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章 身在何处(2 / 2)皇尘记首页

刘邦挂掉以后,吕后之所以忍受匈奴头领在书信之中的言语调戏,归根结底也还是大汉王朝的军队战斗力不行。说得再直白一点就是军队的机动能力不行,这又好比是八国联军的坚船利炮与八旗兵的大刀长矛。

仅凭刘邦与吕后当困窘的而言,司马迁绝对是前后五千年唯一的硬汉子,他秉笔直书,他如实照录,让我们在两千年之后也才有机会知道真实的汉朝……而在此刻,从马车两侧的兵士身上,王顸也有一个初步的判断:如今我身处的年代,看起来不像是汉朝,但也应该不是宋元明清四朝。

幸甚,幸甚!

只要不是宋元明清这四朝,再抛开西东两汉往前,中间其它任何一个朝代,应该都不会太差吧?

至少,在政治体系还没有完善的时代,还有诸多机会可乘,还能容下我这样一个苦逼青年的奋斗梦想。

从距离我们最近的清朝说起吧,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所统治下的年代太过血腥,仅一个文字狱,基本上就抹杀了所有草根的梦想。咸丰同治光绪三位,都过于窝囊。没有作为的皇帝,必然难称帝王。咸同光三朝,百敝滋生,积重难返,无论国运还是民生,都毫无朝气可言,草根学子当然也毫无希望可言。

明朝呢?除太祖洪武高皇帝朱元璋和那个夺了侄儿江山的成祖永乐文皇帝朱棣之外,立国将近三百年的大明王朝,似乎再也找不出一个可圈可点略有作为的帝王。

且慢,朱元璋算是有作为的皇帝吧?

只是,你可知道他当上皇帝之后的表现?

后人眼中,朱元璋在二十四史中的突出贡献之一,就是把古代的酷吏政治推上了巅峰。

此人废除宰相制度,创立了检校和锦衣卫,最终的成绩怎样?与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开国功臣,多半死于锦衣卫之流的监视、揭发与查办。

以至于,在读研究生期间,王顸一想到朱元璋,脑海里就不由自主地崩出一个“发明家”的名号,他是酷刑“贴加官”的设计者,绑住犯人的手脚,往脸上贴一张纸,喷一口水,纸湿了,呼吸就费劲,如果不招供,就一张接一张地贴下去,要么憋死,要么屈“贴”成招。

想想看,这样的一国之君,这样的大明王朝,就算你无知者无畏地穿回去,你又能有多大作为?

元朝是蒙古族铁骑横行天下,我这样的汉人如何混得开?若有哪一个热血青年不甘心,就想回到元朝去威风一把,劝他先读读元好问的“丧乱诗”。

内心再强大的血肉之躯,应该都敌不过弓马刀枪。

那么,大宋呢?先说南宋的苟延残喘,那一百多年是怎样的一个民不聊生?倾巢之下,岂有完卵?

北宋呢?更完蛋!

这也可能跟宋太祖得来江山太过容易有关。

北宋的皇帝没有一个是创业型人才,个顶个都是稳妥妥的富二代、富三代,跟这样的人在一起,你再有才,也没有他有钱,你还怎么说?就算你在能他们手底下混个一官半职,还能谈什么梦想?

如此浮想联翩,容易使人筋疲力尽。

王顸在心中涌动恐惧的瞬间,又感到万分庆幸,暗想:我的前世已经活得足够窝囊,如果重新活一回,一定要生在一个世家大族,再也不受江北县税务局那帮鸡鸣狗盗之徒的压制,最好是嘴里咬着金如意或金汤匙出生的那一类皇亲国戚贵胄子弟,背靠大树好乘凉,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也不是不可以,最关键的是能够想要什么就有什么,至少在物质上什么都不缺,不要再为稻粱谋,不必为副科级调为正科级费心思,更不必为三斗米而折腰……那该是怎样的一种解恨,且圆满的巅峰人生状态?

在大学里,王顸从骨子里面不喜欢汉朝,非刘姓而王者,群起而诛之,这泥妈什么规矩?你打下了江山,就得世世代代姓刘?汉高祖老儿短暂坐稳了江山没多少日子,就把一同打天下的异姓王逐个干掉,足以说明整个两汉三百年都是一路的下作与不耻。

如今,王顸后悔平时读闲书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