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九叔目光黯淡下来,道:“朱公子都看到了?”
朱武道:“武大郎真是得病死的?”
何九叔不答,看看门外,站起身来,把门又关的结实了,才回身坐下,道:“此事说来话长。”
朱武道:“武二郎没回家么?”
何九叔眼睛一亮,道:“朱公子真乃神人,什么事都知道。”
朱武道:“我有的是时间,何九叔若不嫌叨扰,朱武愿闻其详。”
何九叔叹了口气,将他知道的和盘托出,看来憋了很久,巴不得有人跟他分担心中的压力。
原来,武松离了柴进庄,在路上行了数日,来到阳谷县地面的景阳冈,有个酒家门前写着“三碗不过冈”,以示酿的酒醇厚好吃,三碗就倒,勾起了武松的馋虫,不顾店家劝阻,前后共吃了十五碗,绰起哨棒就要过冈。
酒家赶上来,说前面景阳冈上有只吊睛白额大虫,晚了出来伤人,坏了三二十条大汉性命。劝他与往来客人结伙成队再走,休误了性命。
武松吃了酒,哪里肯信,不顾劝阻,只管走上冈子来。
看这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忽然发起一阵狂风来。那一阵风过处,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果然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
武松吓出一身冷汗,尽全力一哨棒打去,不提防打在枯树枝上,把个哨棒断成两截。
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一扑、一掀、一剪,三般绝技使出,尽被武松躲过。武松酒劲儿发作,他是十分酒便有十分力气的人,性起之下揪住大虫的顶花皮,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到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打到武松手脚酸软,再也提不起劲儿时,那大虫竟被他活活打死了。
山上猎户发现武松和死的不能再死的大虫,又惊又喜,报纸本县里正。因这个大虫,正不知害了多少人性命,连累猎户,吃了几顿限棒。武松竟成了打虎英雄,用轿子抬到县里。
阳谷知县就厅上赐了几杯酒,将出上户凑的赏赐钱一千贯,给与武松。武松闻知这众猎户,因这个大虫,受了不少责罚,就把这赏钱,在厅上散与众人猎户。
知县见他忠厚仁德,有心要抬举他,参他在本县做个都头。武松喜不自胜,哥哥武大郎近在咫尺,又做了县里都头,可谓双喜临门。
武松找到哥哥,武大郎自然欢喜无限,领到家中见过大嫂潘金莲。
潘金莲看了武松这表人物,英毅非常,不觉心中狂跳,想那武大郎三寸丁谷树皮,三分像人,七分似鬼,哪有武松这般好气力,武松是武大郎的嫡亲兄弟,日后怕不常来常往,说他又未曾婚娶,何不叫他搬来我家里住,不想这段因缘,却在这里。
此后潘金莲几次三番撩拨武松,武松心中也知了八九分,只不做声。
见武松不动心,潘金莲欲火愈炽,终于按捺不住,便要投怀送抱。武松焦躁,看在武大郎的面上,抢白了嫂子几句,夺门而出,自此搬了去县衙里宿歇。
武大郎不知缘由,武二郎为了面上,也不好直说嫂子不贤,武大郎人憨厚,便由他去。