雪原,天地唯白,心之所至,人剑合一。这十六字也是夏默对闻人熹的评价,被轶史阁录入《武林轶事》中,可见御剑门剑术之超凡入圣。”
小狼入迷地听着,目光流转,仿佛看到了当年天山那场巅峰之战。
他痴迷武学,对易林口中的御剑门充满了向往。
说起这些武林典故以及江湖往事,易林兴致勃勃,意犹未尽。
他接着说道:“我想,当年苏游在和道家宗师独孤尽比武之后,多少受了道家的影响,所以悟出来的御剑术也有点道家的韵味。不过这也无可厚非,天下各家,本就同源,相比之下,道家更得自然之奥义。道法自然,自然可生万物,道可道,非常道。将来如果能有幸阅读一下道家宝典《太玄经》,则此生无憾矣。”
道家作为当今中原最为重要的三大思想之一,从古至今,源远流长,有许多博大精深的学说流传下来,什么《道德经》、《易经》等等。其中最为神秘的莫过于杨雄所着的《太玄经》,听说读之可窥天道。
前有老子着《道德经》后骑青牛出函谷关去往西天,后有杨雄着《太玄经》弃剑投崖而羽化登仙,可真是一个个传颂千古的佳话,难怪道家思想可以长盛不衰。
易林对《道德经》、《易经》可以说是滚瓜烂熟,但对《太玄经》,他却是一无所知。
唉,国学博大精深,以前怎么就没想过好好学呢。易林心中懊悔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