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章:杨芳(1 / 2)朕,崇祯!挽明求长生首页

“微臣领旨。”

钱谦益以袖拭泪,哽咽道:“对平西伯,陛下都能如此仁慈!陛下真乃古今第一仁君也,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殿内群臣见状,“陛下圣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

“平身!”

朱由检道:“下面,议第二件事,我京师如何御敌?”

“谁先说?”

石砫伯秦良玉长身而起道:“老身虽老,愿为先锋。请命出城列阵,倚墙而战。只要我秦良玉一息尚存,但不会让鞑子惊了圣驾!”

兴平伯高杰道:“臣愿同往!臣愿立下军令状:不击退建奴,高杰不回城。”

朱由检听了点点头,“两位爱卿的忠心,朕知道了。但保卫京城不能只靠我京营十万精兵。”

“此次与建奴作战,位无分尊卑,人无分老幼,凡我大明子民,皆应为我大明出力。”

“定国公,你以为了?”

朱由检看了看徐允祯,笑道。

“陛下所言极是,老臣此次愿捐银十万,以充军饷!”

朱由检站起来道:“银钱是好东西。但战事一起,若京城被围,货物断了往来。则伤者无药,百姓无粮,既便有银钱千万,我大明将士也只能束手待毙!”

“各位爱卿,如何避免此等事情出现?如何让京城百姓人尽其力,一同对付这些八旗兵。”

钱谦益应声而道:“陛下,老臣年迈拿不动刀枪,但手中笔能写剧本。臣以为,当下《告御状》已不合时宜,清贼屡屡寇边,京城百姓深受其害。老臣愿将鞑子之暴虐传遍天下,则我大明必上下同,欲者胜!”

朱由检赞道:“钱爱卿之邸报,勤于王事且每每有的放矢。传旨,赏钱阁老太子太傅衔、皇后赐福,另赏银十两。”

“老臣叩谢圣恩。”

“钱爱卿,还有关外的旗下家奴,包衣奴才!让他们知道,未留发者,即为汉奸!杀建奴而投明者,得军功晋爵!”

“其他众卿了?”

范景文道:“微臣以为,从即日起,粮食、酒水、盐等物资实行按日配给。以粮食为例,小儿一日三两,成年男子一日八两,妇人一日六两………”

朱由检笑道:“范卿所言甚是,还有吗?军事学堂的院生,朕非带尔等来见世面的,有没有好的建议。”

张煌言上前,跪下奏道:“学生有二条建议,一为孤军不可守,二为保甲抽丁制。”

“…”

此人在后世评价极高,多有人言:煌言死,南明亡。

明亡后,张煌言奉鲁王为主,联络十三家农民军、郑成功等,坚持抗清二十年。

其间,曾率军三下长江,攻南京、克芙湖、连下安徽二十城,清廷为之震动。

可惜,后来郑氏奉唐王为主另立朝廷,号“隆武”。东南便有了两个并立的小朝廷,为争正统,各自为战。后张煌言被清军杀害于杭州,死后与岳飞等并称为西湖三杰。

“微臣也有话说!”

“…”

听了众臣的议论,朱由检只觉人心可用。

突然,一铁塔大汉急得一脸通红站了出来,跪下翁声翁气喊道:“

陛下,我是广西卫所千户焦涟,正在京师学堂学打仗。我从小不识字,也不会说话。

焦涟只愿为陛下斩杀多尔衮!”

朱由检莞尔一笑,野史称此人为南明赵子龙,在桂林以三百骑兵大破数万清朝骑兵。明史言:余骑下城斗,琏以一骑躏之,绕城奔逐,又杀数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