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13章 豪门?他们也配?(2 / 2)穿越者大联盟首页

韩跃川听完原告、被告双方的申诉。显然,乃是这个赵家地主蛮横无理,前任知县已然收取今年的田税,只是分成大多被前任知县拿去,如今前任知县逃之夭夭不见踪影,这地主反倒要佃户交粮税以填补自身先前的亏空。韩跃川听闻,怒火中烧,本欲当场发作,要宣判姓赵的地主给佃户退还租子,然而张师爷却朝他使眼色,将其拉到后堂后细细解释了几句,“东翁糊涂啊!那赵守仁是肖老爷干儿子的连襟,去年给肖府送过整扇的关西火腿.“话未说完,大堂外突然传来哭喊声。却见王老栓的婆娘抱着个破包袱跪在石阶上,里面裹着三颗冻得发黑的荞麦馍。

“青天大老爷“老妇人额头磕得青紫,“这是俺现烙的,已到饭时,求老爷莫嫌粗陋。“韩跃川喉头一哽。

半响后韩跃川这才强压怒火宣告:“退堂!等候宣判。”

姓赵的地主忧心忡忡道:“禀报老爷,这刁民若不羁押起来,也不取保,他溜了,我往后向谁讨租去?”

韩跃川本欲发作:“你怎就断定必定是他输掉官司?”张师爷却抢先替他回应:“退下!大人自有主张。”

退堂之后,姓赵的地主寻到那个掌刑的典史:“张老哥,究竟咋回事?‘孝敬’送了竟不作数?”

那个典史撇嘴冷哼:“哼,你那点钱财,连人家牙缝都塞不满。”实则这份“孝敬”被他一人中饱私囊大半,新太爷仅得三分之一。

新老爷审案子的事,顷刻间便传扬开来:新规矩,佃户不跪反倒地主跪。

那些向来应当下跪的穷苦百姓闻知,皆觉新县太爷韩悦闳实乃青天大老爷。

那些向来无需下跪的地主绅士们闻听却觉怪异。有人道:“怪不得,书呆子读书果真读痴了。”有的则认为这一下乱了纲纪,断断不可!于是摇头晃脑地慨叹,“国将不国”了。这件事也照例传入肖府肖大老爷的耳中,他却缄默不语,只是陷入沉思。

待到过了三日,县衙门口的布告牌上张贴出宣判告示,姓赵的地主败诉,需如数退还所有多收的钱粮,这一下在县城里好似揭开锅盖的一锅沸水,翻腾滚涌:“哼,这位太爷还真把自己当回事了!”

“嘿,这算哪门子王法?”有的人也指责姓赵的地主:“他也太贪婪无度了,多收了钱粮,还要去告状,输了纯属咎由自取!”

这件稀罕事自然而然也传到了肖府。肖大老爷听了,依旧闭口不言,闷声不响!

穷苦老百姓一听,却欢天喜地地一传十,十传百,迅速蔓延开来:“新来的韩老爷硬是让赵老爷退了租子,那脸色都变得铁青。”许多人暗自盘算:“今年被地主老财搜刮去的,断不能就这么善罢甘休。如今有人撑腰,得闹他个退钱退粮。”

韩跃川上任不足两月,前来办事的、送“孝敬”的,纷至沓来。这在其他县太爷眼中,意味着财源广进,求之不得。

韩跃川却觉得心烦意乱,多依赖张师爷出面处置。反正韩跃川给他定下一个准则:但凡地主老财们送来的,收,多多益善。狠狠盘剥,让他们有苦难言。提及的事务就给他来个拖延之术,东拉西扯,横竖不落实,理由便是送来的“孝敬”不足,难以办事。至于那些穷苦人、正派人,一概不收。

此时上头又颁发公文,征收一笔防鞑捐,一千两,限期上缴。一位县太爷在任上,只要遭遇这般上头下达的什么税、什么捐,便能将腰包填得鼓鼓囊囊,而后离职。

这种捐名义上一千两,县太爷无需亲自劳神费力地去征收,只需按照五千两发包给他人去收即可,收得迅速,又有利可图。

不知这是哪个朝代、哪个国度,哪些深谙为官之道的老爷想出的这等绝妙法子。着实便捷。至于那些承包税捐的地主老财们,用五千两承包回去,他们想向谁收、收多少,无人干涉。一万两也任由他们去收取。这着实是发财的绝佳门道。

这一笔一千两防鞑捐的公文一下达,那些有钱有势的财主们纷纷蠢蠢欲动,四处奔走,疏通关节,请求承包防鞑捐。可是谁也休想独吞,就连肖大老爷也不敢独自包揽,这是要利益均沾的事务,否则休想日后办事顺遂。你要求承包这个镇,他要求承包那个村,而且先交付承包银两,倒是可行的。

这条件堪称优厚,然而韩跃川偏偏不应允,他要琢磨一个新章程、新办法。

他找张师爷询问了一番。张师爷解释道,如今的朝廷乃是捐税繁重,谁叫天灾边祸此起彼伏呢。一道捐税下来,恰似在穷苦老百姓的脖颈上又紧勒一道绳索。城里乡间,都会被搅得鸡犬不宁,逼得众多人家倾家荡产,众多人家卖妻鬻子,众多人寻死觅活呀。然而那些承包税捐的财主们却借此良机大发横财,得意忘形地欢笑,所以乡下人形容道:“豪门贵胄逍遥乐,茅屋贫丁困厄多。”

“豪门?他们也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