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此一役,于乔一战成名。 她为五年二班拿了三块金牌,抵全班男生拿到的金牌总数,此后的好几个月,她在学校受到了更多关注。 但她的生活重心不在“经营人设”,她惦记着陈一天的提议。 陈一天说要带于乔去他学校玩。 秋末冬初的一个周末,于乔迈进了东北工业大学的小西门。 这所学校几十年前叫东北工学院,后来合并了本市几所机械类、工业设计类学校,改名东北工业大学。 这名字毫无气蕴,校园风景也无法媲美二流、三流的文科类院校或综合类院校。 可这所学校的名气却是响当当。有多位响誉中外的院士出版这里,毕业生占领了国内的航空、航天两大领域,与北京某所高校、上海某所高校分庭抗礼。 在国内的航空领域、航天领域,东北工业大学已形成一股无形的势力,这种“校友”的关系网不可小觑。 下了公交车站,走到小西门,要步行穿过一个开放的老旧小区。 全是80年代的灰败建筑,五层小楼,小区几乎没有物业,是东北工业大学的教职工家属区。 于乔系了一条毛绒绒的白色围巾,带大雪花图案的红色毛衣,很喜庆。 外面罩了棉服,因为她瘦,棉服有点空荡荡。 这身行头都是新买的。 于香寄来的包裹里有几件厚衣服,都是于乔去年穿的,她今年长得快,衣服全小了。 陈奶奶给她买了这一身,从里到外换了新的。 于乔本不想让陈奶奶破费,陈一天说钱是于香出的,她走之前留给他一千块,让他帮于乔存着,以备不时之需。 上午十点半,小西门——这是陈一天和于乔约定的时间、地点。 十点二十分,于乔提前到了,陈一天也提前到了。 于乔一路上再三确认路线,加上走得急,鼻尖渗出细密的汗。 小西门其实并不小,有一扇对开的大铁门,只是常年关闭,只开放侧面的小门。 小门只容一人通过,两侧立着方形水泥墩子。陈一天站在门外,靠着水泥墩子,棉服外套拉链也没拉,露出里面一件薄薄的浅色T恤,牛仔裤。 陈一天很少穿浅色,这个浅色T更像是寝室里的随意打扮。 “冷不冷?” 于乔摇头。 “啊,找到了,还担心你坐过站呢!” 晨光遍洒,小西门人流穿梭,现世安稳。 于乔问道:“哥,你带我去哪?” “先去食堂。” “我吃过饭了。” “我还没吃呢!” 于乔恍然大悟,他如果不跑步,是肯定不会早起的。他应该是起床就来接她了,这个时间去食堂,吃的算是早饭还是晚饭呢? 于乔跟陈一天委婉表达过,想去小天哥哥的大学看看。 对于乔的意愿,陈一天之前都置之不理,架不住陈奶奶帮衬,也总让陈一天带于乔去“见识见识”,加上运动会后,陈一天对于乔有了些微好感,野兔子奔向终点的画面,也可谓热血沸腾了。 于是,陈一天赶上个没事的周末,就把于乔叫来了。 东北工业大学有好几个食堂,工科院校,给食堂起名都简单粗暴:一食堂、二食堂、三食堂,还有一个教职工食堂。 一食堂是全校最大的食堂,离小西门也最近,二人进了食堂,不到十一点,还没开餐。 一路上,于乔两只眼睛简直不够用。 虽然这所学校没有文艺气息,可百年老校,自带沧桑。 从小西门到一食堂的路上,古树参天,落英满地。 有步行或骑行路过的学生,于乔都盯着人家的背影,追随老远。 他们都是大学生啊?他们在小学里排第几啊?他们都好有朝气啊! 陈一天揪住于乔的脖领,把她提上人行道,身后两个滑轮滑的同学呼啸而过。 “看什么啊!看路啊!” 轮滑碾过的声音让于乔缩了缩脖子,终于老实了一点。 这个时间,早餐收了,午餐还太早。 陈一天走在前面,于乔挑开军绿色棉门帘,呆呆地站定。 这就是大学食堂啊!这食堂好大啊! 在陈一天眼里,这无非是个吃饭的地方。虽然没开餐,空气里飘着食物残留的味,谈不上香。 食堂窗明几净,打扫得很干净。可这菜味是渗入一桌一椅的,就像一位经常用香水的女人,就算哪一天没洒香水,她还是会散发出同样的香味。 整个食堂有几百张桌子,没开照明灯,二人选了靠窗的位子坐定。 桌椅大多是深绿色,有几桌明黄色和海蓝色。一桌四椅,用很厚实的L型铁条焊接,可以整体移动,但是桌子和椅子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 点餐区还没摆上食物,头顶的玻璃橱窗贴着红色标语:“珍惜每一粒米”“文明守礼”之类。其中一个标语,应该是“排队礼让,讲究文明”。 不知道谁把“究”字那个“九”的尾巴抠掉了,乍一眼看去是“讲穷文明”。 全市都刚刚供暖,阳光晒得人懒洋洋。 于乔学着陈一天的样子,脱掉外套。 陈奶奶买的毛衣织得很密实,只穿毛衣也觉得微微发热,她又把袖子往手肘处推了推。 “你这怎么了?” 陈一天背对着阳光,目光盯着她的左手小臂看。 于乔刚撸起毛衣袖管,手臂内侧有一处淤青。 阳光下,淤青没那么惹眼,一侧边缘发紫。 于乔也低头看过去:“啊……不知道,好像撞哪儿了。” 陈一天看于乔有点不好意思,把袖子又往下抻了抻,他就别开眼,不再看了。 他捞过搁在旁边椅子上的外套,不知道从哪个兜里夹出一张饭卡来,轻松地扔到桌上。 “一会爱吃什么自己去点。” 于乔连饭卡都没用过。 “哥你吃什么?” 陈一天想了想:“我吃麻辣烫。”说着朝食堂深处一指:“在那边,你先去点好,再买你自己的饭,再回去取麻辣烫。” 油浸菠菜刚做好,用长方形盆端上来,放在不锈钢水槽里。水槽下面放了温水,起到保温作用。 其他的菜也陆陆续续上来,穿白衣戴白帽的打菜阿姨冷着脸忙碌着。 于乔点了一份油浸菠菜,又点了一份菠萝咕咾肉,银光锃亮的方形餐盘,被红红黄黄绿绿占满了,新出锅的菜,看上去很有食欲。 麻辣烫在食堂最深处的拐角,独立在点菜区之外,只有一个工作人员,是位40多岁的大姐,也穿着一身白衣服,脸比刚才那位还冷。 第一个顾客是个小女孩,肯定不是常客,她拿了个不锈钢盆走出来,大喊一声:“都要什么?快说!” 于乔:“啊?” “要什么菜!快说!”第二遍,嗓门儿更大了。 于乔慌张地往远处瞅了一眼,陈一天坐在那里,沐浴在阳光下,神色泰然。 她一咬牙:“这个——还有大白菜、茼蒿、油菜、冻豆腐、香菇、豆腐皮……” 选择有很多,她闭着眼睛点完,大姐穿着一双雨靴,她话刚落地,就迅速伸过去抓一把,扔进盆里,于乔点完她也拣完了。这是个节奏感很强的大姐。 于乔手里端着餐盘,等大姐转身进屋烫麻辣烫,她才想起来把餐盘送回座位。 陈一天像是在思考什么事情,于乔放下餐盘,转身欲走,陈一天才补充道:“多放点辣。” 于乔依言照做,端回一碗飘着红油的麻辣烫。 两个人都吃得有点撑,等他们起身要离开,食堂的人才开始多起来。 “下午去哪?” “约了人,两点打篮球。你先陪我回寝室换衣服?” “好。”于乔今天很乖。 于乔今天真是开眼!东北工业大学的篮球馆也有年头了,地板经年未换,泛着陈旧的光泽;从宿舍通往篮球馆的草地上放了一架战斗机,远远看去很是威武,走近一看,没有起落架,没有轮子,飞机是肚皮贴地的,油漆剥落,锈迹斑斑。 陈一天看于乔对飞机感兴趣,就顺嘴多说几句,说这架飞机是学校与中航工业合作研制的,用了俄罗斯的技术,曾经是国内最先进的军用战斗机,不过摆在这的只是一个飞机壳子,里面的发动机和操控系统都拆掉了。 陈一天只是照实叙述,小迷妹却听得如痴如醉。 打篮球的是陈一天系里的同学,于乔的人脸识别能力极差,几局半场打下来,陈一天以外的人,于乔一个也没记住。 在陈一天寝室,有一个细节,于乔注意到了。陈一天寝室没人,8张床,分上下铺。于乔坐在陈一天的下铺,看他从自己的衣柜里掏出背心短裤,又从床底下拎出一双篮球鞋。 他把鞋换上,把背心短裤搭在肩膀上,对于乔说:“走吧!” 于乔问:“你不换吗?” 陈一天说:“到馆里再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