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如若真的需要的话。我觉得梁竞你可以尝试从电视剧拍起。”
“电视剧?”梁竞听了倒是有些没想到的。
“嗯。如果你想的话,我可以给你写剧本。”陈安隅此时是笑道。
其实陈安隅觉得这样也不错。梁竞发展电视剧圈转成电影圈,可以说算是经验的积累吧。
但陈安隅知道的,拍电视剧和电影其实是很不同的。
“那有什么题材可以给我发挥一下?”梁竞倒是听了有些意动,便是询问陈安隅。
“都市剧吧。”
“都市剧?”梁竞一听倒是一愣:“我原以为你这样的人,更像是会写武侠剧的呢。”
这点陈安隅也觉得,他这人倒的确更喜欢武侠剧。
“其实是可以结合特点来写的嘛。”
“那你想让我拍什么样的剧呢?”
“嗯。这点容我想想。”
陈安隅想了想,倒是想到了一部剧。
这部剧该说不说是属于热度拉满,但褒贬不一两极分化极为严重的剧。
那便是欢乐颂。
但其实陈安隅对于这部剧,心里是槽点更多的。
陈安隅原本也觉得,此剧的重点在于真实。描绘不同阶层间的鸿沟,这个思路没毛病。你当作是写实也好,当作是批判也好,能够把时代特征记录下来,已是很了不起。但越到后来,我也产生了越多的违和感。当安迪身世大白的时候,我总算是把问题想明白了一富人们的生活,太过美化了。
对底层劳动人民,作品刻画的很写实很细致。工作、房子、养老,各种各样的挣扎。但是一写到富人呢?画风突然就变了,观众只看到了潇洒写意,出入风月场所,各种名牌车包。能把普通人逼得家破人亡的困境,对于有钱人,不过就是写一张借条的事儿。
如果你旨在描写贫穷,富人只是一个反差,也行。
但你偏偏要在五主角里面掺入两个阶级敌人,以同样的视角去剖析她们的生活与烦恼。
可是,剧中的富人们又到底有什么烦恼呢?
曲筱绡”嘴巴上说自己忙碌,但说这话的场合,还是在纨绔子弟的派对上。
安迪就更不用谈了,事业、爱情都是全程碾压。工作是别人求她去的,男朋友是别人求她交的。
作者似乎想不出海归金领有什么实质上的烦恼,只能给她加一个精神病。似乎没有精神病,她就只剩下神仙般的日子了。
这种片面的光鲜,也体现在剧中每一个有钱人的身上,包括奇点、包总、老谭、曲父、甚至曲连杰等等等等。
这就给人一种感觉,有钱人都是没有烦恼的,就算有,要么是没事找事,要么就是自己深井冰。
作者把“穷”的一面描绘的非常细致,原本这是优点但是,当这和“富”的片面美化形成对比时,就会显得更扎眼、更谄媚。
有钱人当然可以很潇洒,但穷人同样也能无忧无虑,难道不是么?古代人尚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现代人难道就活不了了?
你不能只挑出的优点和的缺点,片面的真实,就叫做误导。
“真实的穷”和“美化的富”,这两者都可以是真的,但两者放一起,这就非常尴尬了。这会发酵成一个最坏的结果,让人觉得你暗示了一种扭曲的价值观。
三观不正这个锅,背得不算冤。
下面来说说细节吧。
全剧槽点有一石,安迪独占八斗。真做到这样的金融高管,一个错误决策可能就是多少亿的损失,压力只会比常人更大。但是在剧里体现出来了吗?没有,高智商的人连加班都不需要呢
关雎尔这样的实习生都要拼命加班啊,倒是安迪天天问要不要接送。给老板打电话请假,老板还要嘘寒问暖一番。
王柏川就谈个生意还要给人陪酒啊,安迪合作并购,对方全程倒贴,还附赠一个男朋友。
这些事情有可能吗?有。但是,这些片段,能够代表这个阶层吗?能够像合租三人组一样,代表一个时代的特质吗?
高管的价值当然不是在加班上,大家的努力方式不同,但不代表不需要努力。底层群众不明真相,雾里看花,才会觉得精英游手好闲。
你用纪实片的手法写穷人,用偶像剧的手法写富人。这就是违和感啊。
其次,对安迪的性格设定不算成功,太过脸谱化。名校华尔街的世界难道就是高冷不合群?其实,恰恰相反才对吧。
以安迪在实际剧情中表现出来的言行得体、乐于助人,再加上颜值,这样的人你说从小没朋友?
更厉害的是,我这人从来不交朋友,一交就只交老谭这样的!
说到老谭,那就更夸张了。作为一个金融大鳄,他的全部工作主要由三部分组成:陪安迪解闷,查安迪身世,帮安迪揍人。就这三个,没别的了。
安迪上班的时候他在边上晃荡,安迪下班的时候他在俱乐部晃荡。他的资本实力体现在帮安迪买房买车上面,他的精明智慧体现在帮安迪做保姆上面。末了还要来一句:我不追安迪,这是我有自知之明。简直了,霸道总裁爱上我,而且还不追我,因为霸
道总裁有自知之明!陈安隅觉得你把安迪这条故事线单独抽离出来,这和玛丽苏有区别吗?真的有区别吗?
其他b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