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二章 形形色色的医学人(1 / 2)大医崛起之路首页

朱国梁听完后笑了,对着刘栋说道:“医院里面可不是只有医生、护士、技师,还有很多不同的角色。例如,科室要开展临床科研,那么就需要做好随访工作,有些医院是医生或者护士自己打患者的电话进行随访,但是由于不是专职人员,记录的数据就会比较潦草,真正使用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能发挥用途的不多,非常可惜。”

“有些临床科研做的好的医院或者科室,都是招聘了专职的人员,除了随访、收集样本、采集图像等工作,还会建立自己的数据库,把随访数据录入数据库备用。更财大气粗的科室,会申请成立研究所,自己招聘统计专业的人员、以及临床医生,专门做科研。”

“除此之外,医院内还有外勤、护工、行政管理、财务等等人员。回到临床一线,在开展临床试验时,遇到的比较多的是CRC、CRA、CRP、项目经理等,他们会按照研究方案和监管机构的要求,定期来医院对数据进行监查或者稽查等等。”

朱国梁喝了口水,停顿了下,继续说道:

“你瞧,那个柜子,是专门储存临床试验材料的,那个女孩是‘临床研究协调员’,常常被喊作‘小c’,英文简写就是‘CRC’,是研究者在临床研究中的得力的左右手。”

“这个岗位很多是护理专业没当护士、或者药学专业的,转行做的这个工作。一般都要求有医学基础或者相关专业背景。在接受过培训后,经过主要研究者的授权后上岗,主要的工作就是,在临床试验中协助研究者进行非医学判断的事务性工作。当然,不同人的水平和悟性也不同,岗位的流动性也比较高,经常换人。”

听完后,刘栋还是挺受震撼的。

他知道,很多医学结论和指南、共识制定的依据,是来源于临床试验的研究结果。

刘栋在初次听说后,充满了兴趣。在他心里,这些都是助力临床、丰富疾病治疗手段的组成部分。而一个医生要想快速成长,且最终成长到“大医”,就要善于利用所有可及的手段,多学、多思,才能站的高,看的远,遇到难题的时候,别人没有准备可能倍难住,自己有准备,可能解决起来显得游刃有余。

那天,刘栋回去后专门查阅了一些资料,仔细了解了这些不是医院员工的“医学人员”的工作内容:

医学判断是研究医生的应做工作,小c们是帮助处理非医学判断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线工作人员。

例如,某个临床试验的患者到了需要随访的时间了,她就和患者打电话或者发信息,来安排随访要做的检查项目,出来结果后给研究医生来判读,然后把结果记录等等。参与临床研究的患者有任何问题,也可以直接联系她们,她们收集后及时提供给研究医生,然后回复给患者处理方案。

确实,临床工作那么繁忙,如果都是研究医生自己来做,一方面效率会慢,会影响到临床研究的进度;另一方面,研究医生在手术或者门诊时也没时间接电话或者回复信息。这种并不需要那么专业的知识储备的很多工作,都由医生来做,不值得。

而把关键的医学判断交给医生,其他的工作则由助手来做,这也是符合“市场经济”的呢。

刘栋除了查阅资料,还针对这个问题和实际参与临床研究的某个研究医生聊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