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皇一生光明磊落,绝不能背上骂名。
一般来说,从肝损伤到死亡是需要有时间的。宴间
李小五望着众人纷纷取用那道很符合罗刹口味的甜味肉菜,心中告诫自己,喝完酒就忘了这事。
厨子手艺不错,苏沃洛夫吃了 2块,库图佐夫吃了 3块
其余被众人瓜分。
馋嘴的家伙们,分散了剂量。
……
宴上没有黄酒,而是山西的高度白酒。
使团很开心。
乌拉和烈酒,是罗刹人走向死亡的最隆重仪式。
酒酣人醉之时。
李小五猛然起身,举杯:
“诸位,为了军人的荣誉,干杯!”
“未来我们会在战场相遇,但今日,我们依旧是朋友。”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使团全体起身,举杯,齐刷刷高呼。
“乌拉”
屋顶震动。
外面站岗的士兵纷纷侧目。
……
一队吴军骑兵护送使团越过无秩序的哈克萨汗国,抵达里海之畔。
沿途,
苏沃洛夫惊讶的发现对手蚕食土地的速度有点快。
附庸圣彼得堡的哈萨克汗国亡了,两国中间的缓冲带已经没了,牧民沦为各方奴隶。
进入棱堡之后,他火速撰写了 5封书信,令骑兵飞速送去圣彼得堡。
关键内容就 8个字:
敌人很强!开战在即!
……
圣彼得堡,冬宫。
野心勃勃的叶卡捷琳娜二世在大半年前就从各个渠道得知了吴国的战争威胁,当时她就勃然大怒,发誓要让吴国付出代价。
一路开疆拓土让欧洲刮目相看的女皇,岂是无能之辈?
女皇震怒,备战工作随之拉开帷幕。
征召农奴、军事训练、生产军火、雇佣外籍军官、向各国银行家借贷军费。
这半年里,
西欧各国的银行家和退役军官频频出入冬宫,他们每个人的脸上荡漾着幸福的笑容。
“要打仗了,耶”
“好想看到血流成河啊。”
……
罗刹是一个很奇怪的封建农奴帝国,对领土、海洋有着病态的渴求,可谓永无止境,贪得无厌。
同时习惯出尔反尔,向来被欧陆诸国所排斥。
世人有一个错觉,领土庞大的罗刹人一定很擅长战争。
实际恰恰相反。
从彼得大帝开始,罗刹人在开疆拓土的路上就不断打败仗,可谓是屡败屡战,屡战屡败。
那么问题来了。
败的这么惨,怎么不亡国?还能开疆拓土?
这符合常理啊。
……
那是因为,罗刹人的神经太粗了。
输了?
没事,继续打。
只要人没死光,就一直打下去, 10个农奴换你 1个士兵,不依不饶,打到地老天荒。
野蛮的韧性。
残血复活的基因密码。
全员“漠视死亡”的性格。
再加上铁血手腕的叶卡捷琳娜二世,终于造就了一个庞然大物。
另外,也不可忽视罗刹人的学习能力。
从彼得开始,他们就没停止过向各国学习军事。光学还不够,罗刹军队里充斥着大量的外籍军官,数目之多,令人瞠目结舌。
只能说,历史的真相是隐藏在尘埃当中的。
……
这半年内,
各路情报被汇总至冬宫。
哈萨克战场的过程鲜为人知。
南洋战场,全程没有秘密。
除了后膛枪和铁丝网尚属秘密。吴军四剑客——蒸汽明轮船、米尼弹、线膛枪、火箭弹,正被欧洲各国争先效仿。
实际上
线膛枪早就问世了,只是各国未曾大规模装备。
蒸汽明轮努努力也能够得着,不是什么黑科技。
米尼弹更没有技术含量,只是概念革新罢了。
唯独仿制火箭弹让各国有些头疼。
总之,和平归和平,军备竞赛不能停。欧陆对吴国的军事工业产生了极大兴趣。
……
叶卡捷琳娜野心勃勃,但做事谨慎。
她准备从各地调集 30万兵力在中亚和野蛮的吴人掰一掰腕子。
目前各地援兵还在陆续集结中。
可笑的是,这 30万人甚至做不到人手一杆火枪,其中至少 20万人是临时征召来的农奴。
真正的精锐士兵有 2万,另外还有 2万顿河哥萨克骑兵。
其余都是来自西西伯利亚总督麾下的治安军。
对此,各国倒是很习惯。
罗刹是这样,每次都是这样,用大量的廉价灰色牲口去撞击子弹,然后靠刺刀笨拙的赢下战争。
说罗刹是大号大清,实际上是给大清脸上贴金了。
农奴的神经比绿营兵粗多了。
他们真的不怕死。
极度恶劣的生存环境,“活着没什么指望“,“死了也挺好”。
正如众多罗刹文学作品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啊,我是一个罗刹人,我很想死
当阵地上响起第一声乌拉
我浑身的血液都在沸腾,我一秒都不会犹豫,我发誓要把我的热血淋在你的脸上。
……
吴廷也在增兵。
第 2军团、第 9军团和第 2派遣军奉命开拔至伊犁河谷,陆军大臣林淮生也来了。
如此多的士兵涌入伊犁,后勤压力不小。
好在吴皇圣明,这几年里大举开发伊犁。
粮食满仓、钢铁充裕、牛羊遍地。
粮食自给自足,储备了好几年。后勤压力最大的一块环节,去掉了。
李小五带着一群军官迎接,众人单膝跪地。
“参见林帅。”
“嗯,先吃饭,然后带我看看伊犁的城防和军工。”
林淮生一如既往,做事风格干脆简洁,和传统格格不入。
他在陆军部威信很高。
不爱摆场不拘小节,从不折腾下属,也不会苛责下属,有功必赏,有罪必罚。行事风格和陛下有些相似
……
第 2军团灵魂人物郑河安病逝,之后陛下的侍卫陆舟接任,空降主帅和皖北军官们磨合的不顺利。
一年后,
李郁再次换帅,令把兄弟胡之晃接任第 2军团。
胡之晃是河南商城人士,和皖北同属于“创业带”,文化接近。
果然,
第 2军团接受了这个老乡。
一时间,军团内部各项训练推进顺利。
陆舟回皇宫接任侍卫长。
这也从侧面证明了李郁的一个理念,军权无法通过橡皮图章取得。掌握军权,一靠威信,二靠后勤。
所以,
吴廷从一开始就单设参谋本部的决策很英明,参谋本部掌管后勤,可以制衡前线军团。(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