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是盛夏。 对于生活在蓉城的人们来说,虽然七月算不上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但不论是白天还是黑夜,都足以大汗淋漓。 阳光渐渐照进窗台,房间里的温度开始升高,正在熟睡的人似乎是感受到了太阳的威力,在床上辗转起来。她感觉床好像变成了一片火热的沙漠,不断从下往上冒出的热气烘烤着她,让她终于从熟睡中醒过来。 卫莱拿起手机,按下电源键,屏幕上显示7:13。 她放下手机,打算继续做梦,然而,她的愿望落空了,阳光已经透过窗户照到了床上,她很不情愿地用手揉了揉眼睛,起床脱掉早已湿透的睡衣,胡乱地抓起床头的短袖短裤套在身上,去卫生间洗漱。 似火的骄阳已经高高地挂在万里无云的天空中,丽兹·卡尔顿酒店的玻璃将阳光反射在对面低矮的大楼上,反射在年久的电线杆上,反射在灼热的路面上,到处都是斑驳的光点,一棵一棵的行道树无精打采地在路边站岗放哨,行人摇着手中的扇子呼哧呼哧地向东、向西走去。 站在路边等红绿灯的卫莱每隔几秒就拿纸巾擦一下脸上的汗。绿灯刚亮,她迫不及待地朝马路对面的树荫奔去。她的神情和动作都表明自己对南方的夏天的无可奈何。 得快点走,不然我真的热死。她想。周六跑到图书馆去加班,真是可悲!可是有什么办法呢?谁让你穷呢?穷就得努力挣钱,所以,不要抱怨,努力干活吧! 经过蓉城体育中心时,卫莱的肚子饿的咕咕叫,她向四周张望,发现周围并没有卖早餐的地方,只好继续向前走,在东华门街与人民东路十字路口的一家面包店里买了一个面包,边走边啃,到人民西路的图书馆门口时,刚好咽下最后一口面包。她过安检存好包带着电脑去了中文阅览室。 图书馆有两个中文阅览室,都位于三楼。卫莱去的是第一阅览室。她到的时候,阅览区已经坐了很多人。她找了个靠窗的座位放下电脑和笔记本,去挑选今天想读的书。 阅览室足有2000平方米,供读者读书时使用的200多套桌椅差不多占了一半的面积,一排排书架整齐有序地排列着,每个书架的两端各放置着一张崭新的凳子以供读者坐着阅读,各种各样的书籍按照《中图法》分类放置在书架上。因为铺着降低噪音的地毯,所以整个阅览室显得很安静,没有多余的一点儿声响。 卫莱走到I区,逐一浏览书籍名,最后,她的目光停在英国作家蕾秋·乔伊斯的《一个人的朝圣II——奎妮的情歌》上。 研三寒假,卫莱读了《一个人的朝圣》。故事讲述的是主人公哈罗德在退休后的某一天早上收到了一份来自二十年未见的好友奎尼的来信。奎尼在信中告诉哈罗德,她患了癌症,不久将离开人世。哈罗德在震惊与悲伤之中读完信后提笔给老友写了回信,告诉她自己将徒步去看,希望她坚持到与他重逢的那一天。哈罗德出发了,他甚至都没有为这次旅行做任何准备。他怀抱着拯救老友的念头,在路上走着,他一边走一边回忆自己的人生,他离家越来越远,离奎尼越来越近,行走过程中经历了重重困难,始终没有放弃希望。最后,他走了87天,来到了距离金斯布里奇村627英里的贝里克郡…… 当时,卫莱被哈罗德的不畏艰难险阻、执着前行的精神所感动,同时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在叫做“人生”的这趟旅途上,我们会遇见许多人,他们会带给我们喜悦、感动、悲伤、难过……,他们的出现丰富了我们的回忆,但他们只能陪我们走一段路,走完该走的那段路,便悄无声息地退场,只有我们自己始终不离不弃地陪着自己走过一段又一段路,跨过一条又一条河,翻过一座又一座,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到达想要的远方。 她没想到《一个人的朝圣》还有第二部,激动地抽出那本书,翻开目录浏览了一遍之后,心满意足地带着它回了自己的座位。她把书放在桌子上,打开电脑,迅速进入工作状态。 卫莱是西安一家小翻译公司的职员,被领导委任为新项目负责人,来蓉城出差半年。 在人们的理解中,翻译工作者应该是身穿正装,拿着高薪出入各种大型会议或正式场合的人。没有工作前,卫莱的理解也是如此。 然而,等入了这一行,卫莱才领悟到马克思先生讲的“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这句话的真谛。 的确有一部分翻译工作者身穿正装拿着高薪出入各种大型会议或正式场合,但卫莱觉得这一部分人的比例在整个翻译行业中仅占5%,或者连5%都达不到。绝大部分翻译人员拿着微不足道的工资成天面对电脑翻译各种稀奇古怪的文件,或者穿着工装为参观工厂或公司的外国合作伙伴做陪同翻译,给他们介绍工厂或公司的情况。很多时候,他们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般光鲜亮丽,他们本身拥有极强的翻译能力,但是公司会用尽各种手段压低他们的工资,延长工作时间。他们能反抗吗?他们不能。两条腿的□□不好找,两条腿的译员到处都是。为了生存,他们只能委曲求全。 自从干了翻译这一行,卫莱终于知道了挣钱的艰难。朋友目睹过卫莱翻译的过程以后,说了一句大实话:“你的钱真的是血汗钱,都是一分一分挣出来的!”是的,笔译这工作就是拿时间换金钱,一秒一分换一字一句,一字一句换一毛一块。遇上难翻译的内容,别说一块钱,一分钟有时候连一毛钱都换不来。 等我以后有钱了,打死我都不做翻译了!卫莱关了电脑,左右手交叉揉着又酸又疼的双肩心想。 “乖,再坚持一会儿!” 一个男孩的声音传入了卫莱的耳朵。她抬头才发现不知何时对面坐了一对大学生情侣,两人的桌子上摆满了考研的书籍。女孩扔下手中的笔,一脸沮丧地望着眼前的英语阅读。 “我不想再坚持了!”她冲着男孩小声地发脾气,声音带着哭腔。 男生收起英语阅读,打开《微观经济》放在她面前,“咱们不做英语阅读,先看《微观经济》,换一下脑子。”说完,他摸了摸女孩的头,握着她的手不停地鼓励她,直到女孩重新投入《微观经济》的学习,他才继续做自己的高数题。 这意外的一幕触动了卫莱的心弦,然而,她只是微笑着打开了《一个人的朝圣II——奎妮的情歌》。 多年后,他们回忆起这段岁月,一定是嘴角上扬的。她想。 “我是一个总逃避困难的人,现在我逐渐明白,我不需要一直那么做。我们为自己写了一部分的脚本,然后一直照着脚本演,就好像没有选择。但老是迟到的人也可以变得准时,只要她愿意。你不用一直维持你原有的样子。改变永远不会太迟。” 卫莱读到这段话时,一股莫名的感觉涌上心间。顷刻间,她的眼里含满了泪水。寥寥百字强有力地戳中了她的软肋。 她一直都是一个害怕困难的人,她害怕改变,害怕社交,害怕受伤,她总是像个刺猬一样,竖起一根根锋芒的刺,将他人拒之于千里之外。就连连红也不例外。 现在改变还来得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