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缇英叹口气:“这两个可怜的孩子。”
车上的男人有气无力地喊道:“天都黑透了,你还在忙活啥?”
王缇英:“这就走。”
王缇英走向自己的三轮车,一步三回头,看着这两个孩子站在原地没动。
王缇英把车开过来,坐在车上道:“你们俩去哪里?我开车送送你们?”
女孩:“我们没地方去。”
王缇英:“要不,跟我到村里去?我家住在前面的村子里。这里晚上不安全,狐狸、獾、还有蛇、老鼠都会出来的。你们这么小的孩子,怎么过夜呀。”
女孩刚要张嘴,被男孩拦住,拉到身后。
王缇英摇摇头,发动马达,慢慢开车从他们身边过去。
开出一百米左右,王缇英又把车停住,转回头去跟男人说:老头子,涵洞里有两个孩子,天都黑了,怪可怜的。要不咱接回家住两天?
男人有气无力地道:“自己都养不活,还要再添两张嘴?”
王缇英生气地说:“你这话我就不爱听,谁过日子没有个七灾八难?刚才听那女娃说,他们的爹妈都死了,他们是孤儿,正好咱们没孩子。我看着他们挺顺眼的,就当自己孩子养着,如果不巧被人家认回去,就当做了善事。对你的病来说,也算积德,不比烧香拜佛强?”
男人憋了半天,嗡声嗡气道:“这个家我是个废人,你做主吧。”
见男人松了口,王缇英又把车倒回去,下车。对男孩说:“孩子,我叫王缇英,就在前面村子里住。我和俺男人没孩子,今天遇见你们也是缘分。你们俩愿不愿意跟我们过?”
男孩听了此话,迅速爬上车去,看了看车上的男人,跳下车来,好像已经验证了王缇英的话为真。反问:“您真得愿意收养我们俩?”
王缇英:“你看你这孩子,俺王缇英从来没说过瞎话,还会骗你小孩子?”
男孩依旧警惕地问:“你们真是前村的?”
王缇英:“真的。我和男人农闲的时候做点小买卖,男人有病,所以我当家,收养你们他也同意了。”
男孩扑通跪下,又拉妹妹也跪下。
男孩:“我有两个条件,您能答应吗?”
王缇英:“还有条件?什么条件?”
男孩:“第一不要卖了我妹妹;第二、不要打断我的腿,让我去讨钱。”
王缇英:“你这孩子,俺咋能做那种没人味的事?”
男孩咚咚咚磕了三个响头:“娘,我叫托尼,妹妹叫珍妮,您以后就是我们的亲娘,谢谢您收养我们。”
王缇英抱着两个孩子道:“我没有生育,最喜欢孩子,做梦都想有自己的孩子,老天爷开眼了,送我一对儿女,我今后会把你们当做自己的亲生骨肉!”
两个孩子也哭成一团。王缇英高兴地流下眼泪:“好孩子,快起来,咱们回家!”
王缇英把两个孩子抱上车,开车赶路。
当晚,王缇英给两个孩子换了衣服,洗了澡,又做了一桌子饭菜,两个孩子狼吞虎咽,王缇英看着两个孩子吃得香甜,高兴得又笑又哭。
男孩吃完一碗面条,显然没吃饱,又眼巴巴地看着锅里,王缇英把自己的那碗饭推给他:“吃吧,吃吧。你正是长个子的时候,多吃点长得高。”
男孩风卷残云又吃完了这碗面,王缇英只好把丈夫没吃的那碗面又给了男孩:半大小子笸箩猪,正是能吃的时候,不够我给你再下面。
男孩吃完第三碗面的时候,突然哇一声大哭起来。
王缇英:“这孩子,怎么又哭起来了?我这就给你下面去。”
男孩跪下,又给王缇英磕头,边磕头边发誓:“娘,您是好人,我明天就帮您干活,我什么都会干!我长大要挣很多很多钱,我要给您和爹养老送终。”
王缇英哭得泪眼婆娑:“这孩子,说话尽往人心窝里送。好孩子,咱们以后就是一家子的亲人。这是老天爷给的缘分啊。本来今天你爹病了,我不想去赶集。东临做生意的张姨来找我,说最近大集上货下得快,我也就一起去了。回来的时候又耽误了时辰,正好碰上你们。这不是缘分嘛。”
两个孩子也跟着哭。
王缇英:“光顾得高兴了,忘了问你们哪里人,姓什么,几岁了?”
女孩道:“哥哥叫托尼,10岁,我叫珍妮,7岁。我们家在山里住,爸爸妈妈翻车摔山沟里死了。”
男孩托尼说:“娘,我们的爸妈生了我们,却不能养我们,我兄妹俩以后就跟您姓王吧。”
王缇英:“跟我姓?也好,反正我和你爹都姓王。明天我去给你们报户口,就叫王托尼,王珍妮。嗯,托尼,珍妮,名字好听,有文化,像是洋娃娃的名。你们爸妈是干嘛的呢?”
托尼:“爸爸曾说过,他们原来住在城里,我出生的前一年,他和妈妈搬到了山里。种地,种草药,养鸡养猪。我们从小就住在山里,那里只有我们一户人家。我和妹妹都没上过学,我爸妈教我们认字。”
王缇英:“你妈妈有没有告诉你们,都属什么的?
托尼:“妈妈说,我属马,妹妹属狗。我的生日是十月初二,妹妹是七月二十三。“
王缇英掐着指头算了算:“我明白了,你是1990年出生,你妹妹是1993年出生。”
两个孩子点点头。
王缇英:“你爸爸妈妈有没有说,他们为什么要从城里搬到山里住呢?”
托尼和珍妮都摇头。
王缇英:“你们家有没有亲戚?”
托尼:“妈妈活着的时候,曾经给我一张照片,我拿给您看。
托尼从行李中取出一本识字课本,送书里翻出一张黑白照片。上面是两个女大学生在教学楼前的合影。”
托尼指着一个左边留着辫子的说:“这是我妈妈。”
又指着个子稍高一点,明眉皓齿的一个女学生说:“这个是我姨,我妈说她家在东莱,她是妈妈的同学。妈妈说我长大了,可以带着妹妹找她。妈妈爸爸死后,我和妹妹没亲戚可以投靠,就扒火车来到了这里。”
王缇英仔细看过照片,喃喃道:真是苦命的孩子啊,不过有照片就好办多了。这里是东莱的郊区,住些日子我带你们去市里转转,说不定哪一天,就能见到你们的这个姨。
女孩珍妮偎依在王缇英怀里:“娘,我不想找姨了,我就跟娘住。”
男孩咬着嘴不说话。
王缇英搂着珍妮,泪眼婆娑。
四
王缇英在民政局办公室咨询收养手续。
女工作人员翻看着材料,道:“你需要证明自己无子无女,而且有经济能力抚养这两个孩子。”
王缇英:“中,中!”
王缇英领着两个孩子去派出所办落户手续。
一个户籍警对王缇英说:“这俩孩子没有出生证,怎么证明出生于1990年和1993年?”
王缇英:“托尼属马,珍妮属狗,您换算一下,正好是90年和93年嘛。”
户籍警不耐烦地:“我不会换算,你让社保局出证明,把钱交了,把社会抚养费收据带过来才能落户。”
王缇英:“他们不是我生的,不算超生吧,怎么收养个孩子还要罚款?”
户籍警:“那不叫罚款,叫社会抚养费。”
王缇英:“交多少?”
户籍警:“我也不太清楚,你去问社保局。不过,你收养两个孩子,少说要二三十万吧。”
王缇英咬着牙:“行,我交!人家养个孩子长这么大,也得花钱,就当我生的、养的。”
此后几天,王缇英卖了城里的一处铺面房,一头牛和一辆车,凑够了30万元,来到社保局交两个孩子的社会抚养费。她用一只蛇皮袋子装了三十万元,有些钱是零钱。收钱的工作人员嫌钱零碎和脏乱,一边点钱一边捂着鼻子,露出嫌恶的表情。
王缇英心里怀了幸福,顾不上看人家的脸色,办完交费手续,又去派出所给两个孩子落户。
户籍警看着材料,道:“你丈夫有病,你一个人收养两孩子,还交了30万?你从哪里弄来的钱?”
王缇英:“庄户人,做小买卖的,哪有钱?我把东关娘家的一间铺面卖了,还卖了车和牛,借了好几万,才凑齐30万抚养费。”
户籍警感叹:“嗯,不错,让这个王托尼以后孝敬你吧,也不枉你收养他们兄妹一场。”
户籍警把新的户口本交给王缇英。户口本上显示了王托尼和王珍妮的名字。
王缇英又带着两个孩子去学校办理入学手续。
校长:“这俩孩子一个十岁,一个七岁,都没上过学?那就都从一年级读吧。”
王托尼:“我要从五年级读。五年级以前的课程我妈都教过我了。”
校长:“是吗?怎么证明你是五年级的程度?”
王托尼:“我能背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数学能做四则混合运算。”
校长:“那就从三年级读吧。你年龄太小,读五年级不合适。”
王缇英:“快感谢校长。”
两个孩子给校长鞠躬:“谢谢校长。”
白天,托尼、珍妮背着书包去上学。
放学后,托尼帮王缇英干活,喂猪。
王缇英在日记中写道:我捡的这两个孩子,没有户口,来历不明,政府不给落户。没有户口就不能上学,我不敢耽误了孩子的前程,卖了三间娘家分给我的铺面房,卖了一辆三轮车和一头老黄牛,交了三十万社会抚养费,总算给孩子落了户,上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