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史们本就对陈钺心怀不满,现在又多了个把柄,那还不下死力气去查。
就有几个御史直接去找竹清溪,问他在美食林说过的话。
这会竹清溪这蠢货也酒醒为了,看到对面一大群御史在问他有关张文香贪污的事情,他当时就吓出一声冷汗。
“没有,决无此事!”
有御史说:“言为心声,你喝醉了,可你心里却是明白的,是不是?”
“没有,那是我在瞎说!”
看到从竹清溪竹清溪这边打不开缺口,还有御史建议不如直接去户部,找到所有和张文香有关的卷宗,总能从中找出线索。
“那时候,你竹清溪就是知情不报,于张文香同罪!”
“我说,我说!”
竹清溪吓坏了,他当即总竹筒倒豆子一样全盘说出,还愿意去当证人以求免罪。
消息传到户部,陈钺气的欲哭无泪,而事主张文香自知罪责难逃,索性关上门上吊死了。
张文香死了事小,但这又给了商界一个推倒陈钺的机会,那就是“张文香之死,背后必有主谋!”
也就是说,大贪污犯张文香之死是属于灭口,是有人想要毁灭证据,断掉线索以自保。
这一假说不管是在京城的官场民间,都有很多很多人相信。
陈钺现在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干净了,他气的自己都想找根绳子上吊算了,自知无颜再留在朝廷,他很不情愿的写了辞职书。
陈钺辞职的奏章一送上去,大家还以为皇帝一定会好言挽留的,毕竟当今圣上为人忠厚,还是很顾情面的。
哪知道陈钺请辞的奏章刚一送上去,皇帝许是对他失望透顶,竟然一刻都没停留将立即就准了。
这件事在大明官场引起巨大的震动。
皇帝竟然敢准了陈钺的辞呈?
这让向青山都有点难以置信。而且他对商人们的密谋一点都不知情,大家都在可以瞒着他。
陈钺走了也就罢了,官员们又开始在心底暗暗猜测,到底这顶户部尚书的帽子落在谁的头上?
是户部左侍郎翁世资,还是右侍郎余子俊,抑或是从其他地方调一个过来?
不过不管是谁,现在户部尚书的位置不好做,谁坐谁倒霉?
恰这时辽东商界还派人送来很多牛羊,说是感谢向大人给他们带来的幸福日子。还有辽纺织厂还送来青色厚棉布,还有松子花生干蘑菇等。
向青山让人把牛羊都给宰了,按照官员吏员的级别的大小大家一起分肉。
就有消息传来,说户部左侍郎翁世资放出话,说这段时间户部出了不少问题,他身为户部左侍郎也是有责任的,他无颜高升!
就算是皇帝要他当,他也会坚辞不就!
朝廷刚刚开始放年假,户部右侍郎余子俊也发话,说他德薄才浅,没本事担任尚书一职,还是让内阁另请高明经吧。
他坚决会和新尚书友好相处,用心协力把差事给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