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那古怪又极具美感的书法,还有那最后一句绝唱: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周凝只觉一阵恍惚,再看着手中这副飘逸行书,她不禁有个大胆的猜测,莫非此‘苏睿’,就是彼‘苏睿’?
心中这个想法一起,便令她惊愕的有些脑中混乱。不过细思之下,她又觉得不太可能,盖因从‘瘦金体’和《临江仙》来看,里面所蕴含的造诣与人生感悟,都不是一个不足二十岁的年轻人所能达到的,若是没有数十年的功夫和阅历,哪能写出那样的诗句,创出那样老练的字体。
可是,那副字和词,的确又是从梓县传来,而那段时间,苏睿就在当地,这又作何解释?难道只是一种巧合?
随着这首祝寿词的传开,众人的注意力也被吸引了过去,人们往往就是如此,但凡神秘的东西,总能激起大家的兴趣。并非说这首词有多好,也不是这笔字真到了世间罕有的地步,大家更多关注的,仍然是那位只闻其名,而未见其人的苏睿身上。
宴席上的这个插曲,令吴克敏的风头慢慢被遮了下去,不过他倒是并不介意。只因苏睿这个名字,他也是听过的,字和词都是看过的,初见之时的感触,与众人无异,觉得定然是哪个归隐的文坛前辈所写,作为年轻俊杰,自然也只是抱着瞻仰的态度审视,不过接下来发生之事,却令他心中有些不悦。
原来有人知道了这首祝寿词来自周凝,便纷纷打听起这个苏睿来,却是从口中得知,那只是一个二十未出头的年轻人,不禁让众人疑惑起来。
当然,周凝并未将苏睿以前的身份说出,既然那位老乡拒绝承认严毅的过往,想必有什么苦衷,她也就没有多说,只道是一个同乡路过,知道了今日是老夫人寿诞,特地恭贺一番而已。
周凝此话一出,立刻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与讨论,不过当即便有人出来为大家释疑,直言此子并非众人口中的苏睿大家,只是恰巧同名罢了,要知道,如果那苏睿果真是个年轻后生,当场不知得打了多少有名望的大儒之脸。
并且,在座之人中,更是有一人站出来,说自己前几年游历时,在某座名山之中,曾有幸与苏睿大家见过一面。此人的话一出,当即成为宴会的焦点,纷纷向他打听了起来。
在此人所言之下,那苏睿已是一个古稀老者,白发苍苍,但却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往日间如闲云野鹤,去无踪迹,俨然就是个大隐之士。而他,也只是机缘巧合之下,才遇到苏大家,两人还曾秉烛夜谈,席地而眠,大论儒学之道,令他获益匪浅。
这段经历一说,众人便信以为真,同时也满足了大部分人的预想。要知道,文人之间,往往相轻,特别是同龄人中,若是对方比自己名气或是学问强上一些,自然会起攀比嫉妒之心,可若是对方是自己的长辈,那学问就算再好,似乎也是理所应当,纵然不如,也可说是年龄尚幼,求学日短所致。
不过周凝的话,却是令吴克敏心中生出了芥蒂,既然不是那位苏大家,这个周凝的同乡苏睿,又是何方神圣?或许是关心则乱,见到刚才周凝谈起苏睿时,眼中似乎流露着一抹异色,他不禁有些吃味起来,不知不觉中,竟将这个名字,纳入了提防的名单之中。而且,连带着那位未曾见过的苏睿大家,都有些反感起来,以至于众人后来再次品评起‘瘦金体’与《临江仙》时,心中着实膈应,明里暗里,表露着不屑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