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上,当然有胆大不怕死的,拿着太守的手令赶走了前任功曹或者五官掾。结果,这样人在青州任何一个郡县根本活不过当晚。第二天一大早,他就会被人在暗中割了脑袋。
可是,事实上,这个世界上,并没有什么人真得就不怕死。
金知蝉就是利用这种极度残忍的手段,不但吓得没有人敢再接受霍光派来的新任太守的征辟,担任官府的属官,就连这些新上任的主官也没有几个真正能够在任上坚持多长时间。
金知蝉从来没有派人威胁过这些新上任的主官,也从来没有派人暗杀过霍光派来的新任主官。可是,这些新上任的主官们很快就发现,他们不但无法征辟足够数量的属官,而官府里从上到下所有小吏,也全都不听主官的号令,就连衙门里一个小小的仆役都敢不拿正眼看他。更遑论其他人。
太守和郡丞还算是好的。
新上任的郡尉可就更惨了,一郡的郡兵,从中低级军官,到底下刚刚应征入伍的新兵,也全都不会听他的。
试问,又有哪一个正常人敢在这样的官位上呆下去呢?
于是乎,这一批新上任的官员先后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纷纷上书请辞。哪怕拼着因此会得罪霍光,他也不敢在青州继续呆下去。
唯一一个撑过一年时间的官员,就是青州刺史。不过,他也就撑过了一年。后来,霍光也就干脆再也没有向青州刺史部派过一个自己一系的官员到青州上任。而后来的青州刺史,全都是像杨敞那样的中间派官员。
也不要怪金知蝉残忍,事实上,金知蝉之所以这么做,也只是为了自保而已。
主动辞官之后,金知蝉一家人和木栋起码要在表面上显示自己无官无权,也没有掌握大汉境内的任何一直军队。
可是为了防备霍光野心不断膨胀,甚至会铤而走险篡夺皇位,这种情况下,霍光必然会派兵诛杀他们。
为了让自己有足够的自保能力,金知蝉才会这么做得。
接上面的话题,青州刺史部的总人口已经完全超过了司隶校尉部,就算是霍光敢用赵充国,可他又能派多少大汉军队来进攻青州呢?
青州士兵素质自然是远远比不上长安城内外的三大禁军,这一点毋庸置疑。可是,青州方面也有自身的优势。
第一、防守。
在霍光知道的情况下,金知蝉还是让平原郡太守朱宝儿将平原县城修建成了一座坚城。平原郡位于青州的第一线,拿不下平原县县城,就无法从正东方向攻入青州。
而青州的东南部,是济南郡,这里有泰山之固,比平原县那座坚城更难对付。至于青州的东北部,就更不要提了,平原郡与幽州郡的南皮郡紧邻,若是想从这里寻求突破的话,就必须要小心金知蝉突然从海上派兵进攻南皮郡,进而攻击大军的后路。
第二、兵器。
霍光非常清楚,长安城里将作监里打制兵器的师傅,也全都是从卜府的工匠手底下出师的。就连渭河上的水力冶铁作坊,那也是金知蝉当初最先建立起来的。
毫不夸张的说,现如今,大汉士兵中手中的每一件兵器和甲胄,全都与金知蝉有关。
这种情况下,青州兵就可以凭借着更加精良的兵器和对己方非常有利的地势和战场,以弥补士兵素质远逊于对方的弱点。
只要战争初期,双方不进行野战,一旦两军相持下去的话,最终吃亏的只会是朝廷派来的军队。而士兵的能力和素质光靠训练,靠古代的练兵方法,很难起到作用,只有通过战争,才能迅速让士兵成长起来。
一旦战争相持下去的话,金知蝉就可以借助坚城、高山关碍,用轮战的方法,让所有被招募来的青州兵迅速成军。
到时候,整个青州巨大的人口基数就给了金知蝉大玩爆兵的机会。
第三、战马。
青州和琅琊郡的战马产量冠绝天下,这一点,就连汉武帝用了很大心思的上林苑养马场也远远落后于东莱郡的养马场,更不要说琅琊郡的了。
即便金日磾掌握了匈奴人养马的秘诀,但是,金知蝉发明的人工授jing来繁育战马的方法,根本就是远超这个时代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