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进京的喜悦很快便将一闪而过的危机冲刷得荡然无存。
试问,京城繁华,天子脚下,又有几人能不向往呢?
因而萧君虞是怀揣着期待与憧憬来到京城的,往后的年岁也确实如他想象中的那样,更大的一番天地正式向他敞开。
他在京城风流得意了整整三年,十七岁时又是一纸调令,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
由此可见,一朝入仕为官,命运就再也由不得自己做主了。
萧泽臣被调往杭州出任知府,离京前奉旨携家眷进宫面圣,也是到了那个时候萧君虞才知道,当朝皇后竟和母亲是远房表姐妹。
在那座富丽堂皇的宫殿里,他依着母亲的命令,唤凤座上的那个无比尊贵的女人为“姨母”。
这一声“姨母”喊得他头重脚轻,强烈的不真实感令他觉得自己好似身在云端。
好在姨母看出他的拘谨,笑着说:“孩子在这里陪我们坐着也很无聊,不如去御花园找蘅儿玩吧,两人年纪相仿,话也多些。”
那时他并不知道蘅儿是谁,只是起身谢恩,离去前又听见姨母叮嘱他:“蘅儿近来脾气不大好,还请你这个做哥哥的多担待些。”
没想到,真就一语成谶。
那天的御花园里晴光甚好,宫人将他引至风荷亭便极有眼色地退回廊上,他只好独自一人走进凉亭,只见一名穿妃色薄衫的小姑娘正趴在美人靠上喂锦鲤。
大把大把的鱼食被她撒进池子里,像是仲春三月的柳絮,又像是纷纷扬扬的霰雪。
萧君虞静静看了一会儿,终于忍不住开口提醒:“鱼儿贪食,不知饱为何物,你这样喂,会把它们都撑死的。”
小姑娘闻言转过头来,一张阳光下明晃晃的容颜瞬间令他失神。
那是十年前的谢蘅。
正懊恼于母后快要生产无暇顾及自己,而生着闷气的公主谢蘅。
她不由分说地将一把鱼食塞进萧君虞的手中,哼了一声:“那你来喂。”
一阵风吹进亭中,萧君虞甚至可以闻见少女身上的芳香,生平第一次,他感到掌心微汗,心跳不受控制。
从前在金陵的朱雀桥上,无论擦肩而过的姑娘多么秀色,他都能如登徒浪子一般,面不改色心不跳地吹一声口哨。
友人说他风流,他反说天下所有的美貌都不过是一张皮囊罢了。
后来父亲为他定下一桩良缘,是笔下花鸟走兽栩栩如生的京中才女王笼绡,端午宴上有幸相逢,他表现得进退得度风度翩翩,着实是一个如意郎君该有的模样。
朋友夸他艳福不浅,那时他成长许多,只是不动声色地笑了笑,心中一丝波澜也无。
旁人只道他一双桃花眼风流多情,殊不知最无情之人也是他。
直到后来,他遇见了那个一见面就往他手里塞了一把鱼食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