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19章 雅克萨烽烟先起(1 / 2)大清话事人首页

伊犁直隶府。

林淮生亲自巡视了伊犁纺厂、伊犁钢铁厂、以及木材厂、砖瓦厂、瓷器厂、造纸厂、食品厂、还有牧场。

不亲眼看一遍,他不放心。

打仗打的是后勤。

此地距离内地数千里,一旦物资有缺就是致命伤。

在巡视钢铁厂时,他询问了一个关键问题:

“煤矿和铁矿石来自何处?”

厂长连忙介绍:

“禀大臣,煤和铁皆来自伊犁本地。”

林淮生诧异:

“小小伊犁,居然同时拥有煤矿和铁矿?”

“禀大臣,此乃上天护佑我吴国。伊犁铁矿品味相当高,比马鞍山露天铁矿高多了。”厂长是从马鞍山重工第一锻造车间主任转职而来。

“好,好。”

巡视完毕,林淮生大为放心。

陛下说的没错,伊犁是块宝地。

农业环境优越,工业原料充足,且无自然灾害。以伊犁为基地,西征军后勤不是问题。

……

不过,眼下也不全是好消息。

卫生署派驻官员求见林淮生,他对地区的卫生情况表示了极大的担忧。

“林帅,各地患病之人数不胜数,医生和药物长期捉襟见肘。下官查过地方志,这里每隔三五年瘟神就要来一次,人畜死亡无数,触目惊心。”

林淮生猛然抬头,眼神冰冷。

盯着汇报之人:

“需要怎么做?”

“下官建议组织一次彻底的全面的卫生大扫荡。”

“需要多少时间?多少银子?多少人力?”

“最少 80万两, 4个月时间, 3000夫役,还需几百兵压阵。”

林淮生点头。

吩咐一旁的参谋:

“ 3天之内,满足他的所有要求。”

又盯着卫生署官员:

“半年内给我一个没有隐患的伊犁基地。做的好,本官亲自上书给你请功,做的不好,军法从事。”

“是。”

……

1784年末。

伊犁直隶府忙的鸡飞狗跳。

官府出面组织——清理垃圾,挖设厕所,焚烧病死牲畜尸体,建公共浴池。

宣传文告贴在城内。

众人议论纷纷。

一听识字之人,正大声朗读:

文告内容直白,文盲也听得懂。

伊犁的新移民多数是文盲,识得几百字就能混个像样差事,秀才就是文曲星一般的存在。

帝国的教育卫生事业长期滞后,可见一斑。

但吴皇也无奈。

经费有限,只能在立竿见影的领域。

没办法,自己寿命有限啊。不在有生之年搞出点辉煌实在的功绩,难道打好基础留给儿子吗?

人人赞颂汉武帝,赞颂文帝的又有几人?人人铭记秦始皇,几人记得孝公?

李郁坦然承认自己是有私的

若没有一丝私心,当皇帝做甚?

……

念完,众人面面相觑。

官府来真的了?

文告内容:

第一段卫生科普,第二段阐明官府措施,第三段是威胁警告。

伊犁直隶府被划分为 500处格子,卫生队分格做事。入户检查,督促百姓清理垃圾,集中焚烧掩埋。

每家都必须挖出符合要求的旱厕,道路和城镇必须挖公共旱厕。

各镇都要建起公共浴池。第一次去免费,后面一月必须去一次。

填埋居住区域附近的水洼。

随地大小便,鞭笞 10下,罚款 50文。

随地吐痰,罚款 10文。

不洗澡,罚款 10文。

不按规定掩埋病死牲畜者,全家流放回原籍。

……

有移民阻挠卫生队,随即被士兵镇压。

吴廷做事夙来是冷酷无情的。

3个军驻扎在伊犁,天王老子下凡也掀不起浪。

半年后,

“卫生大扫荡”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代价是击毙 132人,罚款 3万人次,流放 520人次。

被流放之人痛哭流涕,死也不愿放弃刚开始的新生活回那陌生老家。

士兵们冷漠的击毙了部分人,其余人胆寒动身。

陛下曾说过:

我们的文化,坏就坏在该严厉时不严厉,该通融时不通融。

涉原则时,心软。

宜宽容时,心硬。

负责此次卫生行动的官员显然深谙陛下教诲,时常告诫卫生队:心软不得。

……

杀鸡儆猴,效果斐然。

短短数月,伊犁直隶府焕然一新。

林淮生带着卫兵便装走访了多处,对所见之情况很满意。随即实践承诺,给该员上书请功。

卫生措施基本落实到位。

除了洗澡,这个不好检查,只能睁只眼闭着眼。待手头宽裕了,大家就愿意钱洗热水澡了。

谁不喜欢享受,只不过是条件不允许罢了。

古罗马把公共浴池作为少数公民的福利。

2000年后,热水澡依旧只属于少数人。

今年,伊犁钢铁厂和军工厂合并升格为帝国的四大重工之一,才被批准修建了澡堂和学校。

……

为了适应形势需要

去年,李郁下旨昭告天下,除京畿、边疆、枢纽城市以及后勤重仓之外,各地不再修缮城池。

经费要在刀刃上,与其修城,不如修路。

先修省际道路,再修州县道路。

水泥产量永远不嫌多。

钢铁产量永远不嫌多。

吴皇的“大包大揽”令所有商人振奋。

既然朝廷兜底,那还怕个什么?扩张!投资!

许多商人开始跨行经营,在各省投资民营水泥厂和民营钢铁厂。

产品出厂就是银子。

朝廷兜底收购。

水泥拿去修路,钢铁拿去架桥。

……

吴廷审时度势,开启了一轮基建狂潮。

下一年度,

江北省治黄工程拨款 600万两,各省 42处水利工程拨款 450万两,省际水泥道路网拨款 330万两。

特殊的是,这些工程全部以外包形式丢给了民间商人。

总包揽活,再找分包。

朝廷只限定工期、时间、质量,以及最低工钱。其余一概不问,撒手不管。

吴廷重臣纷纷感慨,越来越看不懂陛下了。

有人劝谏陛下,商人贪得无厌,必定会想办法多挣钱。

陛下从善如流:

“爱卿所言极是,增加一项招标,在松江府修一所条件好点的监狱。”

消息传出,帝国哗然。

……

财政大臣胡雪余感慨:

“帝国进入了史无前例的高速发展期,金钱海啸一般入库,海啸一般出库。钢铁和煤炭产量每年翻番,中产数量快速增加,世面物价逐年下跌,唯独人工价格逐渐攀升。”

江南地区的人工价格涨势最快。

不过,

大部分商人还是选择将厂址开设在长三角和珠三角。

其余地区只考虑大型采矿业、大型冶金业,或者是一些小型加工厂。

李郁对此一点都不意外。

工业的蓬勃发展是基于很多因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